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潮声丨跨洲巨头15亿欧元入股杭州零跑汽车:“反向合资”模式投了中国郑重一票

    浙江日报头像浙江日报头像
    浙江日报2023-11-01

    潮新闻 执笔 郑宸 张留

    “汽车领域中外合资的模式正在历史性颠倒过来”;

    “这是一次真正的弯道超车”;

    “中国新能源抓住了这次机会,现在也有技术输出了”;

    ……

    尽管距离斯泰兰蒂斯入股零跑已经过去6天时间,各界对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仍居高不下。

    10月26日上午,杭州本土车企零跑科技宣布,斯泰兰蒂斯(Stellantis)集团以15亿欧元获取零跑汽车约20%的股权,并在零跑汽车董事会获得2个席位。同时,双方将以51:49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并将于2024年下半年开始对外出口业务。

    斯泰兰蒂斯入股零跑为何如此吸引眼球?在零跑科技创始人朱江明看来,汽车产业本身就具有全球化的特性,从组装到销售再到建立品牌优势,代表了车企乃至国家的工业能力。

    汽车,的确是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制造业软件实力和硬件实力的双重标杆。从中国用市场养外国汽车品牌,到国际资本追逐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斯泰兰蒂斯牵手零跑,真的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启了一个新的中外合资时代?

    零跑领跑:创下造车新势力最大单笔外资投资

    说起斯泰兰蒂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家汽车公司。但是对于它旗下的汽车品牌,如玛莎拉蒂、雪铁龙、克莱斯勒等,许多人一下子就会反应过来。没错,拥有这些“大品牌”的东家,正是斯泰兰蒂斯,在2022年营业收入位列全球车企第三。

    而合作的另一方——零跑科技,是造车新势力。近年来,凭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零跑汽车已成为国人熟知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之一。

    此次双方达成协议的战投金额达15亿欧元,创下了外资对于中国造车新势力最大的单笔投资。这背后,折射除了怎样的产业逻辑?

    “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国际的一个里程碑。”在零跑科技市场部总经理周颖看来,在油车时代,合资的方向往往是从内向外。比如,同样是浙江的车企,吉利控股集团收购瑞典品牌沃尔沃,就是中国车企向外发展最经典的案例之一。而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合资的方向变成了从外到内,即外资选择中国的车企进行合作。

    “这表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上,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产业链,在国际上都已经走在前列。”周颖说,汽车行业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在新能源汽车出现以前,中国在全世界汽车行业中属于“有市场”,但并不占据主导权。但是在新能源车出现以后,中国大力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更加深入地嵌入了全球化的产业链中。

    斯泰兰蒂斯牵手零跑汽车,已然可以看出这种趋势。

    对于斯泰兰蒂斯集团而言,与零跑的合作是对中国这一全球最大市场的一次深入了解。“我们在这个市场目前不算成功,所以我们希望与零跑这一行业排名第四的公司合作。”斯泰兰蒂斯集团CEO唐唯实坦言,此次签约后,将能有效促进斯泰兰蒂斯开发和促进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在海外的发展。

    最明显的,是凭借斯泰兰蒂斯的规模化生产效能,将零跑推向行业领先。拥有700万销量的斯泰兰蒂斯集团,可以通过其规模效益,给终端客户带来一个品价比很高的产品,为用户提供一个性价比最高的产品。而依靠两个公司的技术优势,双方在新科技的发展、新系统、新软件的开发系统上的合作,将更加巩固其领先者的地位。

    “反向合资”:中国汽车走向国际化的全新路径

    此次签约内容中,双方合资成立“零跑国际”是一大看点。根据协议,新成立的合资公司“零跑国际”将承担零跑汽车对外出口业务,而斯泰兰蒂斯拥有其中51%的股权。一些媒体认为,这无疑是零跑科技将海外业务拱手让出。

    在周颖看来,这完全是一种片面的解读。“由斯泰兰蒂斯集团控股,零跑在国际上的发展会更有优势。”

    汽车的从产到销,涉及到的链条非常长,每个国家市场环境也非常不一样。“光光是渠道建设就需要巨大的投入,更不要说后续的服务布局,单枪匹马很难实现真正快速、有效的导入。”周颖说,依靠斯泰兰蒂斯的优势,零跑汽车将更加有利地在海外布局分销网络与营销基地,加速在海外的布局。

    同时,零跑与斯泰兰蒂斯之间,也存在着很深的互补性。

    “我们是全域自研,一辆车中70%的核心部件都是由自己制造。”朱江明说,某种意义上来说,零跑汽车是一家技术型公司。而斯泰兰蒂斯的加入正好对于零跑在市场、产品两大块内容上是一个互补,可以产生处1+1>2的更大价值。

    当然,对于零跑而言,将零跑国际的控股权交给斯泰兰蒂斯集团,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正因为控股权在斯泰兰蒂斯手上,零跑国际会得到更多的资源。”周颖说,零跑国际会像斯泰兰蒂斯的子公司那样,得到金融、保险、服务等各种成熟网络助力,在斯泰兰蒂斯旗下14个品牌中,新加入的零跑如同一个宠儿,在快速地抢占市场的同时,为零跑品牌这个产品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中国用市场养外国汽车品牌,到国际资本追逐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斯泰兰蒂斯牵手零跑,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掀起了“反向合资”的模式。在充满变数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零跑汽车是后起之秀,可是从拿下造车新势力最大单笔外资投资开始,它对于中国新能源车在海外的发展,将带来开创性的双赢局面和意义。

    产业机遇:杭州贴上“新三样”标签

    今年前三季度,杭州进出口总额超过成都、重庆,历史性晋级的背后,是杭州在悄然上演着一种趋势。

    今年前5个月,杭州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和电动载人汽车等“新三样”出口51.7亿元,增长1.1倍。这意味着,在中国新能源产业城市坐标系中,杭州正在快速崛起。

    改变,从城市气质开始。过去,人们提起杭州,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数字经济”,而极少将杭州与新能源产业联系在一起。

    “零跑作为杭州本土车企走向全球化,也为杭州提供了一种牵引力。”杭州市投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为牵引,杭州已经形成了“一核(钱塘)三心(滨江、萧山、余杭)四园(临平区、西湖区、富阳区、桐庐县)”的发展格局。从细分行业来看,目前,杭州已经构建了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

    “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一座城乃至一个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在朱江明看来,作为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清洁能源,也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产业机遇,迎接新能源汽车的,仍然是一片蓝海。

    向“新”的种子,在杭州播种。杭州数字经济的基因为新能源车企发展赋予了充足的科技动力和智力支持,城市开放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区域已突破1000平方公里,而300多家不同规模企业组成的零部件供应体系提供了完整的产业链配套。

    产业生态圈构建成果已经显现。今年上半年,杭州全市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实现总产值1133.3亿元,其中整车及零部件实现工业产值407.6亿元,同比增长16.1%。

    在杭州高新区(滨江),零跑不是孤例。滨江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外商投资企业远程商用车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约10亿美元,世界500强法国赛诺菲滨江公司新增3300万欧元生产线投资;启明医疗、诺辉健康于香港上市以来分别募集资金约47亿元、25亿元,泰格医药H股发行募集资金118亿元港币;浙江中控全球存托凭证于瑞士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募集资金总额5.65亿美元……

    这些外资在杭州聚头,定会把杭州推向更开放、更国际的舞台。

    “转载请注明出处”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