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奥迪A1,一辆爱不释手的小车

    2020-06-03发布于:奥迪A1车友圈


    我现在有两台车,一台斯巴鲁傲虎,一台奥迪A1,都是冷门车型。要说怎么会买这两台车,还真是有故事,今天先说说奥迪A1。有机会再说傲虎。




    抢了MINI的客户

    2013年,为了给家里领导买辆代步车,向她询问了几个要求,领导很干脆:我就喜欢MINI!你也知道,女孩子就是喜欢以貌取人也取车,但我可比MINI好多了,除了外表出众,并没有像那代MINI那样,内里一般。一般的原因是机械问题,发动机与变速箱匹配较差,开起来不顺畅,底盘设定也很巅。无奈她是我领导呀,这还是得听话陪着去4S看车呀。“指导价26万,没有折扣。”销售回绝了我们询问底价的态度很是生硬。然后,领导坐进车内驾驶座,车厢从视觉、触觉、味觉各个维度都在告诉她满满的塑料情怀。这台MINI ONE在“视觉动物”的人设,一下子崩塌了!


    于是在我轻松地再补上一刀,“机械质量不好”,走人!

    缘分就是这么神奇,从MINI店出来,紧挨着就是奥迪店。转转呗,反正都来了。按着25-30万的预算,要买一台奥迪?销售了解到我们的需求,热情地介绍了A1。那时候A3没有国产,A4也比现在高贵不少。更别说现在的Q2L了,那时候都没有。而全进口A1则是唯一的选择。

    话说到这,需要镜头回放一下。


    有主见的领导

    “为什么不想买个大众、丰田什么的?这个预算可以买到B级车了。要么你要有个性的,甲壳虫也不赖呀。”

    “我都人到中年,还跟小姑娘那样开普通品牌的车,我不愿意。”

    “那BBA你喜欢哪个?”

    “宝马太多负面新闻,不喜欢;奔驰感觉是暴发户,没素质;奥迪虽然说有官车的痕迹,但综合来看还能接受。但我要买一辆像MINI那样小的车,灵活也方便我停车看位置。”

    领导对车的观点很独特,而且根深蒂固。当时,A1入门版指导价26万左右,一上来就给八五折(这种BBA店里的流弊好像一直延续至今)。这样一来落地价也就正好在我们的预算范围内。领导再看看车的外观,喜欢,内饰设计和用料工艺,不错。就它!慢着,这车就是一台豪华POLO,除了两门以外其他差不了多少。“不怕,是奥迪就行。”在职业病的驱使下,我把关于面子问题的弊端告诉了领导,领导不当一回事。好吧!其实因为我长期试驾过A1,加分项不少,动力、操控以及内饰等等。所以选A1,我还是可以接受的。但作为汽车媒体人,买车自然不能就这么干脆。问问厂家有没有媒体价!问下来,媒体价甚至还不如4S的八五折来得实惠。再想想别的办法?




    特殊身份,特殊缘分

    于是我找到了袁启聪,是的,没错就是那个一天到晚说粤语评车的网红袁启聪。他是我汽车导报的老同事,当时正巧做一汽奥迪南区的公关负责人。一个电话过去“你讲真噶?买尼部车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就系有钱二就系有病!你唔怕波箱坏啊?”(看不懂粤语的大概也能猜到啥意思,这里不解释了)“唔怕!”“好,我想想办法。”于是过了几天,他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有一台经销商的试驾车,大半年跑不到2000公里,要换掉,次顶配(HID大灯、LED灯组、自动空调自动雨刮自动大灯……),还选装S-LINE的运动悬挂及17寸运动轮胎,新车总价32万,二手包过户20万,你要不要?”哪有不要的道理,老同事好兄弟照顾来的便宜,必须得要!于是跑了几趟广州,我把几乎全新的A1接回了深圳,上了个满意的车牌号,钥匙交到了领导手上,她满意地笑了。








    捡到便宜(尽管现在新车只要18万起),但用起来如何呢?这台A1自买回来那天起,即从领导的座驾变成了我的玩具。里程说明一切,至今为止7年过去了,总共开了3万多公里,至今还不过4万总里程。买车不久领导工作变动,去了另外一家公司做领导(不是家庭),在深圳CBD写字楼停车,既困难又贵,于是放弃了自己开车的念想,公交出行。



