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技术日产的核心不是GTR 而是跑得快还省油的 e-Power轩逸

    车事掌门头像车事掌门头像
    车事掌门2022-03-12

    在大部分汽车爱好者眼中,如今的日产俨然变成了马路三大妈,廉价汽车的代言,原因无外乎是英菲尼迪品牌销量不佳,2.0T VC-Turbo发动机搭配CVT变速箱。日产性能车GTR换代遥遥无期,全品牌走量车型是技术老旧的轩逸(图片|配置|询价)。在新能源当道的今天,为了维护“技术日产”的美名,2021年末“技术先进、动力强劲、节能省油、售价低廉”的e-Power轩逸正式宣布进入中国市场!

    或许是为了让中国消费者更快速的接受e-Power轩逸,也可能是出于成本的考量,日产并没有针对e-Power轩逸的外观和内饰进行特殊化设计,看点就都在下面。

    外观变化:进气格栅造型、17寸轮毂、双色车身、1ST+e-Power标识

    内饰变化:电子档杆、7英寸机械+电子仪表、12.3英寸中控、后排USB插口


    e-Power轩逸最大的卖点就是这套全新的全电驱动动力总成。按照日产目前的宣传,e-Power系统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日产全球搭载最多的一套新能源动力系统,所以了解这套动力总成就相当于看懂了日产新能源技术,话不多说进入正题来说说e-Power轩逸的优缺点。

    e-Power是一套以发动机发电,并依靠电力来驱动的“新能源动力总成”,从技术角度来看这种结构的确算是电动车。但按照我们国家的法律e-Power轩逸并不符合可插电、纯电长续航的要求,所以它不是一部电动车,也不能申领绿牌,这一点同两田旗下车型很相似。比亚迪秦DMI之类的同级别插混车型可以申请新能源绿牌,更适合绿牌刚需群体,而e-Power轩逸适合不方便使用电桩的车主。

    轩逸上搭载的e-Power系统是日产的第二代e-Power总成,国内目前没有搭载第一代e-Power的车型,所以没办法对比二者之间的差距,只是根据海外媒体们统计的信息可以初略得出结论,原则上第二代e-Power系统更省油。(新加坡媒体曾测试第一代e-Power的MPV车型,百公里油耗大约在5-6.5升,而日本即将上市的逍客第二代e-Power 四驱版本的油耗也仅仅是百公里5升。)


    第二代e-Power系统一共分为两个版本,一个就是轩逸上采用的1.2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单电机(可增加双电机)+快充电池的低功率版本,另一个则是即将搭载在全新奇骏上的1.5T VC-Turbo+单电机(可增加双电机)+快充电池的高功率版本。

    简单点说轩逸就是选用了一套1.2升三缸自然吸气发动机作为发电机为一个仅有约2kW·h容量的超小型电池充电,再由电池放电启动发动机、驱动车辆的繁琐动力总成。这种设计最大的优点就是大大提升了1.2升三缸发动机输出到轮上的实际马力,同时也加快了瞬时加速时车辆的油门响应速度。

    肯定会有小伙伴好奇为什么技术日产偏偏要使用三缸机作为发电机,为什么不拿四缸作为发电机?1.三缸机体积小,成本低,输出功率可以满足电动机需求的情况下没必要选择体积更大的四缸机。2.日产是全球性车企,至少日本本土和欧洲、美洲没有出现大量反对三缸机的声音。

    这种设计目前有三个未知的问题:“1.快充电池需要长期、频繁的充电和放电,这势必会影响电池的寿命。2.发动机功率略低于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特殊情况下(例如超长上坡等极小概率事件)车辆可能会限制动力动力输出。3.低温、高温时需要发动机频繁介入调节电池和车内温度。

    当然还有一个额外的问题需要日产考虑,那就是国内消费者对三缸的极力抵制。虽然目前来看e-Power 发动机不参与驱动车辆(间接性起抑制震动的作用),并且发动机随时都处在最佳运转工况(原厂选择了共振较小的转数区间),抖动到影响舒适的情况应该不存在。但确实,相对于理想One那群预算30万的小资群体,手握15万预算的消费者们对车辆的综合性能要求更高。


    最后谈谈e-Power 轩逸对比丰田、比亚迪等同级别车型的区别。

    日产e-Power对比丰田的双擎最大的优势是续航长、动力强,丰田双擎起步阶段都是依靠纯电,后续速度达到大约35公里每小时的时候是油电混动。这种设计导致了丰田双擎只拥有理论纯电续航的能力,作为更倾向燃油车的丰田双擎除了初段急加速非常迅猛外,它的油门响应速度慢、高速再加速能力较弱。

    日产e-Power拥有纯电模式,虽然电池容量较小,但它依旧可以在不启动发动机的情况下行进约10公里的里程。(约20%电量发动机强制介入发电)由于轩逸就是一部完全依靠电能驱动的车子,所以无论任何速度,轩逸的驾驶感都倾向于一部不折不扣的电动车,油门响应快、加速迅猛、带有动能回收。

    比亚迪的秦DMI对比轩逸e-Power来说其实我认为秦的动力系统更具性价比,因为秦本质上是一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它可以是新能源电动车,也可以是一部拿着绿牌的油车,光享受国家的福利政策这一点日产轩逸就难望其项背了,更别提秦售价比轩逸低、提速比轩逸快,品牌粉丝影响力比日产强的事实了!

    当然咱也不是比吹,e-Power轩逸如果想在键盘看官眼中打败比亚迪秦,其实不难,扯综合性价比日产拥有百年的造车经验,外观设计美丑不谈,轩逸内饰设计更温馨是事实,0重力座椅乘坐更舒适备受消费者认可,轩逸采用的闪充电池几乎不占用车内空间,后备箱还可以带个备胎!另外e-Power轩逸目前媒体测试中有最低2.4升百公里的超低理论油耗,这点无论对于混动、燃油或是三缸车来说都具有极高的键盘值毋庸置疑!

    不过真正e-Power轩逸的消费者主要还是将卡罗拉混动作为备选方案,往往不会考虑国产品牌!汽车市场本身也是百花齐放的,没必要非争论个谁输谁赢,消费者自然会拿钱包投票。

    最后附赠几张小编潜伏在车主群中搞到的真实油耗图。


    本文内容由车事掌门撰写,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文内配图除自行拍摄外或来自网络论坛、官方宣传文件,如涉及版权请私信告知。

    想了解更多汽车资讯,获得更多购车建议,欢迎您关注车事掌门

    次阅读
    7评论
    9赞同
    收藏
    分享
    7评论
    9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