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大众揽巡试驾体验

    2022-11-21发布于:揽巡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圈友鲜试驾

    嗨喽,懂车帝车友圈鲜试官憨宝又来了喔,本期新车试驾体验的车型是——大众揽巡,据说可能是大众燃油SUV的收官之作,同为大众燃油车车型圈主,当然是义不容辞抢鲜试驾,对这款车,我也是满怀期待,话不多说,上车!

    【试驾车型】: 2023款 380TSI 四驱R-Line巡礼版 珠光白/黑顶

    很幸运,拿到手的是一台顶配车型,具体各个版本的区别大家可以在懂车帝车型配置PK进行对比了解,我重点就针对我试驾的这台白色巡礼版,展开说说我的试驾感受。

    【静态体验】

    侧身是我最满意的一个视角,因为途昂和小途岳都是短头,相比揽巡的车头拉长以后整体比例看着更协调,而揽巡的前脸由于线条太多,反而觉得很复杂繁琐,像汉堡一样中间太多夹层,反倒是夜间,只有示廓灯亮起,才有些简洁稳重的感觉,车辆启动有个灯光秀,在大众车型几乎都一样的情况下,倒是很有辨识度,加上发光行李架,拉长的示宽灯,是给到我焕然一新的感觉。

    虽说外观确实壮硕,但对于女生来说,要是能有个踏板就更好了,家里的老人孩子上下车都方便,但考虑运动因素,就妥协了,小短腿够不着地就跳下车吧,如果是你在选择这种中大型车的时候,是更在乎家人的乘坐舒适性?还是驾驶操控呢?在我试驾期间,后排的门,多次提醒没有关好,大多时候都是小朋友和老人下车后,力气小没有关好,而后排也没有电吸门这个配置,总是需要我下车,再使劲儿关一次。

    说起大众的内饰,坐车里都分不清是哪款车型,而揽巡在氛围感和适用性上整体的改进,体验还是很不错,比如HUD白天强光下主视觉清晰,夜间会有一点儿重影,车道保持和路标显示我觉得没啥用处,限速多少字太小看不到,我也就顺带看一眼车速,液晶仪表+悬浮中控屏视觉上虽说是连屏,但实际是两块镶嵌在上面毫无链接的,触屏方向盘配备换挡拨片,在我看来没有物理按键好用,比如调节声音,滑动或者按动都会忽高忽低,没有物理按键操作起来顺手,版面式氛围灯还满赞的。

    车机智能体验略差一点儿,一是唤醒5次有4次没有反应,需要通过方向盘语音按钮去激活语音交互,二是车机反应慢,carplay首次链接打开40多秒,然后,下车再上车,自动断开后并没有自动连接,手动二次连接的时候,也不是特别快,我特意打开看了一下车机版本866的0323,我觉得还是需要升级到0461以上体验感才会更好,建议提车的伙伴,现场就直接把车机升级一下吧,避免回去使用出现卡顿,反应慢,自动频繁重启等情况,这个众行家车机好像都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小问题。其他在屏幕触摸灵敏度,车机本身自带的导航使用精准度,都是很不错的,由于是试驾车,我并没有绑定我自己的大众账号,所以车机在线媒体,内置网络的流畅度没有体验,同时应该也是不具备远程启动这个功能吧,应该跟我的车子大差不差,都是866车机系统。

    前排的打孔电动座椅乘坐舒适度还是很满意的,腰部支撑4向调节、座垫倾斜角度腿部支撑等基础方向调节,值得吐槽的是,标配座椅通风、但需要额外选配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作为北方城市的SUV我更希望是标配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这难道不是刚需么。官方可不这么想,通过空调出风的角度,也可以满足手部、腿部、脚部的各个位置的加热,也算是变相满足客户需求,座椅记忆功能对于家庭中每个成员驾驶车辆都有很友好,尤其作为女司机,上车不停调座椅,怎么坐都不得劲儿,一般人不会懂,女生上车的各种神操作。

    前排头枕支持4向调节,感官上像两个收纳盒子,对于不同身高的驾驶员,可以提升头部安全以及舒适性,但对于160的我来说,几乎用不上,够不太着。

    中岛无线充电是我使用率最高的功能,但无线充电的通病就是发热,充电慢,几乎每个车都这样,能够保证手机有电,但你想让它快速充满,那费点儿劲儿,标配的三区空调,可以通过智能语音交互去进行温度、风量调节,这个体验还是很不错的,主驾说有点儿热,只会将主驾温度调低,不影响其他乘客的感官,空调最好是语音交互,如果在屏幕上操作三个滑动条,很容易误触,确实会影响驾驶员行驶安全,值得要说一下,这款车的自启停需要屏幕上方下拉进行便捷开关,是没有物理按键的喔,是我找了很久才发现的,有没有人上车就关闭启停的习惯。

