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大雄hh头像大雄hh头像

    大雄hh

    坦克400 Hi4-T车主·车龄半年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精英创作者LV3精英创作者LV3
    • 登录大师LV5登录大师LV5
    • 懂车评论员LV3懂车评论员LV3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新鲜试驾】小米SU7试驾感受

    04-11发布于:小米SU7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圈友鲜试驾

    哈喽,我是鲜试官大熊hh,雷总造的第一台车子确实很好奇开起来会是什么样子,所以在正式发售之后就第一时间约了试驾,但是又有前段时间优先安排了大定用户试驾,所以直到现在才轮到我来试驾这台小米SU7。


    📙试驾信息

    展车:SU7

    外观:亚灰

    内饰:暮光红


    试驾车:SU7 Max

    外观:海湾蓝

    内饰:银河灰


    45°真像帕美


    🚗静态感受

    1. 外观

    不得不说,小米的外观设计非常好看,整体偏圆润的设计,车头部分两边大灯部分隆起,大灯下面还有贯穿的空气动力学设计,熏黑的下保险杠相较于其他新能源车型来说更具有设计感。


    正面造型


    侧面就像是一台轿跑车型,我个人感觉改成两门看起来应该会变得更拉风,看起来姿势非常低趴运动。半隐藏的门把手设计非常确实非常贴心,我觉得比隐藏式门把手还好看,而且手感确实也不错。


    侧面造型很帅,卡钳亮眼


    无边框后视镜看起来也比较精细。

    后视镜很特别


    黄色的卡钳设计搭配梅花轮毂非常亮眼,我就非常喜欢这种鲜艳的卡钳看起来比较时尚。

    梅花轮毂,黄色卡钳


    尾部是贯穿式尾灯搭配熏黑的灯带,我个人感觉尾灯的设计有些一般吧。


    尾部造型


    2. 内饰

    我看的这台展车的内饰是暮光红,是比较暗沉的红黑配色,甚至我感觉有点偏橙色的红,并不是特别喜欢,我感觉还是酒红色的会更好一些;而试驾车则是银河灰内饰,这个内饰好看很多但是缺点依然是不耐脏,试驾车的白色皮质都已经肉眼可见的脏。


    展车内饰


    方向盘虽然是皮质的,但是皮质偏硬,感觉摸起来是皮质厚度不够所以才会偏硬,试驾过程中转向的时候不知道是不喜欢还是因为什么,转向不是很顺。但是造型的设计还是很有运动感的,多功能方向盘比较简洁,与众不同还是智能驾驶和模式切换变成了类似赛车的按钮,非常拉风。


    跑车方向盘


    主驾驶门板设计是拼接风格的,只有车窗控制和锁车按键。上面是皮质下面是塑料,和很多车型一样,主要还是上下车容易踢到的部分采用塑料会更合适一些。



    仪表盘样式比较简约,而且会根据模式来切换主题,确实也比较带感一些,基本显示内容一一俱全也比较清晰。



    档把则是怀挡的形式,而雨刮和灯光则集成在了一起,不过两个档把的手感和设计都不太好,外面灰色的塑料看起来太廉价了,我还是建议能够换成中间那个全黑亮面设计会好很多。



    座椅的皮质也是比较硬的,看起来和坐一起来一样,直面的感受就是比较薄,回弹的感受比较小,感觉还是柔软程度不够。



    后排座椅有微微倾斜角度,乘坐的感觉还是非常舒适的,但是黑色的顶棚感受上来说有点压抑,可能换成亮色比如灰白色系会舒服很多。



    而在副驾驶还贴心设计了一个放手机的地方,但我的手机是小米13,放上去之后开车过程中其实会晃来晃去的,不太实用。



    在中控部分则是采用拉丝的饰板设计,最低配副驾驶没有50W快充不太友好,而且因为没有尾翼和空气悬挂,所以少了两个物理按钮,但感觉设计有点敷衍了,两个按钮在银色饰板上面就感觉缺少点什么。



    3. 车机

    车机的主页面是默认音乐和车辆控制,因为我本来就是小米用户,所以整体的使用感受来说确实和我的小米手机相差不多,各种手势指令操作基本都是类似的。



    在音乐APP中已经集成了目前主流的音乐APP,音响效果也不错,搭配一下音响拓展件则会根据音乐进行律动,氛围感十足。



    设置界面风格简约,而且我很喜欢右侧的小米汽车的样式在这里摆着能够随动。

    空调设置界面的话就不够精细了,起码方向盘上的小米LOGO居然都没印上去。



    座椅设置功能也比较齐全,后排也能支持座椅加热,给家人一点温暖。



    4. 空间

    前排空间方面,主驾驶位在正常驾驶坐姿时腿部空间还有4指的距离还算足够,不至于顶腿。前排因为有天幕的原因,所以头部空间有一拳多的距离非常宽裕,而副驾驶的腿部空间也比较宽裕,能够放的比较平,非常深的一个腿部空间。