    玩具有啥好

    A1的1.4T发动机,在市区内还真是游刃有余。跟高尔夫GTI,甚至现在的S3、RS3比,它绝对不是小钢炮。


    但就当时而言,配合它的五短身材(小于2.5米的轴距,全长不到4米,1.2吨重)在车流中左突右插,那绝对属于神兽级的存在。EA111的122匹输出,虽然带来不错的效果,但数值上的尴尬,还是被我拿去改装了。刷了英国REVO的一阶程序后,15匹和20N·m的进账,使它的百公里加速缩短了近2秒进入了9秒内。够了,特别是低扭的增益,已是如虎添翼。





    改REVO程序前后,我还进行了马力机测试,做出数据。


    变速箱没事

    袁启聪说有病才会买A1的原因,主要指它那不争气的7速DQ200干式双离合变速箱。是的,这是大众著名的堵车过热自动锁挡变速箱。在当时被媒体炒的沸沸扬扬。但我实际用下来,没有发生过类似的问题。反而双离合帮我在中速的车流穿插带来了爽快的驾驶感受。不过还是有不满的地方,就是堵车时半离合状态,它把抖动的缺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恰巧是半离合状态下我稍猛踩油门,那种犯冲的感觉堪比本命年。所以驾驶A1在早晚高峰真是不太适合。




    改装一堆

    由于这车选装了S-LINE的悬挂和17寸轮胎轮圈,所以原车就有非常优秀的操控性能。虽然灵活不如MINI,但舒适有加。这也是我同意买它的原因之一。在尝试跑极速的那次,我深刻感受到这套悬挂的功力,在深圳的S3沿江高速上,在横向海风不断干扰之下,A1居然稳稳地,方向盘修正都不需要。但就这么一套好避震,我依然给它改掉,前后换了两套避震。一套BILSTEIN B16,一套KW V3。抱歉,这车的经历不是一般人可以有的,因为职业需要,我会用自己车进行各种改装产品的测试。




    这照片是已经改装了BILSTEIN B16避震降低后拍的



    正在换BILSTEIN B16


    正在换KW V3


    CE28N的OFFSET数据并不能满足我的需求,为了更加齐平,我还为它配了12mm的垫片,还是EIBCH出品呢。缺点是,本来转弯半径比较大的A1,在停车时就更加吃力了

    A1轮圈也被我换了,一套同尺寸的日本RAYS锻造圈 CE28N,以每只近4公斤的减重,为A1的灵动再添砖加瓦,同时对降低油耗有些许帮助。提到油耗,A1基本保持8.6升左右的百公里消耗。真比我预期的差,不是说涡轮增压和双离合是黄金搭档吗?动力是,油耗就有被骗的感觉。当然,高速油耗还凑合,最低也能做到5升水平。


    CE28N的磨砂铜涂装,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

    原厂轮毂

    原厂轮毂


    锻造轮圈,比原装铸造的重量差异,一目了然

    锻造轮圈,比原装铸造的重量差异,一目了然


    不仅勇于尝试改装件,我还外借A1给CUSCO开发了全球第一套的ERUO系列(土豪金系列)强化件。装上了这套强化件,打破了“欧洲车没必要装强化件”的传言,感觉如何?除了操控感提升,更重要的是舒适性也提高了,OMG!



    欧洲车装底盘强化件,在几年前是很少见的。

    欧洲车装底盘强化件,在几年前是很少见的。


    A1,一辆让我爱不释手的小车

    A1不仅成了我的大玩具,还成了我的改装件测试平台。吃着98、一身的名牌加身、注射的从来都是全合成(它大概测试过6-7种机油)。我对A1爱不释手。虽然它车内空间狭小,但对于我的“五短身材”来说确实够用,而因此带来的停车便利性……开过小车的各位就能深刻体会。虽然我吐槽它的油耗,但相比大车,仍然值得骄傲。里程不多但日子蛮长,A1坏过的地方屈指可数,而且都无关安全。甚至那颗AGM电池现在还用得好好的,停车后一个月随时能打着。试问,一台踩油门马上推背,在车群中灵动非常,长得漂亮又不娇贵不费神的车,谁能不爱呢?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