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茄子91535722头像茄子91535722头像

    茄子91535722

    认证:凯迪拉克XTS车主·车龄10年

    简介:M9准车主

    1345粉丝3关注437获赞关注
    M9车主哈,对车非常满意!但是给你们一点意见视频1M9车主哈,对车非常满意!但是给你们一点意见视频1
    4天前
    这排面,可以的图1这排面,可以的图1
    这排面,可以的图2这排面,可以的图2
    这排面,可以的图3这排面,可以的图3
    这排面,可以的图4这排面,可以的图4
    这排面,可以的图5这排面,可以的图5
    这排面,可以的图6这排面,可以的图6
    这排面,可以的图7这排面,可以的图7
    这排面,可以的图8这排面,可以的图8
    这排面,可以的图9这排面,可以的图9
    1月26了图11月26了图1

    给正考虑问界M9的车友一点建议 我在当地和几个车友一起进行了团购,和车友们交流比较多,结合自己的购车体悟,想分享给正在考虑购买M9的车友一些建议。 【第一】符合你的需求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车也一样。所以在选车的时候,不要受别人影响,一定要看你的需求,这个车的某些重要特征恰好是你想要的。 【第二】预算够 需求对了,就看预算。预算也够,那果断入吧。如果预算不够,可以再等等,现在车更新迭代比较快,只要愿意等,总能买到好东西。大家发现没,进入到工业化社会,工业产品的性能越来越好,但是价格却一直在降低。 以我的观察,购买问界M9的车友,主要看中以下几点特征 【一】大 工业产品的趋势好像都是大,恰好中国人好像也喜欢大的东西,我问了一圈,车友们的首要需求都是一辆6座的车,环顾四周,其实符合这样需求的车型并不多(MPV是另外一件事,这里不做讨论),只有M9和L9。 【二】增程式 不管汽车行业如何Diss增程式,大家看到了,短途用电,长途没有焦虑,车友们总是用钱来投票。在问界M9的数据中,增程式的购入占7成。这说明问题啊。而真正做增程式的,你看有几家?竞品也很少。 【三】智能化、脱离载具范畴的体验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以及冰箱彩电大沙发,这是传统汽车无法提供的,车已经逐渐脱离里只作为载具的范畴,成为移动的卧室、移动的办公室。这是趋势,不可逆的。 【三】品牌、黑科技 我把问界M9上面的这些点,放在一个条目里去讲,是想告诉大家,这些加分项很重要,最多也只算三分之一重要,很少人会因、品牌、黑科技去购买一辆车的。同品牌下面都可以具备这些特征。当然,不同品牌相比,大家会更相信华为一些。我所认识的车友,都对华为有好感,相同类型的产品,他们会优先选择华为。 最后,我想说,我认识的车友中,并不都是不差钱的大老板,大多是一些不到40岁的普通人,他们也很在乎价格,优惠。但是因为符合了上面两条核心条件,咬咬牙就上了。 以上,给车友。

    视野溪流0k2该内容已被作者删除

    慧江123看了4、5个月的电车,经济形势不好一直想一台电车,我现在用的是一台s350,使用成本很高,看了很多帖子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华为,结果在本地4s体验的时候(当时app下单不能选择门店)让我取消我10月份下的意向金订单,直接在他们店下单,结果到了12月份还是让我自己重新下单,现在最后官方公布的是按当时意向金交付时间排单让我很是不爽。 证明他们各个4s店都是蒙的,告诉我排产都是按大定来结果完全不是 顺便提一句m9智驾是标配不用另外给钱