    驾驶位腿部空间


    前排头部空间



    但是前排有一个问题就是,门框容易顶头,感觉比其他的轿车要矮很多,我身高1米8在看展车过程中第一次会遇到撞到头的情况。

    容易顶头



    而后排腿部有两圈多的距离,毕竟SU7已经算是C级车,在空间上面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后排完全靠后,还有3指的头部空间距离。


    后排腿部空间

    后排头部空间


    在储物方面,小米的表现非常出色,前备箱我本来以为有一定的深度,但是实际看起来前备箱还是比较浅的,只是会比其他新能源车型的前备箱要宽,正常来说可以放一些衣物之类的东西会比较合适。


    前备箱


    中控下面不仅仅可以集成各种小米汽车拓展物,空间也是非常宽阔。

    中控下面的储物空间



    后备箱也是两层设计,而且纵深程度很大,一家三口的出行行李完全可以满足,第二层虽然小了点,但是也很深,整体的装载能力还是十分突出的。


    后备箱

    后备箱第二层


    🚗动态感受

    乘坐进去的第一感受就是像开跑车一样,坐姿给我的感觉就是像贴地一样。在主驾驶视角可以看到两侧机盖微微隆起,总感觉自己开的是9某1,但是车非常宽,视野开阔,和极氪001的驾驶视角相似。



    HUD大而清晰,与很多车的HUD不同的是,SU7的HUD以显示地图为主,一眼望去就是整个地图,速度的显示相对较小。这一点我觉得有待改善吧,毕竟导航地图并不是经常要使用的,如果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前面是一个较大的地图会显得眼前非常花,甚至有一点影响驾驶。

    HUD



    我主要使用的是舒适模式,由于这款车是带空悬的,开空悬的车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坑洼路面,比如踩井盖、过减速带的感觉比较敦厚,还是一个偏舒适的调教感受,地盘是比较有韧性的,对于乘坐的人员来说确实舒适感十足,但是对于我这种想当跑车来开的人来说确实缺少一点激情了。


    试驾车因为是Max版本,加速确实非常理想,前后双电机同时发力瞬间的扭矩输出很爽,确实没有感觉到迟滞感,推背感明显,指向方面也没有感觉得到有虚位的情况,方向盘的转向比较精准。


    而油门和刹车是比较偏硬,不过是一种点到即止的感觉,油门响应和刹车响应比较线性,没有拖拉的感觉,这一点调教的很好,在连续点刹的时候就感觉的出来。


    在运动模式下,方向盘会变得重一些,有明显的阻尼感,油门的反应明显也变得更快,加重了动力输出,在轻踩油门的那一下,动力会瞬间输出,就没有像舒适模式那么线性,刹车也是同样的感觉,这个模式下感觉整个车都是轻盈的状态,唯有方向盘是重的,但这个模式会频繁出现点头现象,因为动力输出和刹车都比较灵敏,在城市道路通行会比较难受,甚至会晕车。


    过弯的转向支撑性不错,可以说比较优异了,侧倾只有一点,大概还是因为车身姿态比较低,再加上双叉臂和五连杆的独立悬架,所以在转弯时候能够有很好的腰部支撑和抑制侧倾的作用,只是可能不习惯这个方向盘的原因,转向时盘方向盘不太顺畅。


    静音方面,无边框车门的车型噪音都比较明显,SU7也是单层的玻璃,在80-100的车速情况下的噪音控制,个人感觉没有极氪001来的好,尤其是在测试加速的时候,0-80加速的噪音就会瞬间放大,有一点点吵耳,可能在120高速行驶的时候可能需要调整音乐大小来缓解噪音了。


    最后还是看了一眼试驾车的能耗表现,目前的试驾车2000公里出头,电耗是20kWh感觉也还是可以的,算是一个电车正常的能耗范围内。



    📙选买建议

    我前面主要集中都是去体验SU7版本,也是因为这个版本配置我才会买,因为对普通家庭来说,Max版本的高配车型都是性能过剩了,但是22能够落地的SU7版本,城市代步使用绰绰有余,还有拉风的造型完全满足我个人的使用需求。

    当然如果你是喜欢驾驶甚至喜欢玩车,那Max版本一定会更加适合。


    🌹总结

    纯电车型对我来说,用车场景始终是城市代步,我对它的要求始终是拉风的造型、同级别相当的配置和超过500公里的续航,而SU7的最低配刚好满足。

    我确实也很喜欢这款车,因为我一直都是一个喜欢比较炫酷造型的车,在20万级别的车辆当中,让我去选择一辆纯电轿车,以前我会选择小鹏P7,但现在我一定会毫不犹豫选择SU7,更何况我老婆也说,这个车真好看!

    作者提到的车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