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以高质量发展夯实摩都地位重庆志在成为全球摩托车产业的版图中心

    车圈圈头像车圈圈头像
    车圈圈2023-09-13

    上游新闻 吴键

    就像好莱坞之于奥斯卡,五大联赛之于欧洲杯,一场顶流盛会的影响力,必须要有发达的相关产业作为支撑。同理,已在重庆举办了二十届的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简称:中国摩博会),之所以拥有辐射全球的影响力,除了得益于深厚的品牌积淀,和重庆这座“摩托之都”具备的强大产业基础不无关系。

    上世纪九十年代,重庆瞄准国内摩托车需求“井喷”带来的契机,发挥自身作为老工业基地在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迅速成为国内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基地。尤其是嘉陵、建设等“军转民”的代表,以及后期崛起的宗申、力帆、隆鑫、银钢等民营“摩帮”,个个实力不俗,产品行销全国,甚至畅销海外,让“重庆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摩托车产业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正是这一时期,重庆为自己赢得了“摩托之都”的称号,被视作行业风向标的中国摩博会,也理所当然地落户重庆。从首届摩博会开始,这个行业大展的舞台上,本土“摩帮”都当仁不让地扮演着C位之星。中国摩博会既见证了重庆摩托车产业的崛起,也陪伴它经历了阵痛和迷茫,现在又一起迎接产业转型的大考……

    2020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将摩托车产业作为推动支柱产业迭代升级的重要领域,并明确了“重点发展电动摩托车、踏板车、中大排量摩托车”的转型方向。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重庆摩托车产业紧盯新能源、大排量、高端定制化等行业趋势,聚焦新能源摩托整车及核心配套产业开始发力,力图再续荣光。

    2020年10月,台铃科技与重庆市大足区签约,投资20亿元在大足高新区建设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园。2021年底产业园破土动工,2022年底即建成投产,预计到今年底将达成100万辆新能源摩托车的产销规模,产值达30亿元。接下来,该产业园还将启动共计三期的项目建设和产能扩充,预计到2028年形成年产400万辆新能源电动车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在助力产业转型方面,中国摩博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上届展会期间,大足区政府和台铃科技就现场签订了共建新能源汽摩产业学院的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双方将通过共建新能源汽摩专业、合作开发课程、合作打造新能源汽摩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举措,培育新能源汽摩人才,为新能源摩托车产业持续“充电”。

    台铃与大足高新区的牵手,只是重庆摩托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国内新能源摩托车市场“三巨头”中的另外两家,雅迪已落户永川,

    爱玛也在铜梁建厂。其中,全球最大电动摩托车生产企业雅迪,在永川区占地331亩的生产基地,已于去年底正式投产。该基地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电动摩托生产基地,5条现代化的生产线,日产电动摩托车达4000辆,其规划年产能未来将突破300万辆。

    不光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重庆本土“摩帮”也在加速向新能源转型。去年12月28日,隆鑫通用旗下高端电动摩托车品牌“茵未 BICOSE”,在重庆举行了首款量产车型Real 5T的下线仪式。次日,其全资子公司海南游隼科技又与四川英能基科技达成协议,将合作开发钠离子电动摩托车。今年2月8日,宗申动力发布可续航200公里的电动摩托新品“闪电侠”;随后又推出配备最大功率8000W大过载电机的BEV-J15恒驰电动三轮摩托车。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在电动化这条产业新赛道上,重庆摩托车企正以满“电”姿态疾速奔跑。

    2021年,重庆市政府印发了《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其中把摩托车列为重庆的支柱产业之一,并提出了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29%的“小目标”。该规划还提到,重庆汽摩产业要顺应高端化、轻量化、节能化发展趋势,加快新车型开发,进一步完善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体系,支撑产品和品牌向上发展,重塑中国汽摩名城的竞争优势。

    最新的政策利好是,今年8月28日,重庆市经信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重庆市促进摩托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推出一揽子扶持政策,以推动摩托车产业链企业拓品种、树品牌、补品质。据悉,自“措施”出台之日起到今年底,重庆市将针对摩托车产业的新车研发、整车出口、技术创新和公告检测等方面,给予相关企业最高200万元的奖励。

    其中,在新车研发方面,将对年产销量1万辆及以上的全新中大排量(250CC—500CC)摩托车型,给予100万元奖励;对年产销量0.5万辆及以上全新大排量(500CC及以上)摩托车型,给予100万元奖励;对年产销量10万辆及以上且单车指导价0.5万元(含)以上的全新电动摩托车型,给予100万元奖励。以此推动重庆摩托车产业向大排量、高端化转型。

    为鼓励更多“重庆造”走向海外,重庆将对年度整车出口10万辆及以上的摩托车生产企业,给予单车指导价1万元(含)以上的整车出口车型100元/辆的奖励,单个企业最高奖励200万元。此外,还将对获得国家级或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认定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以激发的创新活力。

    东方风来满眼春!前有技术转型的牵引力,后有政策赋能的推动力,重庆摩托车产业正调转车头,在智能化、电动化、大排量的新赛道上,一路高视阔步。相信随着高质量发展成为重庆摩托车产业的主旋律,这个曾经的汽摩名城,将再次占据全球摩托车产业的版图中心。

    9月15日—18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摩博会将在重庆上演,让我们相约“世界摩托之都”,共赴这场行业盛会。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