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倒下的华晨,能否唤醒装睡的北汽?

    在线车评头像在线车评头像
    在线车评2021-09-17

    九月的汽车市场中,华晨成为了最为热议的话题。雷诺撤资、宝马收购,让这个昔日问鼎整个车圈的风云企业,轰然倒塌了。

    在很多人的眼里,这是一场悲剧,曾经的中华牙膏没了,现在的中华汽车也没了。也有人觉得这次收购更像是宝马中国对曾经合作的伙伴一次乌鸦反哺式的援助,但事实真的如此嚒?斥资16.33亿只不过是为了其现有的设备、厂房和土地这些硬资产。因为生意场上从来没有任何的情谊,利益的驱使让资本的嘴脸面目狰狞。

    倒下的华晨是第一个被外资反噬的,但绝对不是最后一个。纵观这十多年来的华晨,同样是拿市场换技术的路线华晨什么都没有学到,就连网友们都声称华晨是拿了一手好牌却打个稀碎。

    华晨至死都想不透,同样打铁自身不硬的又不止是自己,那北汽也好不到哪去。

    北汽,远比华晨的境况更糟糕

    不能怪华晨的不服,纵观北汽的财报来看。北汽比华晨对宝马的依赖还要严重,彻底刷新了对于合资品牌的依赖度新高。

    根据半年报所示,北汽股份上半年总营收实现了903.75亿,同比增长16.08%。上半年的利润也非常可观,实现27.58亿元的净利润。在上半年整体车市都不太理想的状态下,北汽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看到这里,或许大家在想,市面上对于北汽的车辆并不常见怎么会有这么高的营收和利润呢?其实不用怀疑,北汽股份双增长均得益于北京奔驰销量的增长。北京奔驰上半年销量为31.6万辆,同比增长17.0%。营业收入为880.59亿元,同比上升17.5%的趋势,占到公司总营收97.4%的比例,北京现代,北汽自主品牌营收为23.16亿元,只占了2.6%。

    再直白点来讲,北汽股份半年毛利为180.30亿元,同比增长18.3%。可在其中,北京奔驰毛利为238.21亿元,同比上升19.9%。看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北京品牌的毛利是亏了24.96亿元,且同比亏损再度扩大。

    过分的躺平,完全没有危机感

    燃油车市场的溃败是不可争辩的事实,与奔驰合作这么多年什么都没学会,跟华晨一样就学会了抄袭。

    与华晨相似之处是两者都重度依赖合资企业,利润来源几乎全靠合资。自主车型的销量都不好,如果没有合资品牌的供血可能北汽也难逃破产的命运。

    当初华晨为了省下研发的经费,把很多车型基本上就是拿宝马现成的设计照搬过来套上一个外壳,美名曰换壳宝马。当初V7上市的时候我都心动到跃跃欲试去为之买单了,因为4S店没有试驾不说,销售的态度还极其的差劲。着急用车而V7又因为低配版现车没到所以转身选择了其它。

    北汽在这方面简直就是沿着华晨的脚印去走的,比如自主系列BJ80基本上就是仿制版的奔驰大G,甚至在宣传的时候很多销售都直言不讳的称是换标的奔驰。

    样子做的是像了,但是车辆的品质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直至现在我们看到BJ80月销量基本上都在两位数徘徊,偶尔破天荒的能上个一百以上。

    依赖着合资品牌的利润分成,让北汽患了和华晨一样的隐疾,那就是任他外界风起云涌,唯我堂中稳坐无动于衷。

    新能源止步于B端,极狐难堪重任

    当然,与华晨不同的是北汽在新能源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遥想2016年的北汽新能源,销量可是突破了15.8万台,同比增长率为惊人的53%,当时还连续6年位居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榜第一。而仅仅四年时间,就从15.8万台跌到了2.1万台,这下滑速度,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毫不为过。

    众所周知,养成这种惰性徐和谊虽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当时的新能源市场北汽放眼望去确实难寻对手。恰逢当时新能源市场还有巨大金额的补贴,说句直白话,仅仅靠补贴,都能吃香喝辣,日子甚至比一些燃油车企过得舒坦;第二就是依托于北汽集团自身的体量,以及这家大型国企的社会关系,北汽新能源有大量的B端客户供给,即便C端消费者市场没多少人买,短时间看依然不愁生计。

    但蔚小理和特斯拉的横空出世,让北汽新能源这个巨大的泡泡瞬间就炸裂了。还有一点是因为政策的变更,自2019年开始取消的新能源补贴,给了北汽新能源当头一棒,其销量明显出现下滑。再加上2020年一季度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大影响了B端新能源客户购车。两个因素凑在一起,导致了现在的惨淡局面。

    代康伟接收到这个烫手的山芋,也知道北汽新能源因为过度的依赖补贴外,策略判断失误是影响销量的另一主因,此前过于聚焦中低端市场,且销量主要依赖出租汽车、网约车等公司及政府采购。此做法虽可使其短期获益,但薄利多销理念难能契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部分车型车辆故障频发,导致品牌口碑下降。加之错失最佳中高端转型时机,北汽蓝谷日渐颓势。

    从极狐正式承担起北汽新能源复兴的责任开始,整个北汽的希望都寄托于此。奈何市场表现过于平淡,对北汽蓝谷营收拉动效果不显著。进而有质疑称,北汽蓝谷目前所需不单是技术上的精进,更需有条理的市场布局规划与品牌力构建,因而判断新任品牌管理者代康伟常年专注于技术研发,单项发力难助身处低谷的北汽蓝谷完成逆势翻盘。

    在线车评认为,倒下的华晨为整个汽车企业都敲响了警钟,而北汽却置若罔闻。代康伟非常年轻,这符合现代车企的团队年轻化趋势。但对于北汽集团,对于北汽新能源从各个角度整合资源方面来讲代康伟还是逊色了很多。北京汽车蓝谷营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一秀说:我们做了很多B端业务,受出行领域影响,北汽新能源在今年受到的影响也是非常大。很多订单的运营率低时不足三成,很多客户采购车辆后发现越运营越亏,这一系列问题都在疫情期间浮现了出来。

    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一个推辞而已。北汽什么时候也学会这样的吊人胃口、模棱两可了?

    从事过汽车营销工作的都知道,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发展一定是在C端,将车真正地卖给个人消费者,而不是主要去做运营,运营只是一种补充。而北汽整体的市场行情,就决定了它不日的将来,必将上演今天在华晨身上同样的一幕。

    守护·文

    次阅读
    16评论
    14赞同
    收藏
    分享
    16评论
    14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