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德国汽车工业问题:深度睡眠中的巡航不是与中国人竞争的取胜之道

    COTEST头像COTEST头像
    COTEST2023-09-05

    2023 年国际车展上新款宝马的激光表演

    激光雷达技术的退出,创新排名的失利:在德国汽车工业呻吟的同时,在慕尼黑举办的 IAA 国际车展成了一场中国秀。对于汽车工业的故乡德国来说,当今的发展令人担忧。对此,德国权威杂志《经济周刊》发表专栏评论:《德国汽车工业的问题:深度睡眠中的巡航控制不是与中国人竞争的取胜之道》。

    中国汽车制造商超过了德国对手

    这是一个多么致命的发展:中国汽车制造商首次比德国汽车制造商推出了更多的软件创新。在汽车管理中心(CAM)的最新创新排名中,中国汽车制造商超过了德国汽车制造商。

    在包括界面(即操作和显示)、互联创新和自动驾驶等核心支柱在内的"互联汽车" 领域,中国的创新份额为 34.8%,领先德国的 28.4%。汽车管理中心(CAM)主任斯特凡-布拉泽尔(Stefan Bratzel)说:“中国汽车工业正变得越来越强大”。那么德国汽车工业呢?德国汽车工业显然已经将巡航控制系统设置为深度睡眠状态太久了。

    向技术领先者发起进攻

    德国汽车工业的起点非常好:几个世纪以来,德国汽车制造商一直处于技术领先地位。1886 年,卡尔-本茨在这里为他的 "燃气发动机汽车" 申请了专利;他的专利说明书 DRP 37435 被认为是汽车的诞生证。如今,该行业直接从业人员约 80 万,年营业额约 4000 亿欧元,是最重要的工业部门。

    然而,随着内燃机时代的结束和电气化时代的到来,一场巨大的变革已经开始:如果德国汽车制造商不能成功地参与其中,整个德国的繁荣将面临巨大的威胁。

    中国制造商正在崛起

    大众汽车在 4 年前的 2019 年才推出其首款电动汽车 ID3。当时,特斯拉已经售出了约 100 万辆汽车。而今天呢?特斯拉在欧洲最畅销电动汽车排行榜上遥遥领先,在股票市场上的市值约为 8000 亿美元,比德国三家汽车制造商的市值总和还要高。

    除了特斯拉之外,中国制造商现在也开始进入市场。而且它们攻击的正是德国汽车工业迄今为止几乎无车可供的领域:相对便宜的小型车,即大众市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像奔驰这样的高端品牌,就能像被关在法拉第笼子里一样,免受中国人的攻击。中国制造商肯定不会主动将高利润的奢侈品市场拱手相让。

    大众汽车已经感受到了中国市场竞争的痛苦。这家总部位于沃尔夫斯堡的公司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一直是中国市场的领导者,其产量的 40% 销往中国,利润的三分之一也来自中国,但现在正被中国制造商挤出头把交椅。首当其冲的是比亚迪("Build Your Dreams"),该公司成立于 2003 年,在 2023 年第一季度超过了大众和丰田,销量拔得头筹。另一个惨痛的数字是:在中国最畅销的十款电动汽车中,没有一款来自德国制造商。

    中国电池厂满负荷生产

    中国人不仅要造汽车,还要造最创新的软件和最好的电池,这方面的发展同样令人震惊:例如,今年中国电池厂的产能预计将达到 1500 千兆瓦时,是预测需求量 636 千兆瓦时的两倍多。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英国分析公司 CRU Group 的数据显示,这一产能足以满足 2200 万辆电动汽车的需求。

    到 2027 年,中国电池工厂的过剩产能将增至国家需求量的近四倍。这相当于到 2030 年中国全部车辆实现全电动化所需产能的两倍。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行业领袖警告说,中国电池制造商正在沿用钢铁、铝和太阳能电池等其他行业的模式:中国公司正在从国内补贴中获益,以确保尽可能大的全球市场份额,从而消除国际竞争。

    避免战略失误

    当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Hildegard Müller)抱怨德国能源价格过高、政治决策缓慢以及人工智能等议题缺乏法律框架时,她可能是对的。但她这样做是在转移人们对真正主要问题的视线:她自己领导的行业协会犯了战略失误。

    博世首席执行官斯特凡-哈同(Stefan Hartung)坚信:"德国人肯定有机会重回巅峰",但与此同时,博世刚刚宣布退出激光雷达开发,即退出激光传感器业务(自动驾驶的一项关键技术)。就因为其他公司占据主导地位而放弃?当然,这不是征服市场的方式。

    德国汽车制造商必须有更大的雄心、更有说服力的创新和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尤其是针对大众市场的产品,否则德国将失去未来。

    测试数据来源

    Comparative & Objective Testing in Europe for Safety & Trust e.V. (COTEST) Collects Tests to Seek the Truth (COTEST) / 质量安全欧洲测试协会(COTEST)聚测试,以求是…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