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普通消费者如何客观地去感知底盘的好坏?

    汽车人变不了形头像汽车人变不了形头像
    汽车人变不了形2022-08-24

    底盘好坏确实存在,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底盘好坏这个东西对很多人也是玄学,因为大部分人一辈子所能开过的车型可能不会超过5款,在没有足够多参照物的情况下,尤其是没有刻意对比的情况下,关于底盘好坏的体验其实不如实际那么明显。


    底盘的好坏也分两个维度:高级感,性能。


    除了调教用料,还看车身级别,

    A级车里,论质感,四眼大众polo(图片|配置|询价)已经是这个级别的天花板,

    论用料,F20的宝马1系在这个级别也是独步江湖。

    但是无论你怎么设计怎么堆料,A级车的车身,永远调不出D级车的质感,那种平稳厚重的从容,一定要是车身尺寸足够大才能带来的体验

    反之,D级别的车身,也永远调不出A级车的灵动。

    底盘性能也分驾驶体感和物理极限。

    驾驶体验主要取决于方向盘的灵敏度以及车身姿态的响应速度。

    举个例子,福克斯就是典型的驾驶体感非常运动的车,你一上手就能知道它的与众不同。

    底盘的物理极限这个事情就是一个更深层次的东西了,有些东西可能只有在赛道驾驶工况才能体验出区别。

    其实现在还存在一个大的趋势,大部分我们能接触的,底盘好的车,正在消亡。

    或者说,整个汽车行业对于除豪华品牌标杆车型、非性能取向车型以外的车型以外的走量车型,在底盘方面的投入程度在下降。

    这个结论,也包括豪华品牌。

    每次提到这个话题举例的时候,我都想说W205的奔驰C级,底盘质感比上代的W204感觉掉了一个级别,但是不耽误这一代C级的热销。

    十几年前,拥有好底盘的车一抓一大把,各个级别都有这个取向的车型,因为当年,机械素质就是一台车的产品力,底盘好坏、底盘风格就是一款车的性格。

    现在是2022年,新能源车已经占据了大半壁江山,新能源车的驾驶体验,底盘包括整车,都在高度趋于同质化。这一年我很刻意的试驾过很多新能源车,包括理想ONE、领克09、蔚来ET7、小鹏P7等等。

    这些车棒么?从产品上来讲,非常棒!但是从驾驶体验来讲,它们虽然也有各自的区别,但是总体来说的体验是趋同的,这也就是很多人说的,新能源车感觉开起来没有灵魂

    上面为什么说产品力这个问题呢,因为现在的新能源车的产品力构成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它靠的并不仅仅靠机械部分,它还靠智能车机、辅助驾驶、主动悬架等等,在现在,尤其是新能源领域,一辆车的机械部分,特别是底盘部分,所占的产品力比重其实非常的小了。

    所以现在,基本只有运动型车、玩具车、豪华品牌C、D级车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好底盘。

    说到底,底盘好坏这个事情存在么?

    肯定存在。

    但是重要么?

    重要也不重要。

    对底盘没过高需求的人,你把再好的底盘给他,他也开不出来,可能还埋怨你底盘做太好成本太高害的车价变贵了。

    对底盘有追求的人,想豪华,自动就会选择C、D级的旗舰车型,比如奔驰S;想运动,也会直接选择运动型车、玩具车,比如斯巴鲁BRZ、比如MINI COOPERS。


    所以吧,底盘好坏这个东西,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就是一特别抽象的概念,百分之90的人根本就没有评价能力,如果正经想玩,就买个有意思的车,如果买日常代步的车的话,关于底盘部分,

    少操没用的心,多关注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别道听途说影响自己的判断,最后花自己的钱买了别人喜欢的车。

    .万次阅读
    314评论
    145赞同
    收藏
    分享
    314评论
    14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