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2023-07-23发布

    今天和一个在广州某车企工作的朋友聊天,我请教了他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人觉得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领先程度并不高;特别是很多日系车痴迷者,认为丰田最近在固态电池上有重大突破,可能会后来者居上,反超我们。对此你怎么看? 我这位朋友很平静的说:想要反超,没那么容易的。丰田在研究固态电池,我们中国也在研究呀,谁能够最先“商业量产”,还不一定呢。更何况,我们不仅布局了固态电池,还在钠离子电池、凝聚态电池、氢燃料电池上,都有投入。我们不学日本和丰田,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 最重要的是:电动汽车的竞争,是生态的竞争,是整个产业系统的比拼,仅靠着电池技术,就想弯道超车,属于猪八戒梦里娶媳妇-尽想美事。我们需要了解:如今的电动汽车,已经快进入下半场-智能汽车的竞争,智能驾驶才是未来电动汽车的核心竞争力。而智能汽车的研发和制造,背后需要依靠强大的IT互联网产业支撑,需要先进的通信行业辅助,需要云计算和智慧城市的支援;在这些产业领域,日本搞得是一塌糊涂,它既没有先进的IT和通信公司,也没有足够数量的高级IT人才,霓虹君拿什么搞智能汽车? 而且,我们目前还牢牢掌握着电动汽车供应链的上游。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如今开采了全球三分之二的石墨,一半的钴矿,三分之一的锂矿;中国企业在南美、非洲、中亚等国广泛投资,基本上主导了这些“动力电池关键材料”的矿产供给。这还不算,与主导全球关键材料的矿产供给相比,中国对这些关键材料精炼的主导,更为集中。根据彭博社的数据,我们目前控制了全球8成以上的电池关键材料精炼产能,技术也是领先全球的。 所以,中国在电动汽车产业上的领先,是全方位的。既有对核心技术的掌握,也有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主导控制,更有对未来智能汽车演化方向的研发储备和其它先进产业的支持。与之相比,日本有什么?搞出一个PPT固态电池,就想逆转情势,适合在梦里实现。(完)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