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高阶智驾是自嗨还是真牛?

    爱驾天下头像爱驾天下头像
    爱驾天下05-13

    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智能化的风向是什么?现在,各大车企给出了最新的答案:高阶智驾。

    从北京车展持续至今,各大车企陆续发布各自的高阶智驾系统,一时之间,“科技平权”的话题席卷而来。与此同时,中国智能驾驶市场进入新一轮竞争周期,性价比正成为决定产品落地和快速商业化的重要因素。

    不过,你真的会放心使用高阶智驾吗,目前还面临哪些挑战?


    车企“卷”高阶智驾

    提起智能驾驶,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高速公路上的辅助驾驶。实际上,更多人对智能驾驶的用车场景需求是日常通勤。

    相比之下,城市驾驶可比高速复杂多了,红绿灯、行人、非机动车,甚至是动物们,哪一样都得小心翼翼。所以,能在城市里实现无图NOA,那才是真正的智驾“终极目标”。

    各大车企已经纷纷行动起来,尤其是自主品牌新车纷纷以智能化作为宣发核心之一,搭载城市NOA功能的新车型不断涌现。

    近日,蔚来宣布全域领航辅助NOP(智能辅助导航驾驶)+城区功能,于4月30日开始,面向全国NT2平台车型全量交付。

    根据蔚来智能驾驶计划,到2025年智驾使用时长占比达80%,10倍安全于人驾,实现“解放精力、减少事故”的愿景。

    4月的上汽智己L6发布会上,宣布全系具备“无图城市NOA”能力,并计划于第二季度开启无图城市NOA的公测、第三季度量产、第四季度实现全国范围的无图城市NOA,实现“有导航就能开”和“全国都好开”。

    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的高速NOA绝对可以媲美华为、小鹏。”就连造车姗姗来迟的小米汽车,其创始人雷军也要在舆论场上扳回一局。

    根据小米介绍,小米SU7的城市NOA将会在5月份开始推送。小米SU7全系标配智能辅助驾驶,包括高速NOA、智能泊车辅助、代客泊车辅助等。

    新势力如此,传统汽车也不遑多让。广汽集团也表示,着力布局智能驾驶两大技术路线,包括多传感融合技术和无图纯视觉技术。多传感融合技术已在多款车型上实现量产,具备L2至L4自动驾驶能力,强调安全性和可靠性。无图纯视觉技术则不依赖高精地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成长性。

    “2024年是智驾规模商用元年,预计到年底搭载华为智驾系统的车辆将超过50万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首次以新身份亮相时就发表了个人观点。


    飞入寻常百姓家

    看到高阶智驾,可能会让很多人以为,这一定是用在“高阶”的车辆上。但从最近的情况来,这项功能已经不再属于昂贵车型的专属。

    根据大疆车载最新发布的“成行平台”升级版配置,这也是大疆车载的一大突破之处:在15万元甚至更低价位的车型上做城市领航,突破了当前行业常规的设想。

    如果说,华为走的是高端路线,那么,大疆车载则与之形成错位竞争。大疆车载方面直言,做极具性价比的产品。这思路,与当初小米造手机观念高度契合。

    四维图新也发布NI in Car汽车智能化一体解决方案,主要面向占据市场50%份额10万-20万价位的乘用车,帮助这些车型快速融入智能网联服务。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逐步成熟,各项软硬件成本也在不断下探,这为高阶智驾“飞入寻常百姓家”提供了基础。

    北京车展前夕,地平线就发布了新一代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6系列,共推出六个版本,面向不同智能驾驶场景进行了计算方案的灵活配置。比如,面向低阶智驾市场,征程6B主打极致性价比;面向中阶智驾市场,推出普惠城区性价比方案征程6M;以及面向高速NOA解决方案征程6E。到2024年第二季度将有超过50家生态伙伴推出基于征程6E/M的准量产级产品。

    占据“半壁江山”的中低端市场,也让高阶智驾无法忽视。

    四维图新高级副总裁毕垒引用相关数据表示,乘用车智能驾驶L2及以上级别的普及率和渗透率将从现在的47%增长到2026年的74%。同时,以城市NOP为代表的高阶智能驾驶也将从10%增长到2026年的近40%。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是智能化,而智能化真的已经到来了。

    事实上,包括蔚来、小鹏汽车等新势力,都在逐渐打造自己的第二品牌,以便收割更多中低端市场。同时,在激烈竞争的当下,很多车企选择了降价,来实现以价换量。10万到20万价格区间的车型约占乘用车销量的一半。

    毕垒就表示,由于降价、第二品牌的建立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这个价位区间变得格外拥挤,也顺带着高阶智驾向这个方向迈进。


    还存在哪些痛点

    对于高阶智驾,有人欢喜有人愁。

    乐观者认为,当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成本不断下降,更便宜的车型也能用上,这意味着“科技平权”。

    但也有人对此持谨慎态度:技术打磨不过关,带来的可能不是惊喜,而是惊吓。

    毕竟,机器识别遇到无法做出决策的corner case(小概率事件)时,很可能会导致致命的交通事故。

    比如,最近就有一位湖北襄阳的理想L9(图片|配置|询价)车主称,其在高速上开启了辅助驾驶系统,而车辆在行驶中检测到高速广告牌上的小货车图片,突然急刹导致追尾。

    理想汽车倒也很快承认,“事故原因是将图片误识别为实车,的确是系统的误识别”。

    更严重的后果可能是造成人员伤亡。4月26日,山西运城一辆问界M7(图片|配置|询价)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司乘3人遇难。事后,家属就质疑,智驾系统AEB未能发挥作用。

    更早的时候,2021年8月,“美一好”品牌管理公司发声称,公司创始人林文钦驾驶汽车并启用蔚来自动驾驶功能(NOP领航状态)后发生交通事故不幸逝世。

    其实类似的情况,保不准下一次是什么时候。就说小艾最近试乘了某供应商的高阶智驾解决方案,这是在某一线城市中心道路,大部分时候都挺稳当的,但面对一些避让时,那种顿挫感还是非常强,甚至有两次出现紧急接管,得亏驾驶员是老司机,不然可能就真撞上了。

    20公里路程出现两次这样的情况,简直比自己开车还累,你真的敢放心交给智驾吗?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就表示,由于各种偶然或干扰因素,发生意外在所难免,在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状态下,过度信赖是有风险的。他也提醒,部分车企存在过度宣传的嫌疑,可能会导致消费者产生认知误区。


    爱点评

    前几年,自动辅助驾驶轰轰烈烈,但并没有像大家期待的那样快速爆发,进入L3、甚至L4阶段。反而是高阶智驾得到了长足发展。高阶智驾到底高到什么程度?它不像自动驾驶还有明确的分级,而是被厂家用“L2++”“近L3水平”“人驾的6.26倍”等模糊概念来自定义。换句话说,高阶智驾还是停留在L2和L3水平之间的技术,要大胆承认自己的“美中不足”。小艾期待各大厂商认真开发进阶的高阶智驾,而不是偷换概念,让新瓶装了旧酒。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