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承载了很多人回忆的伏尔加轿车,2.4升四缸才70kw,最高时速147km

    理论+实践,通俗易懂讲原理,有理有据。

    养车好又省、修车不踩坑、选车自己懂

    对于中国人,特别是中年人来说,"伏尔加"勾起了他们对于逝去岁月的回忆。能有幸乘坐一次是可以幸福激动很多天。

    大四时,撒了个“慌”带同学一起乘坐过一次。

    大四实习,那次去的济南重汽。实习结束后自由返校,和我最要好的同学我俩结伴,于是我就提出让他和我顺道回我家玩一天,并且想法让他坐一次吉普车。

    同学是来自大山里,告诉我上学前最高级的就是坐过小拖拉机,还是考上大学时乡里给安排的送他去的车站。然后就是我们驾驶体验课的解放卡车(汽车专业的课程安排),听到能坐一下吉普车自然是兴奋了一路。

    心里想好了,到了车站就给父亲打电话,就说实习结束返校,顺便回家看看,但兜里没钱了,让他安排接一下,这样就可以自然的带同学蹭一下。

    其实,从车站到家就有一趟公交直达大院门口,车票好像是几分钱。

    打这个电话自己心里也没底,担心被拒绝不说弄不好还得挨个骂。因为父亲一直是非常严肃和正统的一个人。

    电话接通,听到是我很意外,当我忐忑的说出“谎话”后,不仅没有想象中的挨训,反而听到的是特别高兴的声音,一点都没犹豫,直接告诉我们原地等着,叫车来接我们。

    放下电话,和同学击掌庆贺。

    我俩一直翘首张望着来车方向,猜着会是哪辆车,当时想着应该是辆北京212(图片|配置|询价)。当看到一辆伏尔加冲我们驶来,再一看车牌照,心想应该是这辆车,于是招手。

    车开的很快,到我们面前一个急刹,就是轮胎摩擦地面出声的那种。年轻帅气的小司机下车,拉开车门一句“来,上车”,那叫一个帅!

    回到学校后,这个同学就逢人就炫耀他坐了伏尔加了,因为我们学的就是汽车专业,所以坐过伏尔加这件事自然就更令同学羡慕。

    其实,我应该是沾了我同学的光,要不是说有个同学和我一起回来的,估计大概率不会管我。

    伏尔加(Volga)是俄罗斯高尔基汽车厂的著名汽车品牌,曾被广泛地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务用车,在东欧、中国、朝鲜等国也极为常见。

    配备一辆伏尔加汽车,在当时是一种身份与地位的标志,伏尔加汽车被认为是前苏联工业的象征和骄傲。

    GAZ 24“伏尔加”。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

    和同时期的日本轿车相比, GAZ 24”伏尔加”最突出的优点就是便宜。1986年丰田皇冠2.8豪华版在中国的售价是11万元,而GAZ 24”伏尔加”只要2.7万元人民币。在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人民币迅速贬值浪潮中,它的售价也超过了10万元一辆。

    除了便宜,它的车内空间大。有两点特别突出,一是暖风特别的好。二是沙发座椅很舒服,对于当时我国的路况,经过弹簧沙发座的这一道减震,乘坐舒适感强了很多。

    车身长度为4735毫米,宽度为1800毫米,高度为1476毫米。70kw的2.45L发动机搭配四速手动变速箱,最高车速为147公里/小时。

    它的缺点也是很突出的,做工粗糙,配置水平低。钣金不仅不齐整,缝隙至少比同时期日本轿车大一倍,后视镜调节、车窗升降全部都是手动。

    很多进口到中国的GAZ 24“伏尔加”都是在国内加装了音响和空调,要不夏天真的没法过。

    后来,它的地位逐渐被桑塔纳、标致505等所取代。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