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一锤定音:低温焦虑已成为电动汽车新的最大痛点

    一锤定音头像一锤定音头像
    一锤定音02-26

    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春运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到90亿人次,其中约有72亿人次自驾车出行,自驾车出行创历史新高。其中有部分是电动汽车和增程式电动汽车,燃油车依靠内燃机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取暖,而电动车则要用电。

    电动车长途出行一直以来都受到里程焦虑、补能焦虑、高速焦虑的困扰,很多车主在选择长途出行时总要计算好下一站在哪充电,看着电量余额开车、高速不高速、充电要排队、空调不敢开。

    随着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网络更加完善,长途出行的补能焦虑得以缓解。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6328个服务区配建了充电设施、占服务区总数的95%,北京、上海、河北、安徽等15个省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全部具备充电能力。驾驶纯电动汽车从东北到海南成为可能,补能焦虑得到了有效缓解,但低温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和使用效率影响依然存在。

    今年春运期间,北方地区广泛出现的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对新能源汽车出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低温焦虑再被放大,让无数新能源车主不断上演“人在囧途”,也让好好的春节变成了“春劫”。

    有媒体报道,一位被困湖北的网约车司机,520公里的路原本只需要6个小时,但却被困在车上30个小时,气温零下8度,电动汽车不行驶不开空调也耗电,只能坐在车上往身上裹被子。一场在高速路上的冻雨,让电动车出行的可靠性再次被画上问号。

    与燃油车辆不同,电动车空调暖气全靠电驱动,而电车搭载的锂电池在低温下性能会有显著下降,任何车内用电行为都会导致续航里程缩水,低温焦虑成为了新能源车主当下最大的痛点。

    目前,大多数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都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能源储存装置。然而,锂离子电池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特别是在寒冷的天气条件下,电池的化学反应会受到影响,导致电池的效率降低。一般来说,锂离子电池在15~25摄氏度之间才能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

    低温焦虑主要是因为电动车搭载的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出现的性能衰减,主要表现为电池容量减低造成的能量输出下降;电导率降低造成的电池输出功率减小,加速性能降低;化学反应降低造成的充电时间延长,电池老化寿命缩短。

    针对低温焦虑,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预加热的方式,就是在低温环境下,通过给电池提前加热和保温来提高电池的温度,提高电池的充电效率,提高电池的输出功率和容量。但这种技术受车型限制且仍存在一些弊端。

    二是大功率直流充电技术,也就是超快充技术。

    2023年8月,宁德时代发布全球首款采用磷酸铁锂材料并可实现大规模量产的4C超充电池——神行超充电池,实现了“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超快充速度,并达到7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目前,超快充建设还处于应用推广阶段,集中于北上广深等城市群,普及率较低。

    但以上这些还仅仅只是解决充电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需要等待全固态电池的加持。

    所谓全固态电池,与现在广泛使用的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最大的区别,在于使用的电解质是固态的。其全固态的特性,使得温度对其电荷传输影响较小,且不会发生泄漏,因此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高低温性能和安全性。在大雪天气中,固态电池的续航能力更强,充电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好,且不会出现大规模续航缩水的问题。

    全固态电池搭载在电动汽车上,可以轻松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1000公里。有效解决了电动汽车里程焦虑和补电焦虑。

    目前,包括大众、日产、丰田以及宁德时代、广汽等国内行业巨头均以开始布局固态电池产业。其中,广汽埃安更是宣布将在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搭载。

    有分析认为,全固态电池如果实现量产,将在全球汽车领域产生一场重大革命,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将加速替代燃油汽车。也有分析认为,即使电动汽车使用了全固态电池,续航里程更长充电时间更短,但燃油车也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二者将长期共存。

    最近,有一些电动汽车品牌的广告上打出了“电比油好”的标语,但不知道那些在冰天雪地的高速上推车的新能源车主会怎么想。相比燃油汽车,电动车更加依赖电池内储藏的电能,但在极端天气环境下却表现极为脆弱。除了那些反人类的设计,如何化解低温焦虑成了摆在众多新能源车企面前尴尬的难题。(完)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