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42Mark】鸿蒙与 M9 能够延续遥遥领先吗?

    42号车库头像42号车库头像
    42号车库05-11

    作为今年最具话题性的豪华旗舰 SUV,问界 M9 上令人瞩目的技术是有非常多的。比如从来没有在原厂车上出现过的后排投影功能就刷新了我对旗舰 SUV 二排玩法的认知,相信你也是第一次在原厂车上看到这个配置。

    而另一方面,从理想带火了冰箱彩电大沙发之后,所有和豪华沾边的车型几乎都会尽可能往这个方向上靠。问界 M9 也用上了半导体冰箱,温度范围分别可以设置 3 - 10 ℃或者 35 - 50 ℃。

    而沙发的部分 M9 也足够具有创意,副驾座椅可以向前折叠,为第二排右侧座椅腾出足够的腿部空间;二排右侧座椅本身也可以进入零重力模式舒躺;同时副驾座椅也具有腿托和脚托。

    所以从「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角度来评价 M9 的话,那就必须是前无古人的玩法创新了。灵活运用空间的同时,能够在前后排都提供还不错的观影体验 —— 哪怕这已经脱离了车本来的属性。

    所以这么多科技、智能体验的堆砌,也非常需要请出我们在去年落地的 42Mark 座舱评测体系,来相对全面地对问界 M9 纯电 Ultra 版进行一次评测。

    那么,公认「遥遥领先」的鸿蒙车机和最新最强的智能化体验在问界 M9 上会持续保持领先吗?我们将从基础体验、导航和语音体验、娱乐体验、手机生态体验和智能化可玩性这几个方面评价。

    M9 鸿蒙座舱开箱体验

    基础体验

    在 42Mark 座舱测试标准下,基础体验能够代表一套车机的成熟、好用程度,那么 M9 在基础体验部分的总分是 89.7 分,这个分数在目前的 42Mark 排行榜中排第二,略低于去年评测的理想 L8 4.5.3 版本。考虑到理想的 2024 款车型现在也更新到了 8295 的芯片,以及更新了 5.1 的系统,所以 M9 上 HarmonyOS 4 的表现是符合预期的好。

    不过关于 HarmonyOS 4 大家其实并不陌生了,去年就已经在问界 M5 和 M7 上率先 OTA 升级,到 M9 的时期也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有对个别功能有适配上的优化。

    比如虽然 M9 采用了三联屏的前排设计,在拥有巨大的仪表、中控的基础上,还多了一块副驾屏,但本质上交互逻辑并没有和 M5、M7 有太多的变化,好评的是依然有着边缘返回的手势交互、足够流畅的触控体验和视觉效果、足够大且易用的大按钮,这些都在基础体验上得到了高分评价。

    而细节上,比如智能动态分屏的设计,也在日常使用导航的时候,能够在各种界面下提供恰到好处的信息量和界面排列。

    如果非要挑点刺的话,那么 M9 在主界面的靠左原则上做得并不好,依然是经典的壁纸 + 双 Dock 栏设计,只有在开启导航后才会在主屏幕界面的左上角显示一个导航的悬浮窗,更多的功能堆叠采用向右扩展的方式,对于交互动作来说符合得并不是很合理。

    关于应用生态的支持上,鸿蒙车机一向采用白名单配合应用商店的机制,实际可在车内安装的应用是非常多的,而在我们考察的主流音视频应用上也基本做到了完整的覆盖和良好的体验,只有个别应用才会做针对性的定制化界面。

    关于性能的实测,经过我们对中控屏 9 点采样最后取平均值,M9 的中控屏平均亮度为 1,182 nits,在 42Mark 实测榜上排名第一,不过美中不足的是采用的还是 LCD 屏幕,并不是能够有更好均衡性能的 MiniLED 材质。至于 OLED 材质,其实是不太能够稳定显示 1,000 nits 以上的亮度的,所以在车这种载体下到底哪种屏幕材质更好,大家可以自行判断。

    另外我们还测试了 M9 的屏幕触控延迟时间,同样多次采样点按和滑动并取平均值,M9 的平均触控响应时间为 0.102 s,在 42Mark 屏幕触控延迟排行榜中排名第二,和别的车一样,距离手机端轻松实现的 10 ms 级别还有一些差距,但也同样不影响任何日常体验。

    对于主驾位置的驾驶信息交互体验,M9 在绝大部分我们考察的项目上表现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方向盘上的电容按键从我们的评价标准来说,相比物理按键体验还是差了一些。

    还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细节是,M9 的仪表流畅度和中控屏产生了极大的反差,中控屏是车机当中 Top 级的流畅,那仪表就是中下游的卡顿体验了,尤其是在档位切换车辆视图的时候卡顿感宛如 PPT,希望后续的 OTA 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总体来说,M9 在基础体验上依然保持了鸿蒙 4 的高水准,但是作为一台 2024 年开始交付的车型来说,惊喜感并不多。

    导航和语音

    一套车机是否好用,静态的基础体验当然还不够。为了测试 M9 在真实行车场景下的导航和语音能力,我们让 M9 跑了一条长达 26 公里的路线,途经上海的高速、高架、地面、隧道等多种路段,并且测试了语音功能体验。最后在导航和语音体验上得到了 103.5 的高分,在目前的 42Mark 排行榜中排第 2,比去年测试的问界 M5 还要高出 10 分以上,这个成绩很符合「遥遥领先」的预期。

    M9 虽然车机内的导航应用是鸿蒙智行,但是地图数据采用的仍然是基于高德数据的地图,整体体验丝滑感十足,设置导航时除了家、公司、常用地址这些快捷键,还能通过快捷场景实现自动上下班导航。