    中控储物收纳空间运用的淋漓尽致、扶手箱深度几乎可容纳A4纸张,配了分层可拆卸隔板收纳盒,对于车内物品较多,收纳起来,极为方便,空间利用率也高,储物盖支持抬高充当扶手,对于长途驾驶坐姿也是细节功能利用的很到位了。

    来到后排,我最喜欢的老板位,可以手动调节靠背倾斜角度,搭配了可调头枕,中间位,依然是所有SUV车型的通病,扶手式靠背硬,扶手拉下来不仅有两个杯架,还有一个小盒子的储物空间,应该是放私房钱的吧,空间上通过图片就可以看得出来的敞亮,中间的地台高度大概日常鞋子的一半高度,两边乘坐空间完全不需要用拳头去衡量,你翘二郎腿在后排完全不是问题,我想这就是北方的气魄,由于车身本身就宽大,我整个人可以完全在躺倒在后排休息。

    后排座椅放倒后是完全平整,整个后备箱,把尾箱盖板去掉,完全就是一张1米2*2米的大床,我用A4纸测算了一下,这个尺寸很适合出去露营,或者带女票去看一场私密的汽车电影,啧啧啧,这关系就稳了。更或者,设计后备箱惊喜,铺满玫瑰花,电尾门一打开的瞬间!~哇!!·诶,思绪拉回来,这电尾门我怎么不会一脚踢,我试了几次,是我腿短感应不到吗?官方配置是有感应式后尾门吖,是不是需要设置启用或者不启用?哎呀,有试过的车友,快来评论区告诉我一下。

    静态优缺点:

    优点:

    1、有识别度的外观以及氛围感很赞:比如启动时大灯的灯光秀,从前脸到发光LOGO到机盖两侧的贯穿灯带,行李架灯带,以及大众特色的贯穿尾灯发光LOGO,内饰版面上的30色氛围灯,以及顶配才有的AFS大灯随动转向,靠近自动解锁迎宾灯亮起,完全是升级版的家族式设计。

    2、空间驾乘舒适:“大”肯定是毋庸置疑,乘坐储物空间有需求,完全可满足,记忆犹新的细节:比如开门预警,前后排的头枕调节,腰部支撑以及腿部坐垫倾斜度调节,都是加分项

    缺点:

    1、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需要选配,(豪华冬季选装包:前后排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3000)而座椅通风是标配,个人觉得北方用车,换换也成啊,毕竟加热是刚需。

    2、车身高,对于女生和老人孩子上下车不够友好,没有踏板,以及没有电吸门,关门要使大劲儿,能否在兼顾运动风格的同时重视下家人

    3、车机初次使用反应较慢,无线充电会发烫,且充电速度慢,建议4S店提车能够给车主进行车机升级

    4、除了首发版,降噪玻璃其他版本都需要选配。(后排隐私夹层降噪玻璃 1000)

    5、有个小细节,门把手的机械钥匙孔是漏出来的,总觉得不美观,虽然把手触摸可以无钥匙解锁,用不到机械,但总觉得这个细节挺突兀的

    【动态体验】

    本次试驾总里程是306km,体验路段有高速路段、市区环路、近郊乡道,最低油耗8.2l/km,车速保持在80左右,行驶路段是市区环路,由于限速80,还是夜间,三环上车辆熙熙攘攘,也跑不起来,使用的模式是前段路D+运动模式,后面因为堵车,我切换到了E+经济模式,虽然经济模式油门反应有延迟,但低速换挡还是能感觉到略微顿挫,独立悬挂的调教,在低速通过坑洼或加速带的时候,相对还算稳,不论是驾驶还是乘坐感都还比较舒服。

    但刹车对比我日常通勤代步的途岳来说,偏软一些,好处是减速平稳,没有急刹车的惯性和减速的顿挫感,缺点是刹车得深踩,轻点会延长刹车距离,需要保持大车距,总的来说整体底盘的调教还是很不错的,不论是调头转向还是地板油加速,整车驾驶起来其实是很轻巧的,虽然他外观确实很大,但这车开起来,我几乎区分不出来操控的是电车还是油车,他完全改变了我对油车的驾驶体验。

