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转型科技型车企 北汽蓝谷没有撤退可言

    汽车站STATION头像汽车站STATION头像
    汽车站STATION2021-12-07

    作为全球下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关键领域,电动化与智能化已经被众多国家和汽车企业认定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全球汽车产业正在步入以电动化、智能化为主的转型升级时代。

    尤其在2020年之后,随着中国电动汽车用户的接受程度逐渐深化,来自于全球的整车厂开始在市场上进行更加激烈的拼杀和争夺,新势力造车也对整个成熟的市场带来新的挑战。传统车企步入调整转型期迫在眉睫。

    作为我国新能源造车“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北汽蓝谷在多年的实践打磨中,走出了一条传统制造型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的道路。其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及数字化研发能力,深化ICT转型作为战略重心,率先布局和深入推进国产高端智能网联车的发展,以全新极狐品牌为支点,丰富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型谱。

    从近年来北汽蓝谷所取得的技术成果不难看出,这位有着丰富造车经验的老牌选手,正酝酿着新一轮的蓄势待发,试图在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深度结合、剧烈碰撞的大变革中占领战略高地。

    BE21纯电动平台 击破低端“油改电”

    平台是造车一切逻辑的起点和各项功能应用集结的基础,然而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平台问题却一直是最大的桎梏。考虑到投入低,无需开发全新纯电平台,新能源车产品可加速推出,不少车企都选择了打造基于燃油车改造而来的油改电产物,最后却反被平台缺陷所制约,戴上了低端“油改电”的帽子。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早期布局者,北汽蓝谷在2016年就启动了全冗余纯电平台BE21平台的开发项目。把软件定义汽车作为核心理念,同时将北汽蓝谷十余年的电动汽车发展经验及技术积累注入动力系统、电池系统和电子电气EE架构等部分。

    悉心打磨四年后,BE21平台正式瓜熟落地,诞生于该平台的量产车型ARCFOX极狐阿尔法T和阿尔法S也分别于2020年10月和2021年4月上市。

    全新的电动平台集成度更高、性能更优越,且智能化水平更高、里程更长、重量更轻。我们熟知的L2.5智能驾驶,人脸识别、手势识别等高阶车型才具备的功能,该平台架构下的产品理论上均可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与吉利浩瀚智能进化平台、长城柠檬平台等自主品牌纯电平台不同,BE21平台不仅在国内名声大噪,还在海外扬名了一把,成为了世界级的开源平台。

    2021年1月14日,北汽蓝谷就其基于BE21平台所开发的极狐阿尔法T车型的电子电气EE架构相关知识产权,以约为1.92亿人民币的许可费授权给斯太尔美国。2月2日,BE21平台架构底盘技术等相关知识产权,以固定价款5000万欧元再次授权斯太尔美国。

    作为国内首次平台技术输出到汽车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BE21平台可以说让北汽蓝谷乃至整个中国纯电车企都扬眉吐气了一把,这种通过共享平台以技术服务进行盈利的模式也极具开创性,为今后中国厂商技术出海打开了道路。

    开放“朋友圈” 夯实ICT技术能力

    对于当今车企而言,打造全新纯电平台,与旧式燃油车架构做出切割还只是迈向电气化和智能化未来的第一步。想要最终实现向上突围,则需要引入来自智能网联全新赛道的力量,以各项ICT、5G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产品进行加持与赋能。

    但是,智能网联赛道不同于一般的造车赛道,这涉及巨额资金、时间成本、实验室建设、专业人才招聘、核心团队搭建等,一旦出现偏差,则可能会错失市场先机,对企业造成不可逆的致命影响。

    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车企逐渐意识到仅仅依靠单打独斗显然不能成事,唯有打造核心朋友圈,联合各个环节的领军企业,才有可能成功突围。

    今年以来,吉利与百度抱团造车、“长安&宁德时代&华为”共创新品牌“阿维塔”、联想与吉麦新能源成立“5G智能生态联合创新实验室”......种种迹象都表明,与ICT企业联合造车俨然成为一股大势所趋的发展气候。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先驱”的北汽蓝谷,很早就洞察到了车企+ICT产业协同商业逻辑背后的价值,不仅先人一步抢占朋友圈C位,还在此后的数年中不断加码合作,“小伙伴”愈来愈多,成果也愈来愈丰硕。

    据了解,早在2017年,北汽蓝谷就与ICT领域领军企业华为开展了在汽车智能化技术应用方面的合作。2019年,双方正式签署全面业务合作协议,联合设立“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共同开发面向下一代的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技术。2021年,北汽蓝谷与华为合作再深化,建立“互为优先”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渠道共享,并在联合开发、测试和验证方面深度交融。

    在今年的广州车展现场,极狐高调宣布:未来全系列车型都将支持华为鸿蒙OS系统,并推出华为HI版车型。这一重磅新闻的产生,一定程度上也是极狐与华为深度合作的体现。不难想象,未来的极狐在这样的紧密合作关系下,将开展产品定位、品牌塑造、营销方式等一系列的立体矩阵式打法,类似于全系HI化这样的“惊喜官宣”还会继续。

    当然,大有来头的“小伙伴”不止华为一家,北汽蓝谷近年来还与百度在共享无人车平台技术上有深入合作。10月28日上午举办的百度“Apollo Day”首场技术开放日上,Apollo Moon极狐版首次开放试乘。百度汽车机器人部总监徐宝强表示:Apollo Moon将和北汽极狐等国产新能源车企品牌合作推出三款车型。

    据介绍,Apollo Moon属于百度Apollo发布的第五代全无人驾驶车型,极狐版本在阿尔法T车型上搭载百度激光雷达方案,并做到了四门锁独立控制、车顶外屏车辆状态显示、后排乘客安全带提醒、语音交互、APP控制空调车窗、智能车门等功能创新。此外,该车型整体成本下探至了48万元,为业内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生态圈不断扩大,合作造车相继开花结果,让北汽蓝谷的科技转型之路更加坚定踏实,也为北汽蓝谷重回新能源造车第一梯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次成功的深蹲起跳,需要长远的目光,更需要前期的坚持和不断积累。改革转型也许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期许的回报,但一旦时机成熟,前景则不可限量。拥有扎实的纯电平台技术架构、完善的ICT技术联合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出口,北汽蓝谷找到了方向,接下来就看其能否以持续的更好表现来证明自身的实力,在市场这个大“竞技场”中崭露头角。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