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骗倒老司机的4大车圈伪科学,你信了几个?

    威龙张头像威龙张头像
    威龙张2020-08-06

    导读:骗倒老司机的4大车圈伪科学,全信是小白,一个不信的肯定没驾照

    如同诸多似真似假的怪异传说一样,汽车圈里也流传一些以假乱真,用科学原理包装而成的用车建议。这些车圈伪科学不仅汽车小白信,有时甚至连教人开车十几年的驾驶教练都不自觉被忽悠进去,并且深信不疑,孜孜不倦地将之灌输到驾驶学员脑中。本文将挑选其中4个流传最广,具有较强误导力的伪科学,进行皮深究,揭开伪科学的真实面目。

    1、车皮厚薄能决定车辆碰撞安全性。

    这个说法来自于十年前的4S店销售话术,主要是为了忽悠消费者相信他们所推销的厚车皮汽车。我们通常指的车皮,准确名称叫车身覆盖件,通常采用易塑形低屈服点,厚度小于1mm的轻量化板材;首要目标是达到设计的美观要求,专注于表面精度、冲压塑形稳定性,以及低成本的轻量化,与车身结构件和加强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安全上的考量占比极低。

    如果将一辆车比作一位拳击手,那么车身覆盖件就是皮肤,车身溃缩件就是脂肪,车身加强件就是肌肉,车身结构件就是骨骼。皮肤无法提高拳击手的抗击打能力,但脂肪、肌肉、骨骼三个共同作用就能很好的保护拳击手。

    一位2年前把日系车换成大众的车主朋友:要早知道,我还换啥车?

    2、油箱低油位会损害燃油泵。

    这个说法来自于油箱内置式燃油泵确需汽油进行散热冷却,如果不考虑工程师的设计优化,理论上当油箱内汽油极少,流经泵体内的汽油不足以带走油泵电机高速旋转产生的热量,油泵几乎等同于空转,自然会对燃油泵造成损害。

    但普通网友都能想到的风险,专业工程师自然也会注意到。因此如今的燃油泵一般都会在外面套个保护性储油桶,当油箱内油面越过储油桶上方开口,便会有汽油填进桶内储存起来。(注:储油桶主要是为了保证车辆侧倾行驶时的供油能力,保证燃油泵散热和润滑为次要目的。)

    即便油箱见底,里面一滴油也没了,储油桶内也还会有0.5L左右的燃油可供油泵使用,不至于令油泵空转,发动机立即熄火;这也是咱们仪表油位归零,车辆却往往还能不熄火正常行驶一段距离的原因之一。

    到这儿,基本解释清楚油箱低油位并不会损害燃油泵。简单总结就是:仪表低油位离油位归零还有段距离,而油位归零到油箱真正见底也还有段距离,油箱见底离完全没油也还差着一个0.5L的储油桶,因此完全不需要特意保持油箱半满来冷却油泵。

    这里再深入一下,那么若真将车开到直接熄火的情况下,对燃油泵有无损害呢?

    中间白圆就是燃油泵总成顶盖

    有,肯定会有。但俗话说,抛开剂量谈毒性——实属杞人忧天。首先,燃油泵是靠燃油流经其泵体来散热的,无需靠大量燃油浸泡冷却。其次,当储油桶里的燃油也无法覆盖油泵吸油口时,油泵确实会因为油量太少,近乎空转;但很快油泵就会停下,因为这时发动机已经熄火,控制中枢将主动断开燃油泵的电。

    在这个极短的时间里,油泵的损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要不是频繁地开到熄火,不会影响到油泵使用寿命,换言之要没其他意外,车辆原装燃油泵能用到车报废。(注:频繁的意思是用车过程中,三天两头经常性开到油枯熄火。)

    3、一分钱一分货,高标号汽油能量更高。

    这个说法主要流传在部分老司机经验交流圈,有一定逻辑支撑,所以得到许多人的认同,然而有时科学却是反逻辑的。这个说法其实不止在中国流行,美国也有许多司机这样认为,因此美国汽车协会(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早在2016年就在专业测试台架进行了试验论证。具体的试验方法这里就不赘述了(有兴趣可以留言索取),总之得出的数据不支持车辆使用比标准更高标号的汽油,动力更强,油耗更低,排放更少这3大传言。

    这里进行一些补充说明,不同标号汽油之间的区别是辛烷值不同,而汽油辛烷值的高低主要影响发动机的爆震强度。压缩比越高的发动机,爆震更多强度更大,因此高压缩比发动机往往用高辛烷值汽油,而高低辛烷值汽油所蕴含能量几乎无差异。只要车主按照厂家推荐加注燃油,那就基本不存在问题,92号与95号汽油单位体积蕴含的能量差异,甚至比不上两个加油站之间燃油不同品质带来的能量差异。

    不过需要注意一点,随着厂家对低排量发动机的动力压榨,发动机压缩比势必会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肯定是燃油标号的再次提升,就像之前89号汽油被92号汽油取代一样。

    4、自动挡必须按“正确步骤”点火起步和熄火停车,否则会冲击变速。

    这种观点大都出现在竖屏短视频内,通常有一个牛叉轰轰的老哥坐在驾驶座上,用无比自信的语气冲镜头大声发出警告。起步得:通电>>脚刹>>N档>>点火>>D档,停车要先挂N档,再挂P挡。总之就是不能直接从P档推入D档起步,也不能由D档一推到底挂P档停车。

    至于为什么?老哥不屑于多解释,只是甩出一句:P-D/D-P会直冲倒挡,变速箱再硬都得怼坏。

    这类观点纯属无稽之谈。从P换到D,或从D换到P,确实会经过倒档,可停留时间极短,达不到变速箱的响应时间,因此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时的离合装置仍然处于分离状态。而且就算直接挂到倒挡也只会有有两种情况,一没踩刹车,车辆开始倒车;二踩了刹车,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处于分离或软连接状态,车辆不动。无论如何都不会因为挂了倒档,或者经过倒档,对变速箱造成冲击。

    如果硬要认为踩着刹车挂在倒挡里,会怼坏变速箱,那请回忆一下红绿灯时,有没有踩着刹车挂D档,那不也要冲击变速箱?自动变速箱没那么娇贵,它的研发工程师也不会放着这么大的故障风险啥都不做,对自动变速箱这个极具科技含量的东西多些信心。

    其实短视频老哥之所以有这样的错误看法,主要是他以为车子装了自动变速箱,没了离合踏板,就代表发动机与变速齿轮组之间取消了离合装置,采用硬连接。但实际上无级自动变速器(CVT)、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机械自动变速箱(AMT)、液力自动变速箱(AT)都有离合器或液力变矩器,帮助切断或缓冲发动机动力。

    ——

    看完上述4大车圈伪科学,你信了几个?笔者知道即便看完这篇极详细的解释,仍会有一些老司机笃信它们,这并无大碍,因为科学允许质疑 。我猜在看这篇文章之前,本文4大车圈伪科学观点全都信的只有小白,但一个不信的肯定还没驾照。你认为还有哪些车圈伪科学,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次阅读
    2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2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