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问界M7真的遥遥领先吗?

    2023-10-24发布于:问界M7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圈友鲜试驾

    受懂车帝车友圈的邀请参与了M7的试驾!

    年近40岁,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自己平时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爱人在一家合资企业上班。每逢周六周日最大的爱好就是带着家人驾车在青岛周边或者省内玩一玩,孩子放假以后也会偶尔来几次长途自驾游,今年寒假的打算华山和大唐不夜城是必须要再去打卡的地方。

    每次出行除了欣赏美丽的景色之外就是收获了一路的欢声和笑语,同时还有一丝丝抱怨……我的坐骑是一台老款锐界,平时的作用主要是通勤和拉货,除了油耗高点就是第二排空间有些不够用,我的吨位属于那种又高又胖的类型,又喜欢躺姿驾驶所以我的后面第二排基本上无法正常做个成年人,加上第三排又被各种行李零食和各种玩具侵占,空间和舒适性一直无法满足我们长途自驾游的需求,所以经常听到女儿的一句话就是“爸爸,你不能换个大一点的车吗”!

    我觉得对于我来说这次“换车”,有两个硬性指标,一是空间和舒适性要“达标”再就是不能有续航焦虑,前段时间非常看好理想L8的pro版,但是又感觉有点超预算,正好趁着新M7的发布便预约了这次的试乘试驾!

    首先说明一下本人的身高体重分别是180cm和98kg,试驾感受和观点仅代表本人,有描述不准确的地方欢迎圈友批评和指正!

    本次试驾车型:2024款Plus五座四驱版,指导价28.48万,目前下定即可享受30000元的权益,分别是尾款减3000,12000元的内外饰选配金,15000元的选配权益;这个订车权益感觉有点饶,乍看上去以为是裸车优惠30000,其实只有3000块然后就是送给你内外饰颜色随便选,ADS2.0和21寸轮毂(+两个小桌板或者华为pad)二选一,个人认为目前这个下定权益性价比并不高,喜欢的小伙伴可以观望一下!

    外观感受:首先我认为M7的外观设计相当保守,整体感觉比较圆润,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如果把机头下面的进气格栅挡住的话完全甚至有点老途观的即视感,尾部造型包括贯穿式的LED灯带跟理想的神似度能达到百分之九十,相比较前脸我还是更喜欢车尾,刹车灯亮起的那一刻豪华感和时尚范还是挺不错的!车身线条流畅搭配21寸的大脚(需要选装)看上去优雅稳重,但是缺少一点力量感,(尤其是轮毂的样式)个人更喜欢美系那种充满力量感的大镀铬,但是设计风格不同,放到M7上的话违和感又太强了!

    车内亮点设计:

    A柱3D摄像头能够有效识别驾驶员面部,并把座椅后视镜位置,导航歌单同步到记忆位置和车机习惯,轻轻一扫就能进入自己舒适的驾车模式。

    HUD抬头显示,尺寸面积不是很大,亮度一般,后面的动态试驾还出现过两次模糊看不清的情况,显示的信息也是只有基本的导航车速还有一些限速提示等,跟L8相比差距明显。

    配备两个最大功率50w无线充电面板,点赞👍!但是底板的颜色能换个年轻一点的配色就完美了!

    配备19个扬声器的华为自家音响,效果非常不错,调到运动模式还可以模拟声浪,但是这声浪的模拟效果听起来感觉有点廉价!

    后排这块华为pad可玩性很高,能刷视频听音乐据说还能做WPS,还能通过前排靠背连接到车内进行充电。坏处是要选装才有并且只能是华为平板才可以。


    头枕音响有两种模式私享模式和专注模式,私享模式下主驾可以单独听音乐,专注模式下导航声音会和音乐分开播放,跑高速时不至于因为听音乐而错过下匝道,这种设计其实蛮贴心的,缺点就是音质很一般。

    乘坐空间:

