发布作品

    穷孩子改330i,试图找回运动标杆的体面

    2022-06-17发布于:宝马3系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疾速进化论之我的改装笔记

    车辆状况:

    宝马3系 330i G20 2.0T

    宝马3系 330i G20 锐思烂仔版


    题主小学时跟随父母到国外生活,本科毕业后励志报效祖国回国读研,在国外曾是一个JDM大烂仔,开着一辆烂改的丰田AE110玩的不亦乐乎。

    AE110 AE86的后代,前驱车

    因此这辆330上也能看到很多JDM烂仔的精神气息。

    之所以选这辆车是因为家人要求:40万预算、BBA、新车、四门。

    挑来挑去还是G20的颜值打动了我。

    这一代G20三系因为过于向舒适妥协而广被诟病。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悬挂过软且减配了防倾杆,所以题主试图通过后期改装,把G20失去的运动性找回来。

    不过因为贫穷,题主只能穷改,试图花最少的钱达到最满意的效果。穷有穷的玩法,各位看官不喜轻喷呀~

    等以后可以把当前的性能发挥到极限,硬件成为我圈速的瓶颈时,再更换更高阶的装备(前提是有钱的话)。

    夹在911和RS5中间瑟瑟发抖

     

    改装清单:

    动力系:

    BMC高流量进气

    CENDE 300钼头段

    CENDE阀门中尾段排气

    SPEED TUNE外挂电脑

    外挂小中冷

     

    行走系:

    马牌MC6轮胎(前245/后275)

    宏鑫JS 19寸锻造轮毂

    BC BR绞牙避震

    H&R后防倾杆

    ROTORA六活塞刹车

     

    其他:

    CIDEP前顶吧

    CIDEP后下拉杆

    CIDEP引擎盖支架

    机油透气壶

     

    外观件:

    AC前唇

    AK侧裙

    M340i尾唇+尾喉

    MPS尾翼

    四近四远大灯

    BBS原厂轮毂盖

     

    内饰:

    Lorenzo Effect碳纤维换挡拨片

    升降中置高音音响

    锻造碳纤维内饰板

    碳纤维方向盘

    原厂M1M2模式切换按键

    MP铝合金踏板

     

    改装明细:

    华晨宝马330i本来就是在沈阳工厂生产的“国产车”。改装件绝大部分用的也都是国产品牌。改装圈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中国改装品牌在国外因性价比高而备受爱好者们喜欢,而却在本国被一部分追捧国外品牌的爱好者们看不起。其实作为中国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大国,台湾省在改装行业也有较长时间的积累,很多东西中国都已经造的非常好了。当然,不得不承认在真正高端赛用领域,中国品牌因研发经费、历史积累等方面的原因,与国际一线品牌还存在一定差距。但该一个国产家用小宝马还是够用的~

     

    动力方面:

    其实改了进气和全段排气是想刷ECU特调程序的,所以硬件方面做的都是与之配套的改动。高流量进气、全段排气,以及外挂中冷降低进气温度。对于排气,不要求声音只要求够顺,以及可以关阀门。四缸机本来也搞不出来什么好声音来,炸街扰民不如在市区里安安静静的开,在赛道里其实也顾不太上好不好听,排气够流畅就行。

    外挂中冷,M340i原厂就有

    然而马力机都架上了,没想到20年6月的车,ECU居然被锁了!

    因此无奈只能挂个外挂电脑完事。但是毕竟无法调节点火角,因此动力提升只能算是聊胜于无。(估计大概20-30匹。脑补的。)

    马力机都架上了发现ECU锁了


     

    行走系方面:

    俗话说马力大就是快,轮胎宽就是好。把原厂那前225后255的拉胯防爆胎换成前245后275的MC6后,车辆极限、刹车距离都明显的提升。

    避震用的是我国台湾省的BC BR。其实是街道取向(BC racing官网自己说的)的避震,只有1Way可调,以题主自己的调节经验,应该是高低速压缩回弹比例调节。

    台湾省产BCBR避震

    G20不运动的另一大原因就是减配了后防倾杆。加上HR的后防倾杆后,侧倾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改善,原本弯中趋于转向不足的特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车尾更愿意往外走了。


    H&R防倾杆(蓝色)

    刹车用的是国产ROTORA六活塞,懂车帝玩车《如何改》节目里做过评测,这个刹车是我看到评测之前就在用的,虽然极限性能及稳定性肯定不能和AP、Alcon、Brembo等国际一线品牌相比,但至少目前对我来说已经足够。

     

    其他:

    其他就没什么好说的,车身加强做了一部分,但说实话我对车身加强的理解不是很多,心情件的要素更多一些。

    狮特车身强化件

    至于外观内饰,瞎改改自己看着舒服就好。

    烂仔外观

    烂仔内饰

    改装心得:

    在国外玩车时,前辈们告诉我们改装就是先改外观。你觉得自己的车改好看了你才有欲望去经常驾驶它。

    不然车子放在那你觉得“这车可真丑”,那性能再好你也不愿意开它。然后开着当前状态的车,把车辆的性能Push到极限,再去改你认为它不足的地方。具体来说,就是你在原厂或接近原厂的状态下不断刷圈,当你的技术足以把这辆车全部的性能都发挥出来,你就能知道它的不足和瓶颈在哪里。当你在赛道里做出一圈又一圈稳定的圈速,心里想“前避震的低速回弹能更快一点,这个弯我就能过的更快了”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车下一步该怎么改了。

    每一个人的驾驶习惯,用车环境都不一样。改装没有“正解”可以抄作业,这样人和车一起进步,改出来的车子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车。

    目前在锐思的最好成绩是59秒7,秋天换一套PS4S,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更好的理论成绩。

    最好成绩为59秒7

    后续计划:

    从改装清单里可见,这辆车是真穷改。目前还有很多的不足:比如避震只能1way调节,高低速压缩回弹无法分开调整,目前希望高速压缩回弹及低速回弹的阻尼不变的情况下,低速压缩阻尼可以更强一些;原厂前防倾杆的刚性不够强,考虑更换更粗的前防倾杆;图便宜买的MC6,但是还想要PS4S,不知道要不要等等PS5S,275的后胎宽度对于当前的马力有些过剩,考虑更换265宽的后胎;赛道里弯中会出现车尾有多余跳动的现象,不知道是因为没有LSD导致的内侧车轮失去抓地力再恢复抓地力导致的,还是因为弹簧硬阻尼软纵向抓地力没突破,横向先突破了导致的……

    前路漫漫,一起进步

    最后,我聊一聊穷改这个事。其实很多人都喜欢JDM汽车文化。但我觉得JDM的精髓就是门槛低。我的AE110是我不到1万人民币收的。那会儿RX-7这种神车,在二手市场也就6万人民币左右。汽车文化的形成需要足够的玩家基数,JDM红极一时就是可以让更多人用不那么高的成本玩车。90年代末期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JDM走向衰亡,但是值得庆辛的是我们看到中国汽车正在崛起。虽然国产汽车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但是我很高兴看到中国汽车已经不是曾经那个“廉价低质”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试图造一些门槛不高又有乐趣的汽车。我相信随着中国厂商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CDM将会崛起,中国的年轻人也可以以较低的门槛,开上自己的乐趣小车。

    也希望懂车帝能多搞活动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