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时报访谈丨王金照: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努力形成持续引领全球的发展态势

    中国经济时报头像中国经济时报头像
    中国经济时报2023-06-09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王金照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吕红星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229.1万辆和222.2万辆,同比均增长42.8%,市场占有率达27%;新能源汽车出口34.8万辆,同比增长170%。

    图片来源/摄图网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行业的战略性发展方向,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走在全球前列的优势领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王金照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充分利用难得的先发优势窗口期,加快补齐技术和供给短板,充分释放消费潜力,鼓励进一步走出去,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努力形成持续引领全球的发展态势。

    多方向发力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中国经济时报:6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更大释放消费潜力。在您看来,除去税收优惠外,还应在哪些方向发力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王金照:应该看到,6月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对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意义重大。为促进发展,还可以综合施策。

    首先,要加快推进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在商用车领域实行双积分制度,大力推动商用车电动化。

    其次,在充电方面,要科学规划公共充电桩选址,推进小区私人充电桩和共享充电桩建设。同时,做好电网规划与布局,加大配电网建设力度,完善峰谷电价与分时电价政策,引导有序充放电。

    再次,当前,在政策持续加码下,新能源汽车下乡再迎“风口”,恢弘的下沉市场正成为新能源汽车新的消费增长点,在这种情况下,要继续完善农村地区充电设施,以促进农村地区的新能源汽车消费。

    要优化汽车投资和产品准入管理

    中国经济时报: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形成了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一批品牌,在国际市场初具影响力。在优化汽车投资和产品准入管理,激活企业创新活力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王金照:在优化投资准入管理方面,要适度增加优质产能,重点支持优质企业合理的投资需求,做大龙头企业,对于一些看得准的优质新建项目也要给予准入。完善代工产品准入管理制度,明确代工生产的产品质量和产品一致性责任归属,优化准入门槛,在保证安全有序生产前提下鼓励代工生产,以有效利用现有产能。鼓励头部企业兼并重组闲置产能,地方政府协助处理涉及的资债纠纷等问题,降低电动化转型成本。

    在完善产品准入管理方面,要优化事前监管方式,可考虑适度整合《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汽车CCC认证、环保信息公开、营运车辆达标管理中同类事项。

    另外,当前新能源汽车正在向智能网联化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要构建敏捷包容审慎的监管制度,实施沙盒监管,率先在特殊场景应用,为L3级以上自动驾驶汽车上路等新技术新产品提供机会。

    芯片和操作系统、资源供应、技术等问题应尽快解决

    中国经济时报: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不论是市场占有率还是出口,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国新能源汽车在芯片和操作系统、资源供应、技术创新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应如何解决?

    王金照:应该看到,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布局,我国新能源汽车取得了巨大成就。具体表现在产业规模全球领先,掌握了电池、电机和电控的核心技术,并在智能化技术上取得突破,整机和零部件出现一批龙头企业及形成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等。

    成绩固然可贺,但也确实存在你提到的上述问题,这些问题亟须尽快解决。

    在芯片和操作系统方面,建议由行业主管部门出面,将芯片设计、制造企业与汽车企业等上下游企业有效组织起来联合攻关,通过建立推荐产品目录、首批量产品保险和财政补贴等措施,给具备条件的国产芯片装车验证机会,通过使用来实现技术迭代升级。同时,加大国内开源社区建设支持力度,并促进国产芯片与国产操作系统的适配,形成自主产业生态。

    在资源供应方面,应积极布局锂、钴、镍等海外优质矿产。此外,在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加大国内锂、钴、镍等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快建设战略性关键矿产储备制度和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支持国内期货和现货市场发展。

    技术方面,应加强固态电池和智能底盘技术研判和攻关,以应对未来技术的加快演进。可以由电池龙头企业和整车龙头企业牵头,联合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参加的创新联合体承担攻关任务,加快聚合物、硫化物和氧化物等多种固态电池技术研发,突破智能底盘线控技术及底盘与电池深度集成技术。同时,加快搭载固态电池、智能底盘汽车的示范运营。

    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经济时报:您对鼓励新能源汽车“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有哪些建议?

    王金照:首先,要明确走出去思路。坚持出口与投资并重,重点向缺乏本土品牌的市场发展,同时,开拓日本、德国等汽车强国市场要把握好节奏,尽可能减少贸易摩擦。

    其次,要加强国内协调。协调海外投资和出口,严控产品质量,以战略性开发重点市场实现规模化、精细化发展。同时,支持国内航运企业发展与大规模汽车出口相匹配的滚装船运输能力,加强物流保障。

    再次,加强国际协调。通过贸易协定谈判解决部分国家对发达国家汽车进口关税低而对我国关税高的问题,特别是要实质性推动高汽车关税国家降低关税。加强与欧盟、日韩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标准、电池与废电池法规、产品质量认证认可、碳足迹等方面的合作与协调,研究加入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1958年协定书》的可行性和路线图,以降低非关税壁垒。针对国外新能源汽车巨额补贴和部分国家对我增加关税等,可加强国际协调和磋商。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时报时评丨今天,为1291万人护好航

    ●热点丨放宽落户限制下一座千万级人口城市是谁

    ●关注丨快递业进入良性发展新轨道

    总 监 制丨王辉 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陈姝含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