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单车一人自驾宁夏20:拜偈三苏祠,占唐宋八大家三席的最牛父子

    沙鸥爱自驾头像沙鸥爱自驾头像
    沙鸥爱自驾2021-06-18

    今天上午一直在赶路,从绵竹出发,经成都边缘到眉山市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经过眉山怎么能不去三苏祠呢,况且苏东坡是我最喜欢的大文豪。

    三苏祠附近的空地上非常热闹啊,大爷大妈们成群的聚在一起,打牌,喝茶,聊天,很休闲啊!



    门票40元,良心价格。

    去三苏祠的人还挺多的,想必周末和节假日更多了。

    之前虽然知道苏家父子三人都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这是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因为唐宋两朝,人才辈出,浩若繁星。能在满天星斗中评出八颗最亮的称为大家,着实不易。三人中除了对苏轼了解得多一些外,对苏洵、苏辙知之甚少。今天算是狠狠地补了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三苏祠正是苏家故居。始建于北宋,现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遗存。三苏祠为清代园林式文人祠堂,祠堂由前厅(古祠大门)、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廊构成三进四合院,在同一中轴线上,由南而北。整个祠体现出明显的清代建筑风格。




    走在祠中,到处都弥漫着文化的馨香,这是近千年文化的流淌和积淀。



    东坡先生的坐像,将他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豪放不羁,肆意洒脱。


    三苏祠里主要是看三苏的故居,要想详细了解他们的生平,三苏祠对面的三苏纪念馆是不容错过的地方。纪念馆是免费的。

    一楼是苏洵和苏辙的生平介绍,二楼全是苏轼的,毕竟苏轼名气最大、经历最丰富。


    从父亲苏洵来说,由于家境不错,年少时不喜欢读书,喜欢周游四海,也增长了不少见识。不先读万卷书,而是先行万里路。在27岁已为人夫人父后,才幡然醒悟开始发奋读书。虽然学识渊博,但是好像不属于考试型人才,一直科考不中。直到后来被欧阳修赏识并推荐,京中人争相传诵其文,名声大噪。于是开始步入仕途。苏洵擅长散文,其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

    我最喜欢的苏轼,其文采自是清风霁月,他可以豪放到像个老小孩,突然就老夫聊发少年狂地千骑卷平冈,可以坐在岸边遐想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可以为明月几时有而把酒问青天。也可以凄婉的想到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明月夜短松冈。他的散文亦是汪洋澹泊,仙风道骨,前赤壁赋是我最喜欢的。最令我佩服的还是他的性格,因为刚直不阿,一生总在重用和被贬中迁徙。可以说不是被贬,看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但是无论在哪里做官,也不管官大官小,他总是认真履职,尽力为百姓办事。在逆境中偶尔发发牢骚后能及时调整心态,是个打不垮挫不败的真汉子。

    苏辙比苏轼小2岁,哥俩感情很好。同时金榜题名,一时惊动朝野。俩人都做官,但是受到哥哥的牵连,他也被贬。哥俩互相鼓励,苏轼给苏辙写的诗都有好几首,包括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抱有必死之心时,专门给苏辙写了诗,就当遗言了吧。苏辙除擅长散文外,从政能力也比较强,辉煌时候有七年中八次升迁的高光记录,位极人臣。后来在起起落落中看淡政治了,不想陪他们玩了,于是闭门隐居。

    看完纪念馆,由衷地感慨,为什么父子三人都那么厉害!这样的成就,雄视百代,震铄古今。我辈只能膜拜!

    离开眉山,进入乐山。经过俄边县城,这是一个建在山脚下和大渡河边的县城,地势非常局促。大渡河水面开阔,波澜不惊。


    继续走到今天的目的地,金口河大峡谷。



    今晚宿营峡谷里大渡河边,明天再畅游峡谷。


    次阅读
    3评论
    7赞同
    收藏
    分享
    3评论
    7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