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旅行车的最大错误,就是在没有旅行车文化的中国,讲旅行的故事!

    汽车扒一扒car头像汽车扒一扒car头像
    汽车扒一扒car2022-12-30

    中国没有旅行车文化, 任何一台旅行车到了国内市场都会寸步难行。

    从最早的马自达到后来的大众、宝马、奔驰、沃尔沃,没有一台旅行车在乘用车市场中真正意义上获得了成功。

    原因很简单,旅行车带来的是“旅行与自由”的更高一级用车文化,但国内乘用车市场还停留在“如何买第一台车”上。

    刚需都没解决,如何发展更高一级的旅行车文化。

    旅行车文化想要崛起,首先我们要有旅行的需求在,很遗憾绝大多数消费者非但没有旅行的需求,甚至连旅行的时间和想法都没有。

    从我们的热销车型上就能看出端倪。

    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最大的是8-15万级基本乘用车,我们要求的远比想象中的更多,所以说绝大多数这个级别的车型都无法盈利。

    我们既要安全,又要配置,还要有科技、运动、动力、空间和经济性能,说明绝大多数消费者买车的预算都是吃紧的,因为吃紧所以要求的更多。

    热销的哈弗H6、CS75 PLUS、博越、帝豪、长安逸动PLUS,哪一个不是透支企业利润换来的销量,说明我们能在买车这件事儿上花的钱,比企业想的要少。

    对于欧洲、美国市场消费者来说,车是承载高质量生活的基本工具,所以欧美市场有旅行车文化。

    国内市场则不是如此,旅行是一件非常耗费财力、精力的事情,是进阶消费者的一种生活方式,国内消费者绝大多数被烦劳的工作所束缚。

    用大量的时间换取5000-8000的月薪,一方面没有时间旅行,另一方面没有预算旅行。

    此外欧美可以有旅行车文化,是因为他们能够活动的区域小,且长途出行并不便利,比如说欧洲市场,高铁、机场并不发达。

    但国内不同,我们的长途交通网络非常发达,960万平方公里如果真的开车旅行,成本非常高,且耗费精力。

    如果让我总结一句话,就是我们既没有旅行的基本生活条件,也没有开车出去旅行的心情,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出行价值比重非常低,尤其是长途出行过程中,我们的飞机、高铁要更加便利。

    所以我们看基本上超过500km的旅途都会选择高铁,没有人会开着车从哈尔滨到乌鲁木齐旅行,没有人会开着车从上海出发,到丽江看美景。

    我们的旅行最佳载体有很多,但一定不是旅行车。

    有人说,旅行未必是超长途的,也可以是短途旅行,的确没错,但旅行车有更好的替代方案,更大尺寸、空间更好、家用更纯粹的SUV已经完美接替旅行车的任务。

    国内买旅行车的消费者,其实都是为了性能,一个所谓的瓦罐性能车,在一小部分消费者眼里代表着情怀,而旅行车往往有着排量更大的发动机,性能更强一些,即便有人买了旅行车,目的也不是去旅行,而是为了更好的展现自己所谓的情怀,追求一个公路性能车的使用场景。

    国内市场,旅行车的定位和用途也产生了偏差,所以在种种情况下,我们没有所谓的旅行车文化,我们只有开着SUV去旅行的文化。

    .万次阅读
    180评论
    84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