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小鹏的关键时刻:P5定输赢

    英明果断山雀N头像英明果断山雀N头像
    英明果断山雀N2021-05-28


    “造车三傻”进入了一个奇特的对标系。

    最近一个月,蔚来承接了最多特斯拉跌下神坛的红利,已经不太愿意放在“蔚小理”阵营里被提起;小鹏和理想销量差不多,但又相互不屑,都不愿意和对方为伍。

    小鹏的高管谈“三傻”时,习惯直接扯上蔚来,直接忽视理想,公关教科书似的反复强调一句话:蔚来重营销,小鹏擅长科技。

    话里话外高下立分,充满了浓厚的话术味儿。当然,片面一点看,似乎也有道理。

    事实上,“三傻”中,目前处境最尴尬的可能就是小鹏。至少有三个因素,把小鹏放在了一个特殊的关键节点:

    1. 没有明星车型。理想有理想ONE,蔚来有ES6,而小鹏只有销量上不去的P7。
    2. 品牌溢价低。“三傻”中小鹏的定位最低,单车价格也最低。在这种状况下,还卖不过其他两者,可以看出竞争力差了一大块。
    3. 过早地依靠软件赚钱,可能延缓卖车上量。小鹏打性价比,目的是快速上量。P5可能是小鹏第一款真正想通过卖软件赚钱的汽车,但搞附加值和上量,又可能构成直接矛盾。

    所以,P5当然是关键节点的关键车型。P5对于小鹏汽车,就像Model 3之于特斯拉,一款车型成功上量,将可能盘活整个死局。反之亦然。

    小鹏三大难

    小鹏汽车刚刚经历了黑五月。

    最近几个月,小鹏的股价经历了一波暴跌,在发布一季度财报后的5月,股价跌到冰点,到了发行价附近。很多人都担心,小鹏会不会破发。

    比股价更难的是,小鹏要接受P7不尽如人意的现实。4月,P7的销量只有不到3000辆,在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排名中位列14,让人极度失落。

    对抱有巨大希望的事物,在现实中希望落空,往往比不抱希望更痛苦。

    更大的问题在于,小鹏品牌定位失误的后果慢慢显现,制约了小鹏的发展。有人开始质疑,小鹏一开始就推出G3,打性价比的玩法,就是错的。

    小鹏的第一款车打到了15万以内,树立的形象是一个经济性品牌。这种玩法,明显和特斯拉、蔚来、理想、埃安等,以及后来的岚图、高合、极氪先确立较高的品牌定位,再释放品牌红利往下找上量产品都不一样。

    小鹏这套玩法的出路只有一个,在其他车企还在树“人设”阶段,就把市场占领。但以现在G3的销量看,小鹏并没有实现当初的设想。

    后果在P7上显露出来。P7尽管产品力不差,但已经很难上量。汽车品牌有无数过往案例,从上往下走容易,从下往上走几乎是空谈。即便有少数成功案例,最终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所以,即便P7的价格低于理想ONE和蔚来等多款车型,但因为小鹏相对于蔚来、理想品牌溢价更低,市场依旧不愿意买单。

    真正的问题是,小鹏的产品体系推出节奏是混乱的。G3是一款性价比产品,然后推出了一款更像提升品牌的P7,再接下来又是一款性价比产品P5,再往后又是一款基于E平台的高端SUV。

