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司马嘉栩点评怎么样

    2023-02-01发布于:MG4 EV车友圈

    外观

    4.00

    配置

    4.50

    操控

    4.50

    内饰

    3.50

    空间

    4.00

    动力

    4.50

    舒适

    3.50

    得益于电动车的发展,加速和马力似乎从以往普通人高不可攀的东西逐步变为一项触手可及的东西,而MG MULAN更是将“3s级”加速卷到了20w以内,这也使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过可惜的是截至目前店里只有后驱版试驾车而并没有四驱版(毕竟走量的肯定不是四驱),毕竟也是上汽纯电平台下打造的产品,同时上汽也号称是“中国汽车工业首款全球车”因此我也试了一下看看其表现如何。 试驾车是标价16.38w的520km旗舰版,204马力后驱,电机功率与上下游都有一定的区别,实际表现上,绝对动力还是不错的,100以内都能获得不错的加速感,体感还是相当快的。速度快了之后加速能力稍微有些减弱,但够用绰绰有余。动力响应也是比较快的,踩下电门后动力给出的还是相当迅速的,日常驾驶也很好控制,平顺性表现也没什么问题,总的来说,考虑到这类车型更多的是在市区代步,这样的表现完全满足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肯定没什么问题,偶尔追求一下激烈驾驶也能够满足。 底盘表现分开说,滤震层面,这台车对于小震动的处理考虑到价位还是比较不错的,路面一些小的坑洼能够感觉到处理的还可以,大的震动处理的就比较差了,对于大的路面坑洼能感觉到悬架明显力不从心,有过滤的感觉,但反馈到车里的还是很直接的,而且也没什么柔韧感,此时车辆的起伏也是比较明显的。考虑到价位确实差点意思,不过好在还算比较干脆,不会晃个不停。 运动性表现总体还不错,这台车前期的宣传就是年轻运动化一些,这台车快速并线或者快速过弯时感觉到侧倾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也可能与其跨界车较高的车身有关,但也能接受,稍微激烈驾驶了一下感觉极限比我预想的要高一些(当然这点轮胎功不可没),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没什么问题,转向手感好评,低速很轻,随速随角度的增益也比较合理。指向性和车头的响应速度都是比较快的,车身跟随性表现也不错,整体有一定的运动味,而且这台车也有着一个比较小的转弯半径,日常开起来还是比较灵活的,这点好评。 刹车脚感中规中矩,有crbs但维持一个踏板的踩踏行程不变的话制动力的释放会稍微有些改变,需要适应一下,不过倒也不是很严重,但比起行业内优秀的对手还是要差点意思的,动能回收也有几个挡位可调,低动能回收模式下几乎和燃油车一样。 NVH表现中规中矩,电机噪音的隔绝还不错,风噪和环境音的隔绝中规中矩,路噪在平路还好,在稍微烂一些的路面能够听到一个低频的“嗡嗡”的声音,应该是悬架工作的声音,这点在上汽某合资品牌里倒是很常见。 静态上,这台车的前脸我个人不太欣赏的来,感觉有点像某种动物,侧面线条还是比较丰富的,车尾设计的还不错,看起来比较年轻且富有运动感,内饰整体还是比较简洁的,看起来也还可以,不过用料一般,大家喜闻乐见的软质材料不太多。前排储物空间还是比较多的,中控台下方有充电接口,中间区域也有不少放东西的地方。车机系统流畅度还不错,功能也还比较多。菜单逻辑需要稍微适应一下,不过还是给留出了几个常用功能的实体按钮的,这点好评。 前排的人机工程学整体好评,对我个人来说还是很好找到合适的位置的,或许是因为地台偏高一些,座椅和方向盘都不能调的特别低,可能有一些人不太喜欢。方向盘的握感也还不错(我个人比较喜欢偏细一点的方向盘)。后排空间还可以,以我的身高(175cm)前后排正常坐后腿部还有一拳多的空间,地台高度考虑到电动车也还能接受。座椅本身的柔软度还可以,坐垫确实就比较短了,靠背角度也比较陡,不过同级别基本上都大差不差。后备箱空间表现还不错,拿掉置物板的话还是能够盛放一些大件物品的。不过作为一个电动车,这台车并没有前备箱。 配置上,这台标价16.38w的车型也还算比较丰富,不过360环影的画质确实比较差,看起来比较模糊,而且居然要到顶配才有天窗,这点还是比较少见的,我看这台车和下面一个配置最大的差距是辅助驾驶,续航和马力,考虑到这类车型的实际使用需求我认为低一个配置的版本也基本上够用没问题了。 总的来说,这台MG MULAN的整体表现确实和前期宣传的一样是有一定运动味的,但是对于这台后驱版车型来说,整体的售价确实有一些偏高了,毕竟这个价位不仅有许多尺寸更大的车型,也有着和他近似定位但动态高级感上要好许多的车型(甚至还更便宜)。当然四驱车型不仅有更大的马力,或许在一些调校设定上也会有一些区别,至于那台车的表现如何是否超值如果有机会我也去试试看。

    作者提到的车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