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50人亲友团为自行车名将打气 李樟煜:他们是我“追风”的最大底气

    浙江日报头像浙江日报头像
    浙江日报2023-10-24

    潮新闻 记者 王柯宇 摄影 彭鹏

    “加油!加油!”10月24日下午,杭州亚残运会场地自行车男子个人C1-3级1000米计时赛决赛,观众们的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把赛场气氛推至最高处。他们的视线里,杭州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场地自行车运动员李樟煜(肢残)正拼尽全力,在赛道里飞驰。

    对于这位已经35岁“高龄”的自行车名将来说,这场比赛是他通往巴黎残奥会的一次“期中考”。这一次,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一支由他父母、妻子、儿子等50余人组成的“亲友团”,专程从老家临安来到淳安界首体育中心自行车馆为他加油。

    1分11秒019!有了额外动力的李樟煜,以打破赛会纪录的方式,赢得比赛金牌。

    “爸爸,你又赢了!”今年8岁的李沐辰脸上涂着“加油”彩绘,激动地向爸爸喊话。

    “老大,你是好样的!”妻子章姑青也一边喊,一边向李樟煜挥手,“老大”是她对李樟煜的昵称。

    接收到“讯号”的李樟煜笑得灿烂。走下赛场之前,他专门停下脚步,向母子俩挥手致意。

    这样的“隔空问候”,却是李樟煜和家人一次难得的相聚。作为残疾人自行车领域的“战神”,李樟煜是三届残奥会冠军,场地自行车男子个人C1-3级1000米计时赛的世界纪录保持者。荣耀和光环的背后,是他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努力——一年中,他有300多天在全国各地的训练场上度过。

    “他上次回家,还是今年1月份过年的时候。”妻子章姑青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至少有200多天了,不过,苦等的无奈很快被胜利的喜悦所取代,“拿了金牌,很值得!”

    这也意味着,李樟煜和家人相处的时间非常有限。好在,同样是残疾人自行车运动员出身的章姑青,一直支持他在赛场上“追风”。她知道,李樟煜心中有一团“火”,想为巴黎残奥会好好拼一把。“平时我让他安心训练、比赛,家里有我呢。”章姑青笑着说。

    而儿子李沐辰,更是李樟煜的“头号粉丝”。“我爸爸超厉害的,他是冠军!”活泼的李沐辰直接和记者聊起了自己的爸爸。

    爸爸经常不在家,会不会很想念他?“我平时想爸爸的时候,都会看一眼家里的‘金牌墙’。”李沐辰说。

    原来,章姑青把李樟煜赢得的金牌都放进了相框,钉在墙上。这既是家里一道别致的“风景”,也能让母子俩一解“相思之愁”。

    李沐辰告诉记者,经过自己的“精密计算”,今天爸爸获得了他自己的第28枚金牌。

    在现场见证第28枚金牌的,还有李樟煜的母亲郑玉丽。早在2015年,得知杭州成功申办亚残运会后,郑玉丽便第一时间和李樟煜通了电话,“如果那时你还在当运动员,我肯定到现场给你加油。”

    看到儿子夺冠后,郑玉丽悄悄红了眼,她想起了儿子刚学会骑车时的样子——

    由于先天性脑瘫,儿时的李樟煜走不稳路,但一坐到自行车上,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手脚特别有劲。“看到他这么喜欢自行车,我们当时就给他买了辆童车。”郑玉丽回忆道,虽然肢体协调性不好,经常摔跤,但坚强的李樟煜总是爬起来继续骑,才5岁,就能熟练地骑着童车上幼儿园了。

    20岁时,李樟煜成为一名自行车运动员,开启自己的“追风”之路。“樟煜从小就喜欢自行车,所以我们都支持他成为自行车运动员。”郑玉丽说,她最喜欢李樟煜骑着自行车笑的样子,“他开心,我就开心。”

    有了“亲友团”的助阵,李樟煜对这次亚残运之旅信心十足。“家人就是我最大的底气,接下来的比赛,我会好好表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