    已下定,到时候等我提车笔记图1已下定,到时候等我提车笔记图1

    时髦可乐dV混迹M9车友圈、车友群时间也不短了,原本以为这个圈子会简单一点,没想到比任何一个圈子都热闹,大嘴,满意吗? 观望M9的无非几类人,一是不差钱的大佬,买来当个玩具,体验体验黑科技的新鲜感,从来不讨论定价,也基本不在群里说话,甚至都不关注消息;二是手里有点闲钱,又无法企及百万以上BBA的,想用M9体现身份的,坚定的50-60价位拥护者,因为定价低了,有损自己的身价,圈子要高阶一些;三是预算在50W左右,又不想选择BBA和二线豪华,观望L9的潜在客户,在比较多花点上M9合不合理;四是预算在40W左右,上M7、L7不心甘,在等L9改款或降价,想咬咬牙使使劲上M9的。 平时只要一涉及定价,各派就吵的不可开交,只有以红包方能收场,结果引出一堆挂机红包党,没想到一个M9车友群渗透那么多抢红包的。 言归正传,M9究竟是个什么圈层,定价多少才能让大家满意? 关于定价,在目前官方没发布更多信息时,猜测的前提关键是,M9如何定义1000万以内最好的SUV。 安全、智驾、黑科技、舒享、定位。 安全:硬件的用料、软件的设计。 智驾:ADS、L3。 黑科技:大灯、隔音、光场屏、AR-HUD等。 舒享:底盘、悬挂、内饰、空间。 定位:走量、高端、对标。 拼用料成本必然压力太大,所以只能从安全、智驾、黑科技入手,以小博大,BBA没有的,我有,我就有1000W以内最好的底气。 M7抢占的是26-32的市场(对标L7),M9抢占L9?M8抢占L8?还是压根M9没把L9当对手?50W以上能有多少市场?中国新能源市场究竟哪个区间的蛋糕比较好拿? 个人认为(你杠就是你对):M9增程标准版以40W为基点(跟M7的4驱6座智驾33W对比,加了7W的尺寸和内饰用料),配置多一项就上调一点起步价,如空悬+CDC(加2W),大灯(加1.5W),AR-HUD(加1W)。其它为选配,如二排0重力(1W),光场屏/投幕(1.5W),二、三排座椅按摩(1W),独立音区(1W)。因此推算标准版增程,在44.5W是理想的,也是绝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的,因为基本需求就是冲着悬挂、大灯、HUD。 对于起步为50的最初的设计,个人认为要么在内饰上有更奢华体验,比如6座头等舱均权设计,要么在黑科技上还有没发布的,但个人认为,这些可以作为选配去满足大佬的需求。作为最普通的消费者,我不需要二三排奢华的体验,我只想要大灯、空悬和HUD,就看大嘴能不能满足这些基本消费者了,如果大嘴不考虑,只想把M9打造旗舰,那基本上起步就要48以上了。 话说回来,M9想打造标杆,肯定不能走U8的老路,定价太高、消费群体有限,老百姓也不认这个理,50起步对于有些人来说不高,但是对于绝大部分老百姓,还是无福消受的,销量势必有限,赛力斯不可能费这么大劲弄个高处不胜寒的产品吧。 一句话,定价如何在于大嘴的企图和目标,不走量,只是堆料、堆科技,当做一个理想旗舰,还是想让大众接受吹出去的那句话,我能消费和支持的起1000W以内的华为信仰,也就是说,50多的起步价,1000万以内最好的SUV,就是一句口号,因为大部分人体验不到。 另外纯电版有小道透露能达到800续航,对于一个双电机四驱的大车,想达到800续航,电池组会比较惊人(140度以上),如果纯电顶配限定在60W,与没有这么大电池组的增程顶配相比,你觉得差价会在多少?100度的电池组差价会是多少?S7的80度与100度差价在3W,可不可以说M9增程与纯电差100度的电池组,差价在12-15W?如果那些大佬说可以接受纯电顶配65W,那增程顶配50W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那些大佬不接受65,只接受60,那是否也可以接受增程顶配在45-48时间呢?

    狗蛋哥1号该内容已被作者删除

    用户2797876038301科技是科技,智驾是智驾…新能源车,关于电池的核心功能缺失,那才是大事。

    1、恭喜车BU的同学,不再用担惊受怕了,钱多的用不过来,事业也更上一层楼了,趁着最近问界大卖,未来可期; 2、对于华为来说,华为很开心,车BU业务传说已经投入100多个亿了,这下子不用再投入了,过去几年的产出也不用担心会废掉;华为一直想要做平台,开始被人家担心影响灵魂,合作总是扭扭捏捏,甚至拒之千里;问界火了后,又担心成为车企众矢之的,车企和手机可不一样,每个大车企都是地方的宝贝疙瘩,更别说国字头的,那可得罪不起。这下好了,大家都进来入股,都变成自己人,赚钱一起分,你们再也不用提防我们了。 3、对于车企来说,当然也是好事,大家捆绑的更紧了,一起努力,一起发财,不用担心谁吃了谁。汽车卖的好,车BU就更赚钱,车BU赚钱了,车企也能分到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4、对于用户来说,也是好事,终于再也不用担心车BU哪天被老任突然一下给砍了。此次操作,其实就是资本上的事情,对业务合作没啥影响,车BU的同学还是得努力和厂商合作把车做好,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什么时候都一样,你得有价值,人家才能挺你。 5、我看很多车友很焦虑,其实根本没必要,问界、智界“含华量”没有任何变化,华为出人,出技术,也是大股东,这就意味着新公司完全由华为来经营,长安等车企的进入就是财务上的,和经营管理没太大关系。新公司与外界的合作,依然会根据过去几个类别来进行操作,比如“界类”的产品,华为参与最深刻,而不挂“界”的,人家追求的就是自主权,新公司也不能瞎控制。 6、往大了说,如果说人们期望华为在车领域的技术未来独领风骚,远远超越博世这样的公司,真做得这么大了,最好,也多让国企参与一下,这是好事。

