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2022-08-16发布

    新能源的时代,已经是大势所趋,起码在中国,我们提前看到了。 上半年销售的新能源市场占有率达到21.6%,提前实现了“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比20%”的目标。 可是内燃机并不会消失,它只是换了一种形态存在 比如,我们把发动机改叫增程器… 比如,我们把HEV,PHEV等混合动力,也叫新能源。 当你在感慨比亚迪宣布当下就停售燃油车,欧盟宣布2035年禁售燃油车时,请不要忘了,他们还卖混动,而混动,离不开发动机。 内燃机的未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可能,可以当我胡说八道: 民用车上,拥抱混动,无论是REEV,HEV还是PHEV。做小型化,高效化,精简化。不需要更复杂的技术来实现宽域的高效率,不需要更多的成本投入,只需要在部分区域高效率,通过电机配合来弥补。这部分的逻辑是发动机弱,电机强,简称“机弱电强”。大部分发动机,可能最多做到2.0T了…而且东北那种天寒地冻的地方,用纯电简直是遭罪,甚至在真正极寒的地方,用混动都担心电池冻坏,更别说纯电。 商用车上,排放法规逐步加严是趋势,发动机不可能做的小做的弱,但还是得有一定的电机配合。这部分是“机强电补” 跑车上,由于追求高性能,燃油超跑、纯电超跑可以玩,但是混动超跑更带劲,因为它既快,又有发动机特有的机械声浪。开起来既像纯电一样索然无味,也没有好似假装叫床的模拟声浪。这部分是“机强电强”,让你爽个够。 就像图一的一样,即使新能源如同城市的标杆,被抬得高高在上,内燃机仍然是城市里遍地开花的毛细血管,无法被取代。#我要上微头条#

    作者提到的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