    高速路段,我特意调了运动模式,体验一下动力输出,油门响应,一开始我是比较失望的,因为油门踩到底,车速是没有达到我预想的窜出去那样提速,我想380高功率带来的推背感怎么着也会比我的330低功率的动力输出要强吧,但实际就是逐步提升车速,后段动力输出比较稳,跟我的330低功率相比,我是给油立马窜,收油减速明显,后段动力输出不稳,或许这就是DQ381和DQ501的差别吧,深度松踩油门时不会有跳档的情况,双离合的顿挫感也不会那么明显。

    但高速上这么大的车,底盘反馈上来的胎噪是真不小,或许没有首发版的降噪玻璃,我也特意看了轮胎,用的是邓禄普SPORT MAXX 060,规格:265/45/R21 104V,而备胎是玲珑T155/85 R18 115M T010NB,虽说我不完全看的懂上面的值代表的具体性能表现,但是总归是偏运动的轮胎,可静音效果是真不咋地,高速100以上不放音乐,反馈给脑瓜的声音嗡嗡的,都有些许耳鸣。

    近郊乡道,路面都是坑坑洼洼,我调节到越野模式,明显的能够感觉到底盘就像一个整体,完全没有松散的感觉,底盘滤震,软硬调节的舒适度,确实比我的途岳要好,途岳底盘调教是偏硬,速度快了过减速带就很难受,而之前试驾哈佛H6插混的时候,就感觉调教偏软,坑洼路感摇晃和转弯倾角偏大。而揽巡在通过一段颠簸路段后,耐力表现还是很不错

    由于天气较好,没有机会体验雪地模式以及四驱在湿滑路面的表现,期待后期有更多车友来分享这款车的驾驶体验吧,最后附上汽油加注要求,允许E10乙醇汽油和最低95无铅汽油,粗心大意的我打开发动机舱忘记看机油加注口有没有机油型号要求,是否要求是0W20机油,以及忘记查看环保清单是否有颗粒捕捉器,恳请提到车的伙伴记得特别分享一下这2个点,以及大家比较在乎的堵塞问题。

    辅助驾驶:

    L2级辅助驾驶:标配了全速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我自己的车只有自适应巡航,最低要求车速30才能进行巡航跟车,而全速自适应巡航可以设置任何车速进行跟车,也算是一个小迭代,设置车距进行自适应巡航,是我上高速最喜欢用的功能,不仅省油,还省心,车道保持,对于2015宽的车身是非常友好,转向灯拨杆顶端,可一键启动车道保持,在体验车道保持以及居中时,通过HUD能够直观的看到并且感觉到方向盘的微调,当车身偏向哪边,HUD直观可以看到同侧线路变为虚线,此时自动帮你调整方向盘,避免压线,如果要强制变道,手动强制执行即可。

    360全景影像体验,感觉实景画质和视角,更加真实,对于车距的感知和把控更有把握,画面清晰度也很好,很多360都是3D虚拟成像,跟看动画一样,作为辅助驾驶360影像介入的时机真的很重要,辅助在于不妨碍正常用车的情况下,做到锦上添花,而不是一些后加装的一味追求炫酷动画,通过转向拨杆激活,影响中控屏幕导航的查看,体验过很多360,揽巡的原厂360更加简单易懂,遇到窄路介入及时,大块区域选择视觉,体验感真的不错。

    优缺点总结

    优点:

    1、动力缓稳,不论是驾驶还是乘坐感都还比较舒服,几乎感觉不到顿挫

    2、能耗比较满意,高速8.2l/km,综合10+

    3、辅助驾驶表现优秀,操作简单,介入及时,画面清晰

    4、方向盘感觉很轻巧,像是开电车一样,很好操控

    缺点:

    1、静谧性体验不友好,高速100以上胎噪、风噪很大

    2、刹车偏软,得深踩,轻点只会延长刹车距离

    【适合人群】

    作为一款硬核大五座SUV,我觉得特别适合新婚年轻人的第一款家用车,既能够满足全家人的出行空间需求,又能够通过有识别度的设计,彰显男主的低调沉稳的力量感,如果你刚好有大空间的用车需求,是否会考虑揽巡这款车呢?欢迎评论区聊聊你对这车的一些看法吧!~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