    华为车BU独立成公司,长安等入股意味着?图1华为车BU独立成公司,长安等入股意味着?图1

    Tomasmulle销售说45起,但个人还是维持原有猜测,40出头起,最有可能是43,主打个跟理想竞争。个人毕竟还是个普通小市民,不敢盲订,等上市后,看看价格,试驾一下,再做决定,个人还是很看好m9的,周末刚试驾了l9,总体感觉还行,但是并没有那么神乎其神,希望m9能给我惊喜。

    今日大嘴名句图1今日大嘴名句图1

    行走的丹霞相信M9的AEB能力能带来主动安全保障,的确是盲订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近小朋友直接说问界AEB的宣传造假,忽悠消费者订车,有些不淡定了,难道测试车真的是特调过的吗?大量问界车主的实车体验打脸回应。 观看AutoLab汽车实验室用M5智驾车做的测试视频,测试结果的确是遥遥领先,几乎是问界的个车秀。难怪小朋急了,毕竟这块曾经是他家自以为傲的卖点。被回怼不懂A EB后,还拿出A EB的学习笔记,证明他懂,哈哈哈哈太尬了😂又说比他造车历史还长的AutoLab不是专业机构等等,不得不说,在危机面前太有拼搏精神了,尽管拼搏的方式好尴尬。反观理想看到危机后冷静的应对做出了更好的选择,不硬刚,一边降价抢销量一边加油投入智驾补短板。蔚来的应对则是裁员10%。 华为引进革命性的技术为消费者造了好车的同时,也让整个车圈看到了智车未来的样子和面临的危机。新M7发布以来,从bba到新势力,各种降价及新车发布的低价策略已经给中国的消费者带来不少实惠,科技造车也将带来更多的安全出行保障和方便舒适的用车体验。感恩华为! 以华为强大的科技人才为底层逻辑的华为科技创新能力,下场造车就是降维打击,再加上余承东只做第一的狼性和己被证明的实力,颠覆认知的事情在车圈会不断发生。除AEB外,还有更多颠覆传统认知的突破会赋能华为智车。M9是第一个华为全面赋能的产品,AEB只会比之前测试M5更强,每天超1000公里的数据训练,进化可期,遥遥领先! 另外,多年前,因为深度了解华为手机在摄影方面的革命性突破,成为花粉(很荣幸是华为手机摄影讲座的分享摄影师之一),最近因为订了M9,关注问界研究华为智车,更加坚作为花粉的自豪,华为就是一个伟大的公司!不服,来扛!

    哪有什么吵架,都是营销图1哪有什么吵架,都是营销图1
    M9盲定15000了图1M9盲定15000了图1
    昨天前排,今天中排图1昨天前排,今天中排图1

    QWER该内容已被作者删除

    乐观的柑桔fU该内容已被作者删除

    刚才那张被删了?图1刚才那张被删了?图1
    M9内饰之—大联屏图1M9内饰之—大联屏图1
    M9在第三工厂试产,年前提车有望图1M9在第三工厂试产,年前提车有望图1
    M9在第三工厂试产,年前提车有望图2M9在第三工厂试产,年前提车有望图2
    M9在第三工厂试产,年前提车有望图3M9在第三工厂试产,年前提车有望图3
    M9在第三工厂试产,年前提车有望图4M9在第三工厂试产,年前提车有望图4
    阴历年前提车有戏,大家觉得呢?图1阴历年前提车有戏,大家觉得呢?图1
    M9内饰图来了图1M9内饰图来了图1
    确定了:25号发布会上有M9图1确定了:25号发布会上有M9图1
    特大消息:快发布了图1特大消息:快发布了图1
    特大消息:快发布了图2特大消息:快发布了图2
    特大消息:快发布了图3特大消息:快发布了图3
    特大消息:快发布了图4特大消息:快发布了图4
    特大消息:快发布了图5特大消息:快发布了图5
    特大消息:快发布了图6特大消息:快发布了图6
    M9准车主进来一起等图1M9准车主进来一起等图1

    青春不想被辜负准车主们分享的图片,看外观设计,并不是很惊艳,看看实车出来,考虑是否退订。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