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观察 | 当17岁的特斯拉成为“世界第一”后,谁还能阻止它?

    懂车帝视线头像懂车帝视线头像
    懂车帝视线2020-06-11

    文:懂车帝原创 张屹鹏

    [懂车帝原创 行业]特斯拉,成立17年;丰田,成立87年。

    在过去的十多个小时里,汽车界发生了一件刷屏朋友圈的大事。紧紧跟随丰田数月后,“年轻”的特斯拉终于以超过1800亿美元的数字实现反超,坐上了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排行的头把交椅。如今的马斯克与特斯拉,似乎有些势不可挡。

    但套用一句经典台词:“其实神也是人,只是做到了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成了神。”特斯拉不应该被妖魔化,它或许并不完美。

    1月获得第二,6月拿下第一

    时间拨回到今年1月中旬,特斯拉的市值一举攀升至1070亿美元,从而超越大众,成为仅次于丰田的全球第二大最有价值的汽车公司。要知道,当时特斯拉的估值已经超过了福特和通用汽车的总和。

    从那个时候起,特斯拉开始在赛道上“跟跑”丰田,2月下旬,特斯拉以1650亿美元的市值牢牢占据全球汽车公司市值第二的宝座,并与第一名的丰田越来越近。这个数字,是该公司2019年收入(246亿美元)的6.7倍。

    美国东部当地时间6月10日,这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电动车翘楚终于从“跟跑”变成“领跑”,股票价格创下每股1000美元的新高,市值超过1800亿美元,超越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

    从第二到第一,特斯拉仅用了不到5个月。

    记得在特斯拉股价和市值刚刚开始出现飙升时,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直言看不懂,“好多朋友问我为什么涨的这么厉害,说实话我也看不懂。作为一个持有大量特斯拉和少数几家汽车股票的从业者,我一直坚持认为十年内,智能汽车会有多家市值在1000-1000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特斯拉、苹果都是非常有力的选手,小鹏汽车也会努力早日到达。但是,汽车和手机差异巨大,很难形成巨大的赢者通吃和超高毛利,因此我暂时没有看到当前如此高估值的逻辑,除非是真正的长线持有者。”

    看不懂的不止何小鹏一人,另有业内人士表示,我很高兴看到市场已经认识到特斯拉是一家成功的成长型公司,但我认为它的股价已经失去了控制。目前的特斯拉在除亚洲以外的市场中,几乎都呈现出了需求疲软的迹象。但上述人士补充说,我对特斯拉的长期前景充满信心,但得承认本季度实在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季度,特斯拉的股价却创出了新高,这多少有点奇怪。

    另外一边,马斯克旗下SpaceX的光芒也照耀到了特斯拉。在谈到此前SpaceX载人龙飞船的成功发射对特斯拉的影响时,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认为,影响将是全方位的。“这次SpaceX的成功让马斯克的曝光率快速增加,他背后的特斯拉在知名度方面也会随之提升。一旦知名度上来了,对市场销量、股价、市值等方面也会有间接促进。”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龙飞船成功发射后不久,特斯拉股价便大幅上扬,当天股价报收于898.10美元,与前一交易日的835美元相比,大幅上涨7.56%。与此同时,“Tesla”和“Elon Musk”在Google上的搜索量分别飙升了4倍和12倍。

    坦白讲,特斯拉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还要感谢丰田的“助攻”。在过去的一年中,丰田汽车的市值起伏非常大,在今年5月甚至缩水至接近1500亿美元。反观特斯拉,从去年三季度左右开始一路高歌猛进,虽然经历了短暂的波动,但最终仍完成了一场经典的“逆袭战”。

    特斯拉的阻力,远比想象得多

    前面曾说过,马斯克和特斯拉并非神明,腹背受敌的情况曾经出现过多次。一路走下来,业内外可以尽情“捧杀”特斯拉,但同时也要承认它的不完美和受到的强劲市场阻力。

    首先是内忧。

    前排左一:特斯拉全球业务发展副总裁任宇翔(Robin Ren)

    就在昨日,懂车帝曾报道了特斯拉全球业务发展副总裁任宇翔(Robin Ren)离职的消息。公开资料显示,任宇翔于2015年加入特斯拉,负责全球销售业务的同时,领导推进了上海工厂的建设等工作。这个贡献,使得特斯拉成为第一家在中国拥有独资工厂的国外汽车制造商。有业内人士称,他是特斯拉地位最高的华人高管,也是唯一参与主持特斯拉股东大会的华人。

