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欧盟盯上中国车企,新能源汽车出海遇危机!

    My车轱辘头像My车轱辘头像
    My车轱辘2023-09-16

    在慕尼黑车展出尽风头的中国车企,被欧盟盯上了!

    近日,欧盟表示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表态,“全球市场现在充斥着便宜的中国电动汽车,由于国家的巨额补贴,它们的价格被人为地压低了,这正在扭曲我们的市场。”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此举表面是为了保护欧洲当地车企,实际上是为了阻止中国电动车的全球扩张计划。

    由于近几年中国车企加快了出海的动作,包括领克、蔚来、比亚迪、上汽MG等都在欧洲地区布局了产业链,恐怕此次受到影响的中国车企不在少数。

    中国车企出海,增长惊人惹报复?

    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乘用车今年上半年出口168万辆,同比2022年上半年增长了92%,几乎翻了一番。作为参考,中国汽车2022年全年出口总量突破300万辆,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换而言之,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有望站在新台阶。

    中国汽车出口销量大幅上涨,难怪引来欧盟忌惮。仍以今年上半年为例,中国出口量最大的车企为上汽集团,出口销量达到了53.3万辆。其中MG品牌在欧洲市场的销量达到了11.5万辆,同比增长143%。

    排在第二名的是奇瑞集团,出口销量为39.85万辆。无独有偶,奇瑞对欧洲市场也是野心勃勃。奇瑞将在2024年上半年在英国发售新一代电动SUV汽车Omoda 5,并且计划在英国建立生产工厂。

    两大汽车集团以断层式的表现领先其他车企,但长安、长城、吉利、东风四大车企在今年上半年的出口销量也超过了10万辆,加上比亚迪正在快速开拓市场,中国车企的出海速度可谓惊人。

    另外,来自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也纷纷将欧洲视为出海的第一站。目前蔚来、零跑、阿维塔等品牌都有所动作,或许很快就会有更大的进展。而欧盟点名中国车企,在轱辘哥看来,最大的原因还是欧洲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处在相对落后的状态。

    中国新能源汽车,已成公敌?

    不可否认,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早期,政策层面确实对新能源汽车有很大的扶持力度。无论是免征购置税、造车补贴还是部分地区对新能源汽车提供不限行、不限购等政策,都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但随着中国车企在技术领域获得长足的进步,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由政策驱动变为市场驱动,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更多是从自身的用车需求出发。当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相继突破500公里、700公里乃至1000公里,当充电10分钟可续航200公里+,当纯电动车的加速性能可媲美3.0T V6发动机,消费者对纯电动车的偏爱理所当然。

    然而,中国车企弯道超车的同时,跨国车企却败下阵来。目前除了大众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有一定的话语权,其它跨国车企几乎没有一个能打的。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比亚迪海豹在欧洲卖到了40万元人民币起,而在国内顶配版本的售价也不到30万元,可见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统治力。此情此景,如当年跨国车企在国内的高溢价车型,只不过两者的地位进行了对调。

    当然,德系品牌也发起了很强的新能源汽车反攻。宝马新世代概念车、奔驰CLA级概念车、大众ID. GTI、奥迪Q6 e-tron等也令人眼前一亮。但这部分新车大多计划在2024年或2025年后上市,从时间上来说又要落后一截,届时会否再被中国车企甩在身后仍是未知数。

    虽然德国总理朔尔茨强调,“面对来自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德企应该被激励,而不是被吓到。”但换个角度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确实很强。

    中国乘用车出口销量创新高,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遭遇销量危机,可见中国车企确实已经威胁到其它车企的地位。但正如中国市场没有拒绝特斯拉,其他国家也应该怀抱着开放、交流、学习的心态,与其他国家的车企保持良好的竞争关系,而不是一味的拒绝、恶意阻拦。

    次阅读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