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比亚迪唐DM-P力压奥迪Q7 QUATTRO夺冠,懂车帝冰雪爬坡意义何在?

    众口说车头像众口说车头像
    众口说车2022-12-20

    懂车帝冬季评测37.5度人工冰雪大坡,比亚迪唐DM-P一骑绝尘,爬上了34.5米。真真体现了国产销量一哥的担当。而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奥迪Q7只爬到了29.5米。可以说在这项测试中,比亚迪的唐DM-P完全把奥迪的quattro四驱按在地上摩擦。

    虽然表面上看虽然29.5米和34.5米差距不大,但是坡度差距很大。对于汽车的四轮动力分配能力和效率有着天壤之别。

    比亚迪的船夫哥曾经说过:“如果你开这个唐DM-P即使前轮爆了,把它拆下来扔掉或者放在后备箱里面,三个轮子也可以照开不误”。船夫哥这句话到底是不是吹牛?

    冰雪爬坡挑战最早是奥迪在在37年前搞出来的,这种坡度再加上冰雪路,对车的轮胎抓地力、四驱系统动力分配效率和扭矩控制要求极高,毫不夸张的说,能爬上这个37.5度坡,日常行驶的绝大部分场景都可以应对。奥迪曾经4次爬上37.5度的坡。

    而懂车帝冬测之所以复刻了这一经典测试,且还把奥迪的机械quattro四驱车型进行对比测试,其目的也是为了验证国产新能源车型四驱到底和国外的四驱系统,到底有多大差距。


    37.5度冰雪路爬陡坡的测试是哪方面能力呢?

    首先跟各位普及一个基本的概念,就是在汽车行进过程中,必须要确保车轮和地面的静摩擦力,因为车轮一旦发生打滑,产生滑动了摩擦,阻力会达到最小,动力就会流失。在冰雪路上行驶时,由于普通的四季轮胎在低温下会变硬变脆,附着力非常小,非常容易打滑。而雪地胎在低温下可以保持柔软性,设计的致密的花纹也可以尽量增加接触面积,增加抓地力,尽量避免车轮打滑。

    一套优秀的四驱系统,需要尽量避免车轮打滑而产生滑动摩擦,因此,就需要高精度的轮速传感器,以及一套高效率的动力分配系统。而懂车帝的37.5度的爬坡,主要考验的就是轮速传感器的实时监测能力和动力分配系统的高效性。

    各种四驱系统的基本原理

    • 全时四驱

    对于一些传统的全时四驱车型来说,其动力经过变速箱进入中央差速器,通过中央差速器主动分配,效率非常高,而且通过四个车轮的轮速传感器,监测四轮转速差,一旦发现某个车轮的转速比较快,就会通过电子限滑制动,将动力分配给其它车轮。由于动力经过中央差速器分配,效率非常高,因此,在一些湿滑路面行驶时,全时四驱的稳定性非常好。这里要重点说一说,基于托森差速器的quattro四驱系统,由于托森差速器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点就是蜗轮蜗杆的自锁现象,当监测到车轮打滑以后,可以迅速的通过涡轮蜗杆的逆向自锁原理,迅速断开动力,并同时通过了电子限滑进行制动。因此其效率非常高。不过很遗憾的是,这套托森差速器只能和at变速箱进行匹配。

    • 适时四驱:

    而对于一些传统的基于多片离合器的适时四驱来说,其动力和全时四驱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其也有轮速传感器,但是由于这些适时四驱系统没有中央差速器,只有一个限滑差速器,这个限滑差速器的效率非常低,因此,不可能时刻进行动力分配,只有在检测到驱动轮打滑的时候,才能够压紧多片离合器进行动力分配,因此,对于适时四驱来说,在冰雪路面行驶的轨迹基本上就是打滑分配动力,在打滑再分配的过程。实际的行驶稳定性非常差。

    • 分时四驱:

    而对于传统的分时四驱来说,四轮的动力是恒定的,因此,只能通过电子限滑系统对打滑的车轮进行制动,避免动力流失,无法通过中央差速气进行动力再分配,因此,这种分时四驱在湿滑路面和冰雪路爬坡效果并不理想。

    • 电四驱:

    随着电驱系统的普及,我国很多国产车型都匹配了电四驱系统,比亚迪的唐dmp、理想l9、极氪001、等众多车型都匹配了电四驱系统,这套系统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前后两个电机进行动力输出,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省电能,这些电四驱系统当然也匹配了轮速传感器,在监测到车轮打滑的瞬间,可以中断动力输出。并通过电子限滑系统进行制动。这里就需要考验各个车企的系统控制精度,以及动力分配效率了。

    为什么唐dm-p超级智能电四驱能够碾压奥迪quattro?在技术上有哪些突破?

    • 1、高精度的传感器

    比亚迪集成了高效率的传感器,和传统的机械四驱相比,唐DM-p的电四驱装配的旋变传感器识别精度高达0.02度,而机械四驱装备的轮速传感器识别精度却只有7.5度。也就是说,电四驱的识别精度是机械四驱的300倍,可提前探测轮速变化,实现精准预判控制。特别是在湿滑路面或者高速激烈驾驶时,实时监测车轮打滑,瞬间进行动力输出调整,因此即使因某个车轮打滑而失去抓地力,汽车的循迹性和稳定性仍然能得到保障,从而大幅提升行驶安全。从系统结构来说,quattro的托森差速器,只能实现被动自锁,无法实现预判。

    2、高效的动力分配系统

    传统的机械四驱相比,电四驱扭矩更大,效率更高,动力传递路径则要短得多(电机->传动轴->车轮),传递效率和动力响应也远超机械四驱。

    而得益于电动机的特性,电四驱可以实现在5ms内对控制进行响应,扭矩调整精度更高、响应更快,可以瞬时输出峰值扭矩。而机械四驱的动力响应效率要差很多,发动机转速调整的时间和动力输出需要等待。

    • 3、硬件伊顿差速锁

    后桥集成的硬件伊顿差速锁可以高效率的避免车轮打滑减少动力流失,奥迪的拖森差速器无法实现轮间动力的100%锁定,最多只能实现80%,而理论上硬件伊顿差速锁在监测到后轮产生转速差时,可以瞬间锁止后桥,有效的避免车轮之间的动力流失。

    .万次阅读
    53评论
    7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