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01-25发布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独自摩旅#一个人可以做很多事,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睡觉、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去医院、一个人喝酒、一个人去大笑、一个人哭泣;不光是越来越多的喜欢独自选择摩托车旅行,而是太多的人拒绝社交,选择融入所谓的“社恐”群体独自承担很多事情。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很多人不愿意承受那些无用社交给自己带来的负面情绪,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是罪魁祸首。在现在产量过剩,信息量过剩,大数据时代,人们的生活半径无限大。从过去交通全靠走,信息全靠吼,治安全靠狗的时代,貌似很多事情都是那么有趣,有意义。而现在,信息化大时代,打开手机,你可以拥有全世界,关闭手机,貌似你又失去了全世界。人们开始越来越焦虑活着的意义,所以就开始远离自己熟悉的城市,放弃当下,勇于的去逃离,去旅行,去看看别人的生活方式,别的城市月亮是否比自己城市的圆。 咱们再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独自摩旅这个事,选择骑摩托车长途旅行的摩友越来越多,骑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西藏高原拉萨,成为众多摩友的终极挑战。摩托车这种交通代步工具,其实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拥有它是家庭经济优渥的象征,很洋气的出行方式,虽然那时候的骑摩托车的目的很纯粹,就是为了代步。而现在的骑摩托车,更多的是为了追逐自由,彰显个性的骑行。单人单车摩旅的行为通过网络平台的传播,又让更多内心不安分的朋友们蠢蠢欲动的想去旅行。 然后,选择骑摩托车长途旅行,这事看似“泰裤了”,实则太难了。不论是群体摩旅,还是单人摩旅,中途放弃的摩友是大多数。原因最多的有几个,身体扛不住了,车子扛不住了占次要因素,最主要致使群体摩旅中途失败的导火索是:“团队性格不合。” 很多朋友们都说能一起出行的都是好兄弟,能换命的那种,理想很丰满,现实中,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会让兄弟反目,情人别离。这不是捕风捉影,摩旅的路上这事常发生。 三年前我亲身见识过一位山东的摩友途经我所在的城市,老远看行囊就知道是耍长途摩旅的友友,把他截停捉住后,当然是兴奋的一通打听摩旅路上的开心事,抱着独乐呵不如众乐呵的初心。发现这哥们出发时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无人团队摩旅,准备川进青出,走一趟传说中的最美丽的318国道川藏线。一路上风景确实冲击眼球和心灵,但是,队员多了事就多了,有些人因为身体因素,节奏不同,有的累了想驻车休息,有的队员状态极好,想继续一路向西的骑行,意见不统一,情绪就回不统一。刚开始大家都不说什么,隐忍,当忍无可忍时就上演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单人单车摩旅的话,不用考虑他人的想法和建议,想停下来发呆沉浸自我就果断停下来,情绪高涨路况也优良时,提提速感受一下风的自由拍打就果断拧油门,自由又自在,无人约束和干扰。这么痛快的单人摩旅,敢问谁不爱? 我就是那个喜欢独来独往的长途摩旅爱好者,我每次出发都是一个人,也习惯了一个人去旅行,旅行最治愈人的根源,就是可以在路上去寻找内心丢失的自己,说白了就是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舔舐伤口。 看到此文的朋友,你们独自摩旅过吗?如果天时地利人和你愿意选自独自摩旅还是组团摩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