    如果把“特斯拉高管离职”放入搜索引擎中,会得到除上述变动之外的大量结果。今年2月,曾任职特斯拉人力资源、美国超级工厂事务负责人的凯文·卡塞克特(Kevin Kassekert)曾宣布离职。

    前特斯拉首席技术官斯特劳贝尔(JB Straubel)

    时间再倒退一些,2019年,特斯拉创下了在一周内失去三位副总裁的尴尬记录。去年6月底到7月初,弗里蒙特工厂生产副总裁彼得·霍霍丁格(Peter Hochholdinger)、欧洲区副总裁简•奥赫米克(Jan Oehmicke)以及内部和外部工程副总裁史蒂夫•麦克马纳斯(Steve MacManus)相继离职。

    此外,首席技术官斯特劳贝尔(JB Straubel)也于去年7月转为公司高级顾问,他曾担任CT0一职近16年,被视为仅次于马斯克的“二号人物”。有媒体笑称,特斯拉的一部分"魂"飞了!

    其次是外患。

    几天前有外媒称,特斯拉在北美地区或面临一起车主集体诉讼。原因是有部分Model 3车主认为,寒冷天气下行驶在洒满盐和沙子的路上时,车辆底部的漆面会以惊人的速度降解。

    尽管特斯拉向有需求的车主免费提供了“全天候保护套件”,但车主们显然并不买账,其中一位名叫Jean-François Bellerose的车主就表示,特斯拉拒绝对油漆问题进行修复,所以准备提起诉讼。诉讼指出,这名车主在经历了第一个冬天之后,于去年2月注意到他才购买不到一年的Model 3出现了油漆加速老化的现象。外媒称,这位车主后来去了一家修理厂,并被要价4700美元的修复费。

    在这起集体诉讼中,Model 3的车主们要求特斯拉赔偿由于油漆问题导致的汽车价值下降的差额,这差不多相当于修复问题的成本,并向每位受影响的车主额外支付500美元。

    还有一点,竞争。

    昨天晚上,大众、福特宣布牵手,在电动化、商用车以及自动驾驶领域展开合作。协议中有一项内容很显眼,“福特汽车计划在2023年在欧洲市场推出一款基于大众汽车MEB平台开发的纯电动车型,预计年内产量将超过60万辆。”

    业内普遍认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速了双方的合作,相对于大众成立的特斯拉专案小组“Mission T”,在寒冬之下与友商抱团取暖要更为实际。毕竟,想要阻止特斯拉的车企非常多,但真正能狙击特斯拉的车企却少之又少。

    同为美国本土企业的通用,看到特斯拉的愈发强势也终于坐不住了。不久前通用向外界公开展示了其未来电气化战略的核心——模块化的驱动系统以及搭载Ultium专属电池的第三代全球电动车平台。

    通用汽车董事长兼CEO玛丽·博拉(Mary Barra)表示,通用汽车将会大举增加电动汽车上的研发支出,尽管并未透露具体的数字,但她预计将在5年内超过燃油车的研发支出。“为了实现纯电动的未来,我们的团队不断挑战自我,重新定义产品开发。我们所建立的电气化战略覆盖多个品牌和细分市场,其规模经济效应可比肩全尺寸皮卡业务,且灵活度更高。”

    宣布对标特斯拉的车企还有很多,有的确实具备匹敌实力,有的则是为了出出风头。前者将通过合作、差异化竞争等方式逐渐挤压到特斯拉的市场,后者反而会进一步衬托出特斯拉的优势。

    写在最后:

    元霸大怒,把锤指天大叫:“呔!你天为何这般可恶,照少爷的头响也!”说罢,把锤往空中一撩,抬头一看,那四百斤重的锤掉将下来,扑的一声,正中在元霸脸上,翻身跌下马来。——节选自《隋唐英雄传》。

    有人说,有朝一日,能打败特斯拉的将只有它自己。但我相信,即便如此也没有人希望特斯拉会变成这个时代的李元霸。特斯拉的存在不仅加速了全球电动化的进程和节奏,更是代表了突破与创新的意义。在SpaceX成功后,这层意义再次被升华,高处的寒风也会随之而来。

    .万次阅读
    158评论
    10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