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拒绝华为,选择OPPO,上汽的“灵魂保卫战”

    车讯精选头像车讯精选头像
    车讯精选2021-08-11

    2021年以后,华为主要有两大动作,一是鸿蒙操作系统正式发布,二是宣布进军汽车领域,并喊出“为车企造好车”的口号。但华为此举先后遭到了手机、汽车行业两大巨头的拒绝。

    5月底,OPPO成为手机行业首个炮轰华为的品牌,其高管宣称:如果OPPO适配了鸿蒙系统,这将让企业的命脉交给华为,无疑是一种很蠢的行为。

    6月底,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股东大会上指出: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只会让上汽成为它们技术项目落地的载体,这样的上汽是没有灵魂的,是不能够接受的。

    一个想守住“命脉”,一个想护住“灵魂”,作为各自领域的行业龙头,它们的确没有理由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别家企业掌握。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8月5日,上汽集团与OPPO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智能汽车、智能终端设备领域的领先优势,联合探索SOA应用生态服务、生态域融合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上汽与OPPO进行合作并不奇怪,毕竟今年已有无数手机、科技巨头下场造车。但问题在于,此前OPPO从没说过“上车”一事,却在这时突然与刚刚拒绝了华为的上汽牵手,很难不让人怀疑上汽与OPPO这是要组建“反华为联盟”。

    OPPO也不造车?

    与华为如出一辙的是,OPPO至今未对各种“被造车”传闻做出过回应,直到这次与上汽正式合作,才算是OPPO“造车”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其实早在2019年的OPPO未来科技大会上,创始人兼CEO陈明永便作出了关于造车一事的解读:如果未来十年汽车行业都做不好汽车,那么OPPO可能会造车,不过就算“上车”,也会专注于OPPO熟悉的领域。

    或许从那时开始,OPPO便已经在汽车领域积极布局,只是时机尚未成熟所以没有公开。直到今年3月,人们才猛然发现OPPO已经将业务拓展至汽车行业。

    3月,OPPO重磅产品Find X3系列发布,其搭载的ColorOS 11.2系统支持同IoT设备进行无缝联结,更重要的是其支持同理想ONE等智能汽车实现手机互联映射。

    4月,OPPO被媒体曝出正组建汽车业务团队,前小鹏汽车首席科学家郭彦东的加盟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5月,OPPO与蔚来汽车达成合作,发布基于CCC2.0版本的数字车钥匙功能。

    截止今年5月,根据相关数据显示,OPPO在车联网相关领域已获得3000余项专利,涉及车辆通信、视频及车载充电等相关领域。而在3个月前召开的SOA开发者大会,在与上汽畅谈一番关于软件技术与汽车产品深度融合的话题后,OPPO更加坚定了“上车”的念头。

    手机界同行里,小米、华为纷纷在今年官宣入局汽车行业,因此OPPO没必要再继续等下去。而与上汽展开关于车端软件生态的合作,将自己的应用服务开发平台与上汽SOA开发者平台进行跨域融合,这对于拓展OPPO生态圈百利而无一害,可达到“合作共创”的效果。其余像车机互联应用中的离车管家、数字车钥匙以及智能座舱相关技术领域的联合开发,也都算是这次合作的重要附加值。

    上汽抛弃了“灵魂”?

    刚刚拒绝华为,转头就选择与另一家手机制造商合作,难道OPPO就值得上汽抛弃“灵魂”吗?其实从这次上汽与OPPO的合作项目,我们便可以发现一丝端倪。

    与此前在软硬件方面大包大揽的华为不同,OPPO只是单纯地为上汽提供软件方面的支持。

    这里做个比喻,上汽的SOA平台就像是手机圈的“应用商店”,这次请来OPPO就是让它给这个商店进行装修设计,以此吸引第三方汽车应用开发者入驻,进而再向它们收取“租金”。

    而在与OPPO签约之后的第四天,上汽又与中兴通讯达成战略合作,将在基础软件技术、基础硬件平台、云计算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从3G时代开始,中兴通讯便一直在通信、车联网领域进行技术积累,而本次合作它主要负责为上汽提供4G/5G-V2X模组、RSU及V2X云控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看出来了吗?在拒绝华为之后,上汽为弥补在智能化方面的劣势,又分别找来OPPO与中兴这“一软一硬”的组合。更重要的是,这次上汽与OPPO、中兴的合作都是以“合作共创”为基础展开,是一种双方优势互补的参与式合作。

    上汽一直在强调,与第三方合作必须保持话语权,若是采取华为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上汽在这过程中只需要完成“装车”这一项,无疑是丧失了“灵魂”,这是上汽所不能接受的。而与中兴、OPPO的合作,大家都是专注于做自己擅长的领域并不会越界,上汽也可以保持住自己的“灵魂”。

    写在最后

    言归正传,这次上汽与OPPO/中兴的合作,本质上是各取所需,最终实现共赢:上汽在智能汽车软硬件方面得到了增强,而后两者则是找了“上车”的机会。

    也只有这种不触及双方核心利益的合作模式,大家才能保持住“灵魂”。

    .万次阅读
    422评论
    86赞同
    收藏
    分享
    422评论
    86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