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电车小飞头像电车小飞头像

    电车小飞

    高合HiPhi X车主·车龄2年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懂车评论员LV2懂车评论员LV2
    • 持之以恒LV2持之以恒LV2
    • 懂车智多星LV1懂车智多星LV1
    • 图文爆款大师LV1图文爆款大师LV1
    • 车圈万人迷LV1车圈万人迷LV1

    01-24发布

    前几天关于长安董事长在全球伙伴大会的讲话掀起了轩然大波,谈谈我对HI模式和智选模式的理解。 1、智选模式和HI模式,华为一定会坚持在汽车业务上智选模式和Hi模式同时发展的方针; 2、新的智能车时代,还没有涌现出一家像博世那样的Tie1巨头,但华为车bu要想成为博世那样的巨头也非常难。因为新的智能车时代,华为车bu价值含量最高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数字底盘等方面都需要华为在车型开发阶段投入大量的工程研发资源深度卷入和适配。但风险点在于,车型产品定义由主机厂完全把控,一旦产品定义出现偏差销量不佳,就会导致前期华为投入的大量资源打水漂。比如极狐S的Hi版。阿维塔的销量也还需要努力。 并且即使强如华为,也没有那么多工程研发人员同时支持不同主机厂十几款车型进行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数字底盘的开发和适配。同时华为也很难把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数字底盘等底层技术完全向主机厂开放。除非主机厂和车bu变成同一家公司,这可能也是前段时间成立合资公司的重要考量之一。 所以 ,目前Hi模式短期内不依靠智选车很难实现营收的大幅增长。 3、智选车目前是车bu最大的客户,营收的最主要来源,和华为终端是海思芯片最大客户异曲同工。智选车由于是余承东团队操盘,其团队具备超强的产品定义能力、营销能力、渠道能力,能最大限度的保证销量,同时智选车又会尽可能的采购车bu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因此,只要智选车做好了,就能保证车bu的营收基本盘。 简单算个经济账,如果智选车销量在2024年达到60万辆,按单车车bu产品价值5万元算(实际上M9这种车型,单车价值应该在10万元以上),仅智选车从车bu的采购,就能贡献300亿营收,相比2023年上半年车bu的10亿营收,增长了30倍。由此可见,现阶段,其他主机厂的hi和零部件模式仅仅是锦上添花。 所以,现阶段,智选车既承担了车bu产品和方案的样板间角色,又承担了主力客户角色。 综上所述,友商与其质疑智选模式,不如苦练内功,提升自己的产品定义能力,多去反思下,自己的产品客户定位准没准、自己的质量品控过没过关、自己的卖点梳理的清不清晰、自己的销售专不专业、自己的服务到没到位。自强则万强嘛! 反正我看问界的这几方面都是第一梯队的。也难怪问界M7、M9成为了爆款,问界的客户净推荐值都很高。 有理由相信,随着华为全国都能开的无图NCA推送,智选模式很快就要从友商看不懂的阶段迈入追不上的阶段了。

    作者提到的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