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享界S9惊艳亮相北京车展,国产新能源豪华轿车崛起

    关注头条号“中研普华研究院”,私信回复“免费报告”,即可获取一份免费报告,速速来取!

    中研网

    享界S9(图片)惊艳亮相北京车展,国产新能源豪华轿车崛起

    四年一度的汽车盛宴再次在北京上演,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战火也重新点燃。备受瞩目的2024北京车展于4月25日盛大开幕,众多车企纷纷亮出最新力作,其中鸿蒙首款行政级豪华旗舰轿车——享界S9的亮相无疑成为了全场焦点。

    享界S9作为鸿蒙品牌下的高端产品,其价格预计将达到50万元级别,直接瞄准了以奔驰S、宝马7系、奥迪A8等传统豪华品牌D级轿车市场。这款车型不仅拥有D级空间、全智能、全场景三大显著优势,更搭载了华为最尖端的全栈智能科技,展现了国产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高端化方面的显著进步。

    随着享界S9的发布,鸿蒙与华为强强联手,共同打造了“华为9系双旗舰”的豪华轿车阵容。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国产新能源车企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布局上的雄心壮志,也预示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面对传统豪华品牌的强大市场地位,享界S9以国产新能源高端轿车的身份,勇敢挑战BBA等豪华旗舰车型,其目的不仅在于刷新消费者对国产豪华旗舰的传统认知,更在于重新定义智能电动时代的豪华轿车标准。

    这一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较量,究竟谁能笑到最后,还需市场和消费者给出最终的答案。但无疑,享界S9的亮相已经为国产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也让我们对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中国智能驾驶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中国智能驾驶行业现状

    中国智能驾驶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行业共识已经形成,众多车型已经实现了L2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并且已经商业化多年。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驾驶系统正在向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发展,有望在更多场景下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这将使出行更加便捷、安全,并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在智能驾驶的核心技术方面,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传感器技术、计算平台、算法优化等方面的发展。传感器技术用于感知周围环境,包括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器;计算平台则负责处理传感器数据,实现智能决策;算法优化则不断提高智能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政策层面,中国政府已经发布了一系列指导意见与标准体系,推动智能汽车的发展。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科技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通知,明确了智能汽车的定义,并提及了突破复杂环境感知等关键性技术的重要性。

    市场规模方面,中国自动驾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预测,2023年我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2024年有望达到3832亿元。这一增长趋势反映出中国智能驾驶行业的巨大潜力和市场前景。

    然而,中国智能驾驶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瓶颈、法规限制、成本问题等。为了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完善相关法规标准,降低制造成本,并加强产业协同和合作。

    总之,中国智能驾驶行业在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需继续努力克服挑战,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智能驾驶是汽车行业的火热赛道,入局者众多。根据企业的注册资本进行划分,注册资本超过20亿元的为第一梯队企业,包括欧菲光、四维图新等;注册资本超过10亿元不足20亿元的为第二梯队企业,包括均胜电子、东软集团和拓普集团等;注册资本不足10亿元的为第三梯队企业,包括德赛西威、中科创达、天准科技、经纬恒润、路畅科技等。

    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创下历史新高。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2024年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1.9万辆和40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和11.1%。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预计2024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超过3100万辆,同比增长3%以上。

    智能驾驶技术是当今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从2020年开始,我国智能驾驶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在不断攀升,到2023年我国智能驾驶技术专利申请量达到1140项,同比增长了22.71%。随着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开始研发和部署智能驾驶技术。

    中国智能驾驶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中国智能驾驶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而充满机遇。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驾驶技术将持续取得突破,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转型升级。

    首先,政策层面将继续为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已经发布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和标准体系,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目标。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地,将为智能驾驶行业提供更为明确的发展路径和市场空间。

    其次,技术层面将迎来更多创新和突破。传感器技术、计算平台、算法优化等方面将持续取得进展,推动智能驾驶系统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同时,随着5G、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智能驾驶系统将具备更强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为未来的智能交通系统奠定基础。

    再次,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随着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断提高,以及共享出行、自动驾驶货运等新兴业态的发展,智能驾驶市场的规模将持续扩大。同时,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其应用场景也将不断拓展,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到园区、矿区等特定场景,都将有智能驾驶技术的身影。

    此外,产业链协同和合作也将成为未来智能驾驶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科技公司等各方将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通过产业链协同,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也需要注意到智能驾驶行业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如技术瓶颈、法规限制、安全问题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完善相关法规标准,加强安全监管和测试验证等工作。

    综上所述,中国智能驾驶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而充满机遇。在政策、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的共同推动下,中国智能驾驶行业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2023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文件设计了“三横二纵”的技术逻辑架构,针对智能网联汽车通用规范、核心技术与关键产品应用,构建包括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技术、产品、试验标准等在内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文件提出,到2030年,全面形成能够支撑实现单车智能和网联赋能协同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2023年1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在相关政策推动下,车企智能化进程加快,自动驾驶领域应用加快落地。

    业内人士表示,对搭载L3级及L4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展准入试点工作,意味着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运行正式启动,产业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频频出台的国家政策已经表明国家对于智能驾驶行业发展的支持,并将其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为我国智能驾驶汽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预计“十四五”期间将是智能驾驶行业的快速发展时期。

    想要了解更多智能驾驶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4-2029年中国智能驾驶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关注头条号“中研普华研究院”,私信回复“免费报告”,即可获取一份免费报告,速速来取!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