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2020-10-19发布

    国务院通过!这些地区新能源车比例不低于80%!未来15年这样发展…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再迎新的顶层设计规划!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为未来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明方向。 《发展规划》 明确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发展, 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 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一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支持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推进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 二要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 三要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四要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释放这些信号! 2019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与《征求意见稿》不同的是,此次《发展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调整显著,将此前“加快形成适度超前、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充电网络”修改为“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重点强调了快充在充电技术设施配置中的主体地位。 此外,国务院还首次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这类顶层设计的文件中,提出了对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同时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全新动能和政策红利。 《发展规划》还重点指出,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尤其是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支持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推进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征求意见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划,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目标、并有相应的措施,对于我国实现汽车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未来15年,大变化!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