    这完全不是一个初创品牌打造品牌阶段的玩法。难怪有人说,如果P7和G3出牌的顺序换一下,小鹏可能又是另一种状况了。

    小鹏内部的解释是,因为其有两个平台,D平台和E平台在交错推出车型。从产品企划角度来说,确实没问题,但从品牌的角度来说,第一款产品推G3,对品牌的渲染已经太多了。

    未来两三年内,在销量上,小鹏的后劲不如蔚来和理想这一点是肯定的。假如蔚来和理想推出P5同价位的竞品,就有可能对小鹏形成绞杀式挤压。

    三年内P5最关键

    弥补小鹏在策略失误的机会有一个,就是把P5的量做起来。

    P5定价介于 P7和G3之间,搭载激光雷达的顶配定价20万左右。也有消息称,低配可能会低于15万元,也就是打到了G3的区间。

    此外,P5主打的智能家居,外观没有P7激进。但是车内空间较大,用A级车的尺寸做到了超过市场上主流B级车的空间。

    所以,P5的销量目标瞄准的是传统车企竞品凯美瑞和帕萨特,这两款产品的月销量在1.5万-2万辆之间。所以,作为纯电动车的P5,小鹏的期望值非常高。

    小鹏认为,在纯电动领域,这个级别的产品,在市场上还没有能打的竞品。自主的极氪和极狐阿尔法S,智能化配置相当,但价格到了40万。

    而合资的大众ID.4价格稍高,可以算是品牌溢价,但智能配置又比不上自主。

    不过,开传统B级车的人群,被称为“沉默的大多数”。基数大、消费能力较强等是这个人群显著特点,从这个层面看,P5似乎有绝佳的机会。

    但这个人群同时又较保守,要兼顾家庭。他们不同于经济更宽裕的人,可以把车当玩具,又不如95后人群爱玩。所以,纯电动卖得好的车型,往往是跷跷板的两端,一端是10万元上下的车型,一端是30万元以上的车型。

    从这个层面预判,P5的市场反响可能也是两个极端:要么启动沉默消费,站上巅峰,要么一起沉沦。

    软件赚钱有点急

    小鹏公布的财报显示,XPILOT 软件已经卖了 8000 万元。

    因为只有P7顶配至尊版支持Xpilot 3.0硬件,所以,只有买了这款车的人才能激活软件。买P7的人有50%会选择顶配,买顶配的人中有50%会购买软件,所以小鹏得出,一款车有25%的车主会购买软件。

    P7很大程度上是在做压力测试,小鹏觉得25%的购买率,已经可能放心卖软件。所以,小鹏将P5的大部分赌注,压在车主购买Xpilot 3.5/Xpilot 3.0上。P5和P7不一样,P5的大部分车款,都支持升级软件。

    因此,大概率小鹏会牺牲一部分P5的硬件利润,先把车卖出去。也就是说,会把车价压低一些,后期再等着车主买软件。

    小鹏一直认为,在“三傻”当中的优势是科技开发。在软件方面,小鹏P5会搭载Xpilot 3.5,在硬件上,相对于P7,P5少了两个毫米波雷达,增加了两个激光雷达。

    明年,小鹏推出的第四款车,将支持Xpilot4.0。不过,现在小鹏的计算平台只有30Tops,相对于特斯拉的144Tops,差距较大。再往前发展,算力就比较窘迫了。因此,小鹏的第四款车,可能要换成Orin平台。

    何小鹏经常有一句话挂在嘴边:我国中端人群用的手机流量,远比高端人群的手机流量和费用要大一些。言外之意,小鹏汽车要靠软件赚钱。

    P5就是瞄准这部分中端人群,也是软件广泛收费的第一款车。这是一次冒险,打开了就进入新天地,没打开,P5有可能再折戟。

    不过,小鹏对于未来两年的发展预期非常乐观,从产能规划就可以看出来。今年年底,肇庆工厂在同一条生产线应该生产 G3、P7和P5,产能达到10万台;广州工厂明年下半年投产,设计产能10万台;2023年下半年,武汉工厂投产,产能也是10万台。

    小鹏三个工厂的最高年产,已经可以达到50万辆。

    目前,小鹏在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并没有占据优势。4月,小鹏P7的销量排名为14名,没能进入月销3000台俱乐部,很多传统车企跑在小鹏前面。

    再加上小鹏车型本来就少,在产品的集团化竞争中也没有优势。明年的高端SUV要上量可能比较难,所以今年的P5,是小鹏最近三年的关键赌注,能否突围在此一举。

    .万次阅读
    109评论
    42赞同
    收藏
    分享
    109评论
    4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