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走在特斯拉Roadstar 2之前,国产超跑率先量产——前途K50

    车浆糊头像车浆糊头像
    车浆糊2018-08-09

    提到超级跑车,你会先想到什么?来自意大利的骏马蛮牛兄弟,还是来自英国的暴力绅士迈凯伦,亦或是以操控著称的德国保时捷。

    嗯,都没错。那如果把范围缩小到电动跑车呢,估计就只剩特斯拉了吧?不过随着纯电动汽车受到的关注度逐渐升高,这个相对新兴的汽车领域也慢慢从一枝独秀变成了百花争鸣,而我们的自主品牌当然也不会掉队。这不,赶在特斯拉Roadstar 2之前,一台国产的电动超跑提前和大家见面了——前途K50。

    说说品牌

    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提到前途汽车应该都会感到非常的陌生。不过如果你关注过北京车展的话,应该会对他们的展台有所印象。

    展台的占地面积不小,但唯独却只在中间摆放了一台车,而且一摆就是很长的一段时间。

    从2014年北京车展正式发布纯电动前途跑车,到次年的上海车展正式定名,再到2016年量产版的正式公开,最后是2018年量产版的推出,几年的时间这台车一直被单独的摆在站台中唯一的位置。它,就是这辆前途K50。

    在说它的车身设计之前,不妨先来看看这个品牌的logo。不知道我记没记错,印象当中好像还没有哪个汽车品牌是用昆虫来作logo的,直到前途汽车开了这个头。

    而说到它的含义,其实也不难理解。蜻蜓我们都再熟悉不过了,应该很多人在小时候都有过抓蜻蜓的经历吧?它们在飞翔的时候,声音是极其微弱的,这点和电动汽车开起来的感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透明的翅膀和蜻蜓的复眼又预示着未来的科技感,这点跟新能源领域又不谋而合。

    聊聊设计

    一台车的美丑,其实是最不好评判的地方,毕竟像这种仁者见仁的东西,在每个人心中的看法都有可能不一样。

    但不能否认的是,就在去年的上海车展上,一位前迈凯伦元老级设计师Roberts先生毫不掩饰的夸赞了这辆K50。“It’s very beautiful~”,简单几个字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不管开起来如何,至少在外形上已经打动了他,也体现了我们自主品牌在设计方面的进步。

    说实话要从账面的数据来看,这台前途K50跟它自己超级跑车的定位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四点多秒的加速成绩甚至在很多性能钢炮面前都不算什么,但这造型确实是够唬人得了,回头率也绝对数于超跑级别。

    前脸设计看上去像是一张阴森的笑脸,不过这种不是很友善的表情不正应该是超跑所应该具备的吗?甭管实际能跑多少,样儿必须得有。

    封闭的前格栅还特意做了一个凹陷的处理,这样的设计不仅让车头看起来层次感更强,还可以在凹下去的部分很自然的加入摄像头和雷达这些配置。而作为跑车,性能取向的设计当然也不会缺席,比如两个头灯下的进气口,再提升运动感的同时,也在行驶时起到为轮胎和刹车盘降温的作用。

    在车身的侧面,一条从车头延伸到后轮前方的腰线,再加上巨大通风孔的设计,和奥迪R8非常相似,这不得不让人感觉是一种借鉴,但好在看着还不错,视觉效果也挺让人满意。但不知道为什么,大溜背的造型原本应该让车侧看起来十分的飘逸灵动,但这台K50看上去总是让人感觉有些臃肿,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

    而车尾的设计应该是整台车最漂亮的地方了,相对窄小的驾驶舱配上肥硕的臀部,让这台K50的尾部看起来非常饱满,风格与迈凯伦相似,但也不乏很多原创的设计元素。

    相比于外观的造型,车内就会逊色很多。用料不错,配置不低,整体内饰看起来科技感也有,储物空间作为双门双座的跑车也不用要求太多,及格是肯定也够了。

    只是做工和装配工艺上真的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完全没达到这个价位应有的水平,虽然特斯拉的内饰也就那么回事儿吧,但要求高一点总归还是没有坏处,希望在陆续的量产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细化和提升。

    谈谈科技

    关于科技不赘述很多,主要来说说它的轻量化。一台电动汽车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没错,是续航。想要提升续航,增加电池的数量是必不可少的方法。而作为超级跑车又需要什么?是动力和操控。

    作为一辆最大续航38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沉重的电池组会让这台K50失去跑车灵魂,所以轻量化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

    前途是一家擅长做材料和工程的公司,这样的公司或许不太懂得宣传和推广,但在技术方面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全世界第二条同时也是中国第一条的碳纤维生产线让它除了内饰件尽量多的采用碳纤维以外,所有车身覆盖件也均采用了这种刚度强、重量轻的材质。而第一条全铝合金框架式车身生产线也让这台K50的车身较传统钣金钢制车身减重38%,使其白车身的重量仅234公斤。看来如果再想减重的话,下一步应该也只能在电池上想想办法了。

    对于这台前途的第一款量产车而言,核心优势绝对是他们的轻量化设计和性能,外观上也是足够吸引人眼球的,内饰做工、细节和造车经验上也确实是他们的短板。然而想要指望K50走量,显然不太现实,但它无疑让中国品牌出电动车在性能车这个细分领域迈出了一大步。至于走量车,还是看看未来的K20表现怎么样吧。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