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吉利汽车,国产汽车的骄傲,浅谈吉利汽车发展史与海外并购

    合肥车小鱼头像合肥车小鱼头像
    合肥车小鱼2020-05-09


    最新吉利车标


    回顾历史,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汽车三巨头里面,通用面临破产,所幸得到美国政府伸出援手;克莱斯 勒则被菲亚特收购了,福特也出现了巨额亏损,沃尔沃成为福特“弃车保帅”计划中的一部分。2010年,来自中国的黑马——吉利汽车集团以18亿美元从福特手上全资收购了沃尔沃,取得沃尔沃轿车全数股权与相关资产。华丽地上演了一场“平民迎娶公主”的好戏。

    有人说,吉利收购沃尔沃,一方面是为了把它的核心技术拿过来用在自主品牌汽车的研发中;另一方面,吉利是想通过沃尔沃在全球市场豪华汽车品牌的地位,提升吉利的品牌影响力。因此,吉利在成功实现了产品设计、技术研发以及品牌形象上的升级之余,也帮助沃尔沃逐步实现全球复兴的计划,重新走上了豪华汽车品牌的发展正轨。



    有了吉利作为其坚实后盾,沃尔沃的复兴之路走得有声有色。以现款旗舰SUV车型XC90为例,该车有将近10年没有换代的经历,期间推出的车型也只是小改款,当2015款新一代XC90推出后,人们惊呼,两代车的设计差距甚远,沃尔沃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吉利汽车的简史


    吉利初创时的车标


    吉利汽车控股集团是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为主的大型民营企业,由台州民营企业家李书福于1986年创办。自吉利1997年进入汽车制造领域以来,以低价、生产规模优势和不断的创新,快速成长为中国经济型轿车的主力品牌,连续八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


    书福哥与他的汽车帝国


    吉利的经营路线,是以“低价”式进军汽车市场。相对于国际先进的技术,中国的汽车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不足以和国际高端车型媲美和抗衡。所以,吉利公司选择了“低端车型”作为市场经营的主力产品。然而,在中阶、高阶汽车的投入上也持续不断。

    吉利于2007年起推动转型计划,将原本战略“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改成“造最安全、最节能、最环保的好车”,从技术上质量上和各种理念上进行整体改变。吉利的造车哲学在满足中国人拥有自主品牌汽车的需求下以规模生产优势达到用较低的价格去满足较大市场的消费需求,并对汽车消费的市场边界进行了重新界定,将原来被排除在外的普罗大众重新考虑进来,并承诺要为其提供高性价比的汽车。

    2009年吉利汽车尝试多品牌战略,一口气推出“帝豪、全球鹰和英伦”三大品牌,期望于2015年实现150万辆的庞大梦想。这是一个冒险的决定,一旦产品的研发和投产不能赶上这个庞大的品牌导入计划,三个独立而且分散的管道就马上会面临缺少产品线的冲击。后来由于产品的匮乏,促使吉利回归一个吉利战略。


    帝豪,英伦,全球鹰


    吉利汽车的全球并购

    为满足全球化快速发展的需求,吉利先后购入英国出租车公司锰铜超过50%的股份,收购澳大利亚知名汽车变速箱制造商DSI,并与美国江森自控和法国佛吉亚签订全球战略合作协议,让吉利汽车充满全球智慧。

    一、入主英国锰铜公司

    英国锰铜公司,这家拥有七十多年历史的英国公司,前身为轮船螺旋桨推进器制造商,后来收购了英国黑色出租车的车身制造商Carbodies公司,成了英国经典出租车的继承者。锰铜的出租车业务虽然悠久,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于2005年,止住了长达四年的亏损,但利润与销量依旧没有起色。因此锰铜不得不另觅出路,与吉利的合作为必然之势。

    2006年,吉利收购英国锰铜公司23%股权,成为大股东,开创中国汽车控股外国汽车产业先河。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代表吉利汽车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上海华普与英国锰铜签署合资生产英伦黑色出租车协议——TX4,并在上海建立合资企业——上海英伦帝华公司,同时向英国锰铜公司返销KD零件,在英国考文垂工厂进行组装,销往欧洲各国。



