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车内摄像头隐私安全成重灾区,比亚迪引领全方位安全防护

    耀腾车社头像耀腾车社头像
    耀腾车社2023-10-14

    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科技细节值得用户进行关注,为了监控车内驾驶的实时情况,许多车型都开始在车内安装摄像头用于监测,虽然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驾驶安全性,但如果稍有不慎车载摄像头也有可能成为影响用户隐私安全的重要因素,而作为国内新能源的领跑者,比亚迪通过安装摄像头物理盖板为信息安全防护进行加持。

    隐私问题数量增多,摄像头安全关注度提升

    越来越多的车型配备了通过摄像头判断驾驶人员状态的功能,从而自动调整至预先设定好的驾驶模式,犹如座椅记忆一般,这可以提供便捷和趣味性的驾乘新体验。部分车型在后排也安装了摄像头以观察乘客的状态,从而提升在家用场景的使用便利。一些车辆还具备了疲劳驾驶提醒功能,通过检测驾驶员的眼睛和状态,系统能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驾驶状态,并且及时发出提醒,以预防车祸的发生。在发生突发状况时,部分车型还会紧急启用内外摄像头来判断车内人员和车辆的安全状况,一旦出现危险情况时能够及时向外发出求助信号,从而让用车安全进一步提升。

    不过过多使用摄像头虽然带来了车内安全的提升,但数据安全问题也成为了影响车主隐私最大的威胁。去年,某品牌汽车遭受了一场严重的网络安全事件。黑客窃取了客户隐私、员工数据和车主身份证等敏感信息,还暴露了汽车定位等关键信息。更可怕的是,黑客甚至能够远程控制部分车辆,获取车辆数据和摄像头信息,对人们的隐私带来严重威胁。

    更让人担心的是,Mozilla基金会的专家对北美市场的25个汽车品牌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没有一个品牌符合该基金会关于隐私的最低安全标准。所有的隐私信息都被毫无保留地收集,而且没有关闭后台数据的选项,使得用户在保护隐私数据时更为力不从心。

    而从最简单的操作方式来看,关闭车辆后台数据收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这也可能会导致某些需要联网才能使用的服务无法正常使用。在面临隐私和便利性难以同时得到满足的困境时。部分车企开始考虑采用物理屏蔽的方式,例如贴上遮挡摄像头和麦克风的物件来保护私密性,而比亚迪则是排在前列的车企之一。

    软硬件双重保护增强安全感

    尽管摄像头小盖板的花费并不高,但它的作用却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极大减轻隐私泄露的风险,有了这块盖板后,用户只需轻巧滑动打开或关闭便可在物理层面对摄像头进行隔离,而这样的配置也只是比亚迪所构建的深入信息安全防御体系的一部分。而除了物理关闭之外,比亚迪也加入了电子控制关闭,实现了软件+硬件的双重保护。

    根据官方的介绍,比亚迪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包括多个维度,从车端到云端,全面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和驾驶安全。用户对自己的数据拥有可见、可感和可控的权利。在产品设计和开发方面,比亚迪手机APP和车机系统都通过隐私声明的方式明确告知用户个人数据的处理方式和权限访问措施,使用户能够清楚了解个人信息在系统中的处理方式,从而享有数据权益知情权。

    比亚迪还提供了不限于APP和车机系统的权限管理方案,用户可以依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相应的权限。此外,比亚迪还采取了安全策略以防止应用和系统自启动,进一步保障信息安全。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还通过持续的高强度安全攻防测试提升自身能力及产品的安全防护,并多次荣获国家级比赛奖项,例如在第二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挑战赛中荣获金奖。

    目前,比亚迪已获得R155(CSMS)和R156(SUMS)等安全体系认证,并成功通过了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此外,该公司还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督并积极开展各项数据安全与合规的认证工作,这些举措充分展示了比亚迪对保障用户隐私安全的强大能力和坚定决心。

    总结:

    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日益提升,对于车载互联的安全性担忧也日益浓厚,比亚迪作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龙头,除了在产品本身保持了持续不断的创新研发之外,也十分注重用户的隐私安全,让用户拥有更放心的用车体验后,也无形中提升了品牌价值,不知道你怎么看待智能汽车的隐私问题呢?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