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大众Polo终端优惠高达1.8万,仍觉不值,为什么?

    潮玩车秀头像潮玩车秀头像
    潮玩车秀2023-05-05

    大众汽车最早于1984年进入中国市场,也是从那时开始,开启了外国车企进入中国市场的新时代。作为国内汽车市场第一个合资品牌,大众尝到了不少时代的红利,奠定了它在国内的商政形象。后来的大众一路高歌猛进,引入了高尔夫、Polo(图片|配置|询价)、捷达等车型,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在市场上的占有率。

    得益于大众在底盘调校上的深厚造诣,即使进入电气化时代,人们仍旧对其ID.系列的驾驶质感赞叹有加。而即便是售价不超过10万元的桑塔纳、Polo等入门车型,也享受到同等的价值光环,甚至以前有车友戏言:花10万买大众,有5万是冲面子和底盘质感而来。

    不得不承认,同价位的大众汽车,底盘质感相较日系、美系来说更显紧致,开起来也更灵活易控。就比如说新款Polo,在麋鹿绕桩测试中,它取得了81.2km/h的通过成绩,仅次于奔驰AMG A 35 L 4MATIC(售价39.98万元)。在测试中,其稳练扎实的底盘调校功底发挥出了不小的作用,操控上限很高,转向也很清晰,搭配效果明显的电子稳定系统,灵活且易控。此外,在44km/h平均车速的前提下,该车油耗不高,实测百公里油耗7.27升,结合当前92#汽油价格(7.75元/升)来计算,平均每公里油费大约0.56元。

    如果是按照前几年的目光来看,新款Polo不光操控性出色,而且燃油经济性较好,再加上大众口碑的加成,卖9万以上还说得过去。对此,比亚迪海豚(图片|配置|询价)、海鸥表示“不服”,纯电续航可达400公里,其中海豚麋鹿测试绕桩成绩为77.6km/h,虽无法和Polo相比,但电子稳定系统工作积极,作用时有明显的减速效果,介入后不会影响二次避让控车。同时,得益于e平台3.0的原生纯电架构,海豚实现了短车身长轴距设计,后排空间相对Polo而言,相当于“降维打击”,同时功能配置、内饰用料、用车成本也从各方面给到Polo压力。

    面对本土品牌新能源车的“反击”,大众Polo市场竞争力不断下滑,部分地区大众经销商针对该车给出最高1.8万元的优惠力度,等同于新车价格打8折,裸车价低至7.2万起。可当实际体验过新款Polo后,又觉得优惠1.8万后仍然不值,这是为甚么呢?

    原因就在于,在手握一定预算的条件下,购买燃油车要付出比新能源车更多的“购置税”,就拿裸车价7.2万的Polo 1.5L 手动纵情乐活版和售价7.38万的海鸥 活力版来说,两款车的价格相近,但前者落地要在裸车价格基础上再追加0.6万元,外加商业保险等费用,总花费大约8万元。反观海鸥 活力版,总花费不过再加商业保险、上牌费等,落地也就7.8万元。

    价格上差0.2万元也就罢了,同样是低配,Polo和海鸥之间的舒适性差距明显。先看Polo 1.5L 手动,其不仅匹配操作复杂、成本更低的手动变速箱,而且后制动器为鼓式设计,缺少后驻车雷达、倒车影像、无钥匙进入、仿皮座椅、车联网、自动大灯等舒适性配置。不过,该车型上有实用价值的配置不少,比如前排侧安全气囊、上下+前后方向盘调节、主驾驶座椅高低调节、全车车窗一键升降、车窗防夹手功能、后雨刷、车内PM2.5过滤装置等,实用性比海鸥好些。

    不过,在细节设计上,Polo就显得不足了,大灯采用反光碗设计,辅以简洁的镀铬饰条贯穿衔接,层次感突出,但精致感差强人意。内饰增加全液晶仪表和中控屏以后,科技氛围良好,但大面积的塑料材质覆盖和空调控制物理旋钮设计,以及塑料感满满的方向盘,都很难满足当下年轻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

    而说到科技感,中控屏的车机系统在海鸥的旋转屏面前不堪一击,虽没有突兀的卡滞感,但本土应用化的缺失和语音识别能力的不足都对智能化座舱体验有很大影响。而且空间也是其短板,织布座椅单薄,座垫版型似乎是在向“极简主义”致敬,腿部空间有限,后排地台凸起,每一个都是摆在海鸥面前的“致命点”。

    结语

    如果说,大众Polo还有哪些优点值得关注,那便是属于德系“原汁原味”的操控感和行驶感质感,听着1.5L发动机的“嘶吼和咆哮”,冬天没有一丁点续航焦虑,只要不在意空间约束感,去哪儿都可以。可随着油价的不断攀高,以及新能源购车政策的持续,Polo的价格可能会继续走低,毕竟今年上海车展比亚迪展台的围观人数已经预示了国内汽车市场未来的整体走向。

    次阅读
    12评论
    6赞同
    收藏
    分享
    12评论
    6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