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自由如我心头像自由如我心头像

    自由如我心

    ID.4 CROZZ车主·车龄2年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精英创作者LV1精英创作者LV1
    • 懂车评论员LV1懂车评论员LV1
    • 持之以恒LV3持之以恒LV3
    • 懂车智多星LV2懂车智多星LV2
    • 内容鉴赏官LV4内容鉴赏官LV4

    聊聊我的第一台车—ID4 CROZZ

    2022-05-09发布于:ID.4 CROZZ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ID.4 CROZZ用车分享

    🙋🏻‍♂️情况介绍

    作为2020年底才拿驾照的新手司机,我终于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10000公里!老司机们告诉我,到了这个数就不再是个菜鸟了,的确,和我的ID4小灰仔已经有了很好的默契,它是我人生的第一辆车,来的晚了些,还是意外之举,但有它陪伴的这8个多月的时间,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多美好的变化!

    我的ID4和开迈斯快充站,真配!

    我是在21年“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第一次见到了ID系列,ID4和ID6都分别试坐了下,印象还挺不错,和热情的销售加上了微信后就离开了。再后来,连续的极端暴雨天加上妈妈不慎扭伤了腰,让我很是焦虑,公共交通虽好但无法保证淋不到雨啊,这时我又想起了车展和大众的ID系列,要不再去看看、合适的话买一辆,这样更好地照顾家人呢?

    车展现场,金色好漂亮,一点都不土!

    然后,时隔不到一周,就这样愉快地把订单下了,订车后听朋友推荐下载了懂车帝APP,才开始学习去看参数、配置和各类车评,这跟盲订似的,万一买错了不是悔得肠子都青了么?!然而这种惨剧并没有发生。等待提车的时间里,我看到一些车评在疯狂吐槽鼓刹、车窗控制键、车机,也听到朋友质疑为啥不买特斯拉、小鹏、比亚迪,但我的态度始终坚定,20来万的消费不是买菜,我的所看所感是我理性选择的基础,车的综合质感、百年造车工艺的积淀和转身电气化的决心,大众ID系列的基本面是一定不会出错的!

    ID Hub,订车现场!

    🗒 真实感受

    首先,我喜欢ID4的造型,女生开SUV别提有多酷。都说新能源车要科技、梦幻,ID系列并没有选择市场上常见的那种审美,一味堆砌夸张的造型元素,ID4无论是整体线条感、尺寸比例还是经典配色,都透出德式稳重的设计品味,搭配发光的LOGO灯、灵动的IQ Light大灯、AR HUD和主题氛围灯,夜幕中被唤醒的那一刻,你怎能不说它充满着科幻大片那味儿呐!至于内饰,虽然总有人吐槽真皮面少,可要知道真皮不环保,后续维护成本高,堆得太慢充满腻味,ID系列并没有定位为豪华车型,所以对绝大部分车主来说,我认为经济舒适耐用的材质选择本身并无问题,典雅耐看才更是长久,ID4就是这样,色彩和材质的对比混搭能看得出大厂设计师的审美,且做工精细、用料厚实,上上下下偶尔擦碰也不让人担心,真的是非常经久耐用的品质。唯一的遗憾就是订车时没有实物展示,没有选配运动尊崇套装,听闻2022款都是标配了,羡慕啊!


    其次,我满意ID4的驾驶质感和机械做工,都说底盘扎实,的确,是个什么感觉呢,就是重心低且稳,不会像某些车那样让人觉得松动甚至脚下空虚,120的时速、转弯过坎甚至急刹都是稳当的,驾驶的乐趣或许就在此吧,一边操作精准自如一边心安脚稳,更不用担心家人晕车。我开着ID4带着父母省内游,也去过商场、景区、医院,任车外有风有雨有烈日,ID4都带给家人舒适可靠的感受,凭自己的努力照顾好家人,真的倍感幸福!

    第三,不得不夸的是ID4的续航,标准里程是550KM,虽然没有仔细测算过,但日常通勤跑高快速路50KM的我,不开空调和雨刮,能耗控制在11-13kWh/100KM,极端天气下也能控制在16-18kWh/100KM(空调基本都设置在22度以上),所以夏、冬两季450KM左右、春秋两季550KM以上是常规表现,气温合适到不用给电池包降温或加热、脚法温和一些、堵车少一些时,能有600KM以上的好表现。一到两周充一次电,每次20%-80%用时30分钟,简单快捷。粗算下,10000公里开下来,花去电费约1800元左右,按1.4元/kWh,折合1285kWh,能耗平均在13 kWh/100KM的水平,1KM1毛8分钱,比公交地铁都便宜,哈哈,这么扎实的续航和省钱的能耗,以后可以再开得放肆一点了!

    8000公里去首保➕升级,所以累计数据丢失了不少…

    第四,ID4的空间感。空间上,轴距2765mm、后备箱512L,地台全平、后排不顶膝盖、车顶不压头,能拉180mm和180kg的壮汉,更能装下各式大件物品,有了它,家里的几个小拖车都闲置了。去山姆会员店囤货、搬东西回父母家甚至于把废旧纸皮拉去回收站,都有绝佳的表现,再也没有之前蚂蚁搬家似的折腾,省时省心。

    后备箱经常放不满,空间够用!

    此外,ID4的L2级辅助驾驶、主动安全系统、AR Hud和IQ Light彩色灯语、中控小屏智慧联动, 也是日常驾驶的好帮手,都说大众的车机智能化程度不够、驾驶辅助功能不强,我也不太认同,车毕竟是交通工具,就算科技发展到科幻片里呈现那样,车的核心功能也还是运输,因此电气化起步阶段的ID系列,事关人身安全稍稍保守一些并不是坏事,给它一点时间,也给厂家更多好的建议,我相信后续一定会有更加符合国情和国人期待的好产品推出的。而鼓刹、车窗控制键等车评人最爱吐槽的问题,实际使用中也并没有给我造成困扰,每个人的使用习惯不一样,对产品逻辑的学习和适应能力也不一样,选择自己喜欢的,喜欢自己选择的就能省去很多争论和懊恼。

    🔎 槽点反馈

    我的ID4倒没出现过黑屏,仅有两次SOS乱码,回4S店刷一刷就好。要说不足的地方,我觉得是车机导航更新和精细程度不如手机,拖累了AR HUD的发挥;手机和车机的联动不够,暂时无法查询锁车关窗等状态情况;喇叭声音太瘪了,跟运动外型一点都不搭,按起来心里发虚;中控储物槽底的胶垫拉跨,质感粗糙显脏,总要打理等等。不是影响行车安全的大问题,但把ID系列的科技感拉低了不少,技术不存在难点,希望厂家更多听取车主们的好建议,做出快速反应,通过研发和系统更新为车主们带来更多惊喜!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