    2013年吉利集团正式对外宣布完全收购英国锰铜控股旗下核心的伦敦出租车业务及资产,并将其更名为伦敦出租车有限公司。拥有了这家英国的百年汽车企业的核心资产和业务,全面恢复新品研发,为拓展欧洲市场奠定基础。收购完成后,吉利的重心是将锰铜控股(伦敦出租车有限公司)现有产品和新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恢复到托管之前的水平,这包括继续在锰铜控股考文垂工厂进行TX4车型的组装。吉利收购英国锰铜公司,造就双赢的局面。这一起收购为锰铜公司带来了快速的发展,获得了低成本的零件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吉利则获得了锰铜的百年经验和优秀的品牌,在国际化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收购澳大利亚DSI公司


    二、收购澳大利亚DSI变速器公司

    澳大利亚DSI变速器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全球第二大变速箱公司:一家拥有80多年历史的自动变速器生产厂家,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与经验传承,是美国福特、韩国双龙、印度马新爵的供货商。受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福特等公司市场大幅度萎缩,不向DSI下订单,致使其资金链断裂,破产。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和吉利高层得知DSI破产消息,觉得机不可失,进行DSI购并。吉利收购后改变了它的商业模式,DSI由一个独立变速箱公司变成吉利集团内部的自动变速器公司,订单得到保障。虽然吉利先前已经具备了轿车手动和自动变速器的开发技术,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差距。收购DSI取得自动变速器的先进技术,对吉利整体技术水准的提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2009年完成购并之后,吉利很快派出15名工程师前往澳大利亚研发基地,并在国内安排了30人同步开发研究。吉利在保留澳大利亚DSI原有研发生产体系的基础上,还将DSI成熟的6速自动变速器技术引进国内生产。2011年,DSI在中国的第一家工厂在湘潭基地建成投产,用与澳大利亚相同的技术和质量标准组织生产,现在吉利的各级别汽车搭载的都是DSI的6AT自动变速器。这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外资、合资品牌在汽车核心零件中的垄断地位。收购澳大利亚DSI公司对于吉利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它拓宽了吉利自动变速箱的产品线,改变了中国轿车行业自动变速器产业空白的局面,实现了本土化采购。



    吉利希望DSI自动变速器不但装配吉利旗下整车,还要出售给国内其他汽车整车企业。但作为吉利竞争对手的其他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采购DSI产品时相对谨慎,致使DSI业务拓展上受到制约。吉利汽车在2014年底出售DSI公司61%的股份给独立汽车零配件制造商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金沙江创投境外公司收购29%的股份,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公司仅留有10%股权。让中国其他自主汽车能放心采购DSI的变速箱,并培育中国自动变速器产业链。


    吉利携手沃尔沃


    三、购并高端汽车品牌沃尔沃轿车

    二十世纪末,沃尔沃靠着卓越的安全性和品牌知名度,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此时,福特看上了沃尔沃的品牌效益,并邀约收购。1999年,福特宣布以64.5亿美元收购这个瑞典国民品牌。但收购后的沃尔沃却迅速走向衰弱。由于2008的金融危机,福特战略转向,没有余力再照顾旗下诸多品牌,必须将资源完全挹注在福特品牌上。转向“一个福特(One Ford)”的战略,透过资源整合,对创新技术及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的效果,开发使用者真正需要的车型,并且利用零组件的模块化,提升规模经济效益。福特急于脱手旗下其他品牌,以减低亏损。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对沃尔沃品牌倾慕已久,同时拥有之前收购英国锰铜公司及澳洲DSI公司的成功经验,为了让吉利品牌跃上国际,收购沃尔沃取得关键技术,为吉利的必需进程。经过多轮谈判与价格协商,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全部的净资产,付出价格仅约当年福特收购价的三分之一。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2010年,吉利以18亿美元收购福特旗下的沃尔沃轿车,从福特获取包含沃尔沃轿车之100%股权、商标权、零组件、研发、关键技术、人才及相关的资产(知识产权)等。这一项重大的收购事件,是吉利汽车投入高阶汽车市场的重大突破。收购高端市场知名品牌沃尔沃轿车,不但让吉利在高端汽车开发技术上进一步升级,并且使吉利整体品牌能见度得到大幅提升。

    收购沃尔沃后,吉利坚持“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吉利是大众品牌,沃尔沃是高阶品牌”。吉利和沃尔沃两个不同层级的汽车品牌携手,共同参与全球汽车市场竞争。


    中国制造

    次阅读
    8评论
    7赞同
    收藏
    分享
    8评论
    7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