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这款SUV性价比最高,C2B智能定制重新定义买车性价比?

    车云头像车云头像
    车云2019-10-25

    大家在买车的时候,“性价比”这个因素永远是脱不开的。尤其是10万元左右的家用车,最后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就是性价比。然而性价比到底该怎么看,却是一直让人困扰的问题。

    近期上市的全民定制中型SUV上汽MAXUS D60以C2B智能定制出名。一般理解,这种模式的优势更多体现为满足车主个性化需求,却与性价比关联不大。然而无论从厂商的调查,还是真实车主的反馈来看,上汽MAXUS D60在“性价比”这个问题上得分同样很高。

    这似乎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话题,即上汽MAXUS的这种C2B定制化生产模式,或许可以重新定义“性价比”这个概念。反过来,从这个重新的定义,有可能让我们对“性价比”这个词有了一个重新理解。

    传统认知对“性价比”理解和误区

    多数人对于性价比的衡量有两类标准。一类是配置价格。似乎一款车价格越低、配置越高,性价比就越高。这显然是很偏颇的。

    另一类是认为销量好的车就一定是性价比高的车。这一观点的理由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款性价比低的车,不可能畅销。这同样存在误区。

    性价比中的“性”代表什么?不能简单理解为性能。它涵盖了一款车产品力的方方面面,还包括空间、工艺、材质、质感、安全等等。当然,也包括性能和配置。

    然而这仍然不够准确。在车云菌看来,性价比中的“性”,更符合经济学中所说的“内在价值”。也就是说,当内在价值与价格的比值越高的时候,一款车的性价比就越高。

    那么内在价值是不是以上这些因素构成或者决定的呢?也是,也不是。经济学中所说的价值衡量标准,更体现在于满足人们需求的能力。这里有个经典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在沙漠缺水的环境下,一公斤黄金的价值远不及一公斤的纯净水。

    对应到车上亦是如此。例如一辆法拉利,对于一个极速爱好者和一个探险家,价值可能完全不同,前者感觉超值,后者感觉鸡肋。反过来,一辆牧马人RUBICON对应两类爱好者,价值衡量也会截然相反。

    这个太极端。具体到日常车型,大家就有同感了。一款普通家用车配备超强的发动机,加速可以到6秒,性能很好了,但为何多数人觉得性价比不高?因为多数人没有“6秒加速”的需求。再具体一点,一款车同时提供大马力和小马力的发动机,谁的性价比更高?不同的群体也会有不同的答案。

    这里只是说到性能。配置呢?同理。一款配置非常高的车,直观感觉可能价格不贵,但如果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配置你对其没有需求,那么它的性价比就会变得很低。

    因此,单靠配置价格,乃至性能等等各种因素,很难得出性价比高低的结论。每一款车,在不同的人群眼中,它的性价比是不一样的。

    那为何说“销量好的车性价比高”这种观点同样不对呢?销量好,只能代表某款车型在符合某一类群体的需求方面做得到位。也就是有一部分群体认为这款车的配置、价格等等方面的因素合理。然而这部分群体并不代表你。

    一个具体数字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当下一款车年销量50万辆,就绝对可以奉为“顶级神车”了吧?然而它在整体车市年销售的占比也不过2.5%左右。你确定就属于这2.5%吗?

    从C2B智能定制换个角度看“性价比”

    以上的分析说明什么?“性价比”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它的一个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其实源于你自身的需求。换句话说,每一款车在不同的人心目中,性价比都是不一样的。

    如此,什么样的车性价比最高?这个问题就好解答了。在价格都很公允的情况下,一款车所有的配置组合,刚好是你认为最需要的、为其买单觉得最值的,那么这款车就是你心目中性价比最高的车。

    很显然,这样的产品在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上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理论上,它需要针对每一位车主推出一种配置组合。一款年销量50万辆的车,就需要50万个车款。这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必然就存在市售车款中,某些配置或者性能是你所不需要的,但你不得不为其买单,“性价比最高”也就无从谈起了。

    例如有些人对动力的需求不大,甚至还就喜欢手动挡,但同时又对舒适型配置感兴趣。在市售的车型中,就很难选到合适的产品。因为常规的配备,入门级动力往往对应着低配置。而他们只能因为配置,而“被迫”选择高配的动力。别觉得不可能。仔细去调研一下,会发现因为这个原因买了强大发动机却从来都觉“用不上”的车主比例其实相当高。

    座椅选择也是如此。有些人怕热,或者地处南方,需要座椅通风,但其实对座椅加热根本没有需求。市场上,则几乎不可能买到带座椅通风却不带座椅加热的车型。很显然,白白为座椅加热买单的,同样大有人在。

    再比如,感觉似乎国内消费者对天窗、尤其是全景天窗“人见人爱”。但其实并不尽然。例如一些南方车主因为怕热、怕晒,就非常排斥全景天窗。但以目前市场上市售车款的配置习惯来看,如果你不要天窗,除非能接受配置极低的“乞丐版”。于是,大部分的车主为了其它配置,不得不为价值不菲的全景天窗“白花钱”。

    这只是一些典型的例子。类似的“白花钱”在日常选车过程中可谓不胜枚举,相信所有的车主都有类似的经历。例如车云菌就遇到过一位车主,就因为喜欢HUD(抬头显示),愣是买了一款车的顶配。然而这款车的其它配置,他却统统没有概念,更无需求,他却为此多花了五六万的冤枉钱。

    以上所有这些问题,在上汽MAXUS D60 的C2B智能定制模式下,就都不复存在了。例如,你就喜欢HUD,则可以其它配置统统不选,只单选这一个HUD。你对动力毫无需求,还就喜欢手动挡,但却对所有的高级配置感兴趣,那么你也可以选出一款1.3T MT+诸多配置的车款来。

    如此一来,相当于每一位消费者,都可以选到独属于自己的配置组合——全都是自己想要的,而完全没有自己不想要的。这样,它在你心目中的内在价值就可以实现最大化。

    或许你会说,那得对应出多少车款?是不是意味着每卖一款车都能对应为不同的车款?理论上确实可以。上汽MAXUS D60可选的项目多达100多个。如果真存在那么多的个性组合,实现1-100多任意的排列组合,它的组合数将近乎天文数字(2的100多次方)。

    车云小结:

    很显然,在“恰到好处地满足车主需求”这个问题上,任何车型、任何组合方式,都无法与C2B智能定制相提并论。

    然后我们回过头来看前面所说的性价比衡量标准——源于你自身需求决定的内在价值。这意味着当你通过上汽MAXUS D60的C2B智能定制模式选择车款时,它不一定是常规标准下市场上性价比最高的车型,但一定是在你心目中性价比最高的车型。这就是定制化的价值所在。

    如有兴趣,可点击详情 了解更多;

    或点击 https://cdn4.maxuscloud.com/h5/cr51apphtml/#/home?surl=TW9W 查看。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