    坐进M7的主驾位调好坐姿,总感觉自己的位置距离前机舱很近,整个驾驶舱显得很靠前,这在我试驾其他车型上从来没有遇到过。前排无论是主驾驶还是副驾横向空间都比较局促,主驾驶的左腿略微有点憋屈伸不开,右腿的活动空间也是有限的,但是右脚活动空间感觉还不错能够很自然的搭在油门踏板上并且左右还有一定的活动框量;副驾也是同样如此,如果在不过多侵占后排空间的情况下两条腿基本伸不开,右脚直接蹬在凸起的轮拱上面;前排调整好坐姿以后头部空间只有一拳的距离而L8有接近两拳,前排调整好的座椅不动的情况下进入后排,头部和腿部空间都还有一拳的距离,好处是第二排座椅靠背可以电动后仰10度,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后排的空间压力。

    总体来讲M7的五座乘坐空间还是挺不错的,如果是一家三口的话出行的话空间可以说非常宽敞,如果一家五口带上父母,副驾的舒适性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

    储物空间表现一般,唯一的亮点就是后备箱盖板下面有两个暗格,放一些零散的小物件比较方便,盖板居然是带液压撑杆的,这个贴心的设计暖到我了!

    内饰及舒适性:

    仪表台灰色蒙皮摸上去比较硬,搭配棕色木纹饰板和杏色皮质包裹看上去略显老气,但是做工很细致,上下拼接的地方紧致不粗糙。

    前后排座椅标配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好评!但是前排座椅坐垫偏窄,虽然坐上去感觉很软挺舒服,但是左右晃动就有点包不住屁股。前排靠背舒适度一般略微有点偏硬,靠背两边的翼展看上去挺高,但是靠上去感受不到有足够的包裹性。

    第二排也基本上是同样的问题,坐垫软硬适中(尤其是中间的位置是我试驾过的车型当中最舒服的一个),靠背有些偏硬,坐垫偏短对腿部的支撑不足。

    静态总结几个不足点:

    电动踏板不是标配,第二排上下车确实不是很方便,我的身高是180,如果后排坐着老人呢?

    后备箱左右两条接缝间隙不一样大,装配工艺有待提高

    后尾门塑料盖板用手一按吱吱响

    动态体验:

    中午11点市区行驶路面堵车比较严重,M7在尺寸上虽然是一台中大型suv,但是低速起步很轻盈,油门反应灵敏,急加速还是能听到“嗡嗡”的电流输出声,舒适模式下松油门动能回收的力度刚刚好,不会像节能模式下那般突兀和明显,平时习惯了燃油车的起步顿挫,开M7在走走停停拥堵路段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期,油门随踩随有动力输出很线性,但是路感欠佳,可能跟被动式的fsd有关,整体欠缺一点厚重感。

    运动模式下刹车还是有点软,之前试驾过智己Ls6,同样的运动模式两种不同的风格,LS6是刹车脚感偏硬并且没有虚位轻点就有,而M7脚感偏软,并且前半程刚开始踩会有一小段的虚位,自然踩的行程就要大一些,不过Ls6前轮是德国大陆四活塞卡钳,硬件配置的差别直接反应在刹车脚感上。高速100以后深踩油门推背感十足,但是相应的胎噪和风噪感觉也是越来越明显!

    运动模式下高速100紧急并线车身还是有些晃动,底盘的整体性很强但是缺少一份韧性,悬架对于路面细碎的颠簸处理的很到位,坐在驾驶里基本感受不到多余的震动,过大颠簸车身晃动还是很明显的,毕竟前悬是麦弗逊结构,过大坑只能靠减震器和悬架的支撑来完成.加上M7偏舒适调校,悬架又软,所以出现上述问题也是情理之中。时速70左右转弯侧倾还是有一点点,转向灵活转弯半径不大。

    关于辅助驾驶,由于青岛地区M7还没有开通城区Nca,销售说要到12月份才可以,先期待一波,到时候一定再去好好感受一下!

    总结建议:通过这次试驾和综合对比,感觉M7在底盘用料和车机系统方面优势明显,买车还要看预算和用车需求,那么同样差不多的两盘菜,理想L8的pro版和M7max六座智驾版小伙伴们你会如何选择?欢迎评论区聊聊!

    在文章的最后想跟大家聊一个问题,抛开M7抛开问界不讲,你觉得智能驾驶一年当中使用的频次有多少?如果你的爱人单独驾车出行的话你会放心或者推荐她使用辅助驾驶吗?在智能驾驶高速发展高速更新的今天,你真的会花大量溢价去购买你认为的目前最好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吗!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