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中国汽车,从望尘莫及到弯道超车的重要车型

    小镇e族头像小镇e族头像
    小镇e族02-14

    此文为小e的第63篇原创文章,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在时间的洪流中,有些年份注定会留下深深的印记,比如说2023。

    这一年,中国汽车产业前未有的获得了全球市场的认可。与此同时,中国汽车产业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竞争与挑战。都说“十年磨一剑”,中国汽车产业却足足发展了40余年。截止2023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新能源汽车更是远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霸主。现如今,已经没有人会怀疑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的领导地位。

    但如果我们将时间拉回到上世纪50年代,别说什么汽车产业了,那个年代人们,甚至连汽车长什么样子都不太清楚,生产汽车更是成为了天方夜谭。就连伟大的领袖毛主席都希望能够坐上我们国家自己生产的轿车,但想要实现这个愿望又谈何容易。

    当时我国的工业刚刚起步,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为了实现我们的轿车梦,一汽的技术人员彻夜苦战,终于在1958年5月生产出我国第一辆轿车——“东风”CA71。这款以“仿造为主,自主设计”的中型轿车,结束了中国不能造轿车的历史。但遗憾的是,这款车因为可靠性和其他历史原因,最终只生产了30余辆。或许它的诞生并不能算得上成功,但却为日后的发展积累了充足的经验。

    1958年8月,中央正式决定制造属于我们自己的高级轿车,于是名震天下的“红旗”CA72便于1959年国庆大典正式亮相。该车搭载了一台v型8缸发动机,采用自主研制的液压自动变速箱,最高时速能够达到160km/h。虽然这些参数足够亮眼,但CA72真正的魅力在于它充满中国味的外观与内饰设计。红旗立标,扇形中网,宫廷尾灯,透露出中国特有的庄严肃穆。金丝织锦缎、“赤宝砂”大漆更是彰显了我国传统工艺的无穷魅力。随后不久,红旗CA72远渡重洋参加了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和日内瓦展览,受到了海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自此之后“红旗”二字,便成为了中国高端汽车的代名词。可惜的是,中国汽车却并没有因此一飞冲天,反而每况愈下。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落后,虽然能够造出红旗这样的豪华轿车,但其机械水平和可靠性却差的可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时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根本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自然也就没有了更新迭代的动力。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汽车工业才得到了真正的发展。

    1978年,一群穿着朴素的中国人先后到访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想着以中国庞大的市场为诱饵来换取西方先进的造车技术。可那些发达国家的车企仿佛像商量好了一样,统统拒绝了中国团队的请求,直到这帮人来到了德国大众的工厂门前,事情才有所转机。用今天的视角来看,这次合作的确非常成功。它不仅使我国拥有了先进的汽车生产技术,也为德国大众开辟了一块全新的市场。

    1983年,第一辆桑塔纳(图片|配置|询价)在上海汽车厂试装成功1985年,上海大众正式成立,桑塔纳也随即开始在中国市场正式发售。由于当时中国的汽车产业太过落后,上海汽车厂基本上只负责组装任务,桑塔纳的零部件基本上都需要从德国进口,但这样的情况根本无法满足我们“以市场换技术”的要求。直到时任上海市长的朱镕基决定推进桑塔纳国产化进程,情况才有所好转。到了1996年,桑塔纳的国产化率提到了90%,上海大众才告别了组装厂的日子。虽然这段历史不堪回首,但他却为我国轿车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5年,一位30来岁的小伙子来到香港购买了一辆奔驰E级轿车,与别人不同的是,他买车的目的既不是用来开也不是用来坐,而是用来拆。经过这个小伙子多次的拆解和组装,他得出可了一个惊人的结论,汽车只是装了4个轮子的沙发。(视频用原声)得出这个结论后,李书福便将奔驰的发动机和外壳扣在了一辆红旗车的底盘上,吉利一号就此诞生。万幸的是,因为当时的吉利缺乏汽车生产资质,这辆缝合怪最终胎死腹中。

    1998年,一辆型号为6360的两箱轿车“吉利豪情”正式下线,它的诞生不仅宣布李书福开始进入汽车行业,也代表着中国第一家民营车企正式成立。遗憾的是,这款车因为质量问题,只生产100辆,并且绝大多数都被李书福亲手砸掉。李书福这一砸,可不仅仅只是砸掉了100辆汽车这么简单,而是将它之前的造车思路一并砸碎。此后不久,李书福从全国各地招聘了100多位汽车专家,开始对“豪情”汽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进。1999年,改进后的吉利豪情再次走入市场,并且开始与夏利争锋相对。

    2003年,一家和汽车毫不相关的企业以2.69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秦川汽车77%的股份,而这家企业正是当时被称为“电池大王”的比亚迪。而秦川汽车负责组装的福莱尔,自然也成为了比亚迪的第一款车型。而这款让秦川濒临破产的车型,在比亚迪手中依旧没有起色,比亚迪转型造车的第一战便惨遭滑铁卢。2005年,一款前脸酷似花冠,尾部类似飞度的车型从比亚迪工厂的生产线走了下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比亚迪F3。凭借着极低的价格,比亚迪迅速打开市场,2007年1月,比亚迪F3单月销量突破一万辆,这也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第一次单一车型月销过万。

    2004年的北京车展,比亚迪展出了三款新能源概念车。在当时,即便放眼整个车展,这三台车也是十足的怪胎。他们不仅长相怪异,甚至连动力总成都和其他车型不一样。在那个连“新能源”词汇还没有诞生的时代里,比亚迪硬是凭借ET、Hybrid-s、EF3 三款车型,成为了整个北京车展的笑柄。2008年比亚迪推出了全球第一款量产插电混合动力车型——比亚迪F3-DM。这款集比亚迪集团全部技术于一身的车型,虽然可圈可点,但依旧不被看好。这其中的缘由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一家连燃油车都造不好的车企,想要推广新技术,的确有些天方夜谭。

    2009年3月,上海车展出现一位不速之客,他就是众泰2008 EV。作为国内首个获得产销许可证的新能源汽车,众泰2008 EV可谓是出道即巅峰,它不仅被《2008-2009中国汽车蓝皮书》评为“值得期待车型”,甚至连英国《泰晤士报》都刊发了众泰纯电动汽车的试驾报告。可惜的是,这样一家被大众寄予厚望的车企,不仅没有选择发展纯电路线,反而开始了自己的“抄袭”之旅。即便今日,众泰“皮尺部”的名号依旧响彻江湖,但众泰汽车却以早已物是人非。

    以现如今的角度去看这些车型,他们不仅透露着中国汽车工业在那些年代的稚嫩,更透露着我们因为产业落后而表现出来的自卑。放在当时,任谁会相信中国汽车能够引领世界呢?毕竟,在那个年代,中国汽车给人的印象除了便宜,就只剩下“修车排队”的滑稽之谈。可如果没有这些“笑柄”,中国汽车也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诚然,作为汽车工业的后起之秀,我们的确有很多不足。现如今所获得的成就,固然有自身努力的原因,但绝大多数的成功却来自于运气。自负、自满,自然是不能有的,未来的路还有很长,汽车工业的战场也远不止在国内。回首看去,中国汽车工业的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甚至直到今天依旧显得有些笨拙,算不上潇洒,但它毕竟开始跑了起来。

    也希望在新的一年中,我们的人生也会像中国汽车产业一样,引来新的光辉。

    好啦,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希望各位帅气、美丽、温柔、大方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叔叔阿姨们为小e点点关注。小e在此,恭祝大家新年快乐。

    次阅读
    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