    手车互联也再次拓宽了界限,不仅微信可以发送地址,第三方 App 如美团、大众点评也能发送地址到车,如果你是鸿蒙系统的手机,利用手机和中控的 NFC 近场通信就可以实现一碰流转导航,目前这个体验在我们开过的车上还是无敌的存在。

    与主界面不同,导航时的信息模块很符合靠左原则,缩略图、车道信息、下一个路口距离应有尽有,相比于手机上的高德地图,M9 的信息更新也没有明显的延迟,不会出现因为导航信息不及时导致错过路口的情况。

    缩略图在经过路口时也会及时放大,在车道上清楚地标出行进方向,红绿灯倒计时、HUD 界面的 AR 导航更完善了 M9 导航的丰富度。26 公里跑下来,全程没有出现导航偏差、信息错误的情况。

    但有消息说华为对导航仍然有更高的适配要求,未来有可能会向百度地图寻求合作,到时候会不会有更多惊喜呢?

    关于 M9 的语音功能,我们体验下来惊喜不算太多。语音覆盖范围仍然全面,车控、导航、音乐都能通过「小艺」解决,车机界面可见即可说,大大减少了动手的麻烦与风险。

    经过多维度指令 10 次测试下来的平均语音反馈延迟是 1.16 秒,在 42Mark 实测榜上排名第 2,执行速度也在 0.2 秒以内,综合感受非常流畅。

    我们测评的当前版本更新了盘古大模型加持的 AI 能力,在语音问答上和其他 GPT 聊天模型一样,可以对你的各种问题有着 AI 加持的问答表现。

    不过,在目前来看,语音 AI 能力还是属于锦上添花的功能,更多还是需要结合用车场景看基础功能做的怎么样。在一些语音特殊功能上,M9 也达到了头部水平。连续对话功能让你可以一句话讲完所有指令,多音区的精准识别让你坐在第三排也能语音控制音乐,并且支持识别普通话、四川话、广东话三种方言的识别,争取照顾到车内的所有成员。

    美中不足的是,M9 语音的免唤醒功能并不算很灵敏,第一遍偶尔无法识别,对指令的模糊识别也稍显「严格」。比如不能说常见的「打开 360」,而是要说比较绕口的「打开全景影像」,「关闭车灯」不会识别为关闭车外灯光,而是默认关闭车内的阅读灯。好在前不久的 OTA 已经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能看出问界在语音功能上依然有在做持续的优化工作。

    总的来看,M9 在语音体验上稍逊一筹,但在导航体验上挑不出问题来,哪怕不用 NCA 智驾能力,只是想开着它从 A 点到 B 点,它可以让你开得很顺心。

    娱乐体验

    定位「全景智慧旗舰 SUV」的问界 M9 ,在娱乐体验的细节上与主打家庭的理想等车型有些不同。副驾采用与中控连为一体的 16 寸大屏,而后排的巨大投影给我带来了新奇又别扭的体验。这一板块 M9 拿到的分数是 60.4 分,在目前的 42Mark 实测榜上排名第 1,我们分前排和后排给大家讲讲。

    先看副驾的娱乐屏,M9 副驾娱乐屏亮度高达 1,044 nits,分辨率达到 3K,横向分辨率比中控屏的 2K 还要高,但是因为问界暂时没有公布具体的分辨率信息,车机也不支持破解,所以分辨率数据暂时仅供参考。

    副驾屏支持单独登录账号、连接蓝牙,保证了副驾的独立与私密性,这点非常好评。经过我们的实际体验,保持一个姿势看 10 分钟也不会太累,偏头或低头的幅度不大,身体稍微向前即可触摸操作,可见副屏乃至全车车机屏幕的布局设计比较到位。

    在内容丰富度上,M9 副驾屏的软件操控独立于中控屏,基本覆盖了主流的音视频软件,定制化程度也比较高。副屏同样支持一些简单的小游戏,但 3A 大作就不要考虑了,相信没几个人会想在车上玩「赛博朋克 2077」,多少有点违和感。

    来到后排,32 寸大幕布给人的冲击相当震撼,夜晚关闭车内灯光后,投影带来的氛围感十足,巨大的幕布还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后排对前排的私密性。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投影的特殊属性让它的分辨率大大降低,入眼亮度也大约只有 100 - 200 nits。在白天的亮光环境下,幕布发白比较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影体验。

    并且交互上也有一些问题,由于原车不配备遥控器,投影的主要交互方式只能通过语音控制,对内容的识别及覆盖度远远小于车机屏幕。

    虽然可以通过已授权的手机和华为智慧屏的灵犀遥控器操控,但不管怎么样,原车不配备那么在我们 42Mark 的标准里就不能被计入分数,也希望 M9 能够给选装幕布的用户标配一只遥控器。

    另外,二排座位和幕布的距离也过近,配合 32 寸的尺寸对二排乘客来说不仅需要歪头观看,大 FOV 也带来了长时间体验后晕眩感会比较严重的问题。虽然幕布的智驾有专门优化行驶中的稳定性,但对眩晕感的控制效果不大。实际体验过后发现最合适的观看投影方式是停车时候的第三排中间位置,所以这样看不管从产品设计还是实际体验上都是有点怪异的。

    还有一个不友好的地方:前排座位调得太靠后时,投影是无法放下来的。如果驾驶员身形比较高大,那他的驾驶需求和后排乘客的娱乐需求就有可能无法兼顾,不知道大家会更看重哪方面。

    综上来看,M9 副驾的娱乐体验称得上优秀,但后排的投影功能在富有创意性的同时,又给实用性打了折扣。或许选择用这块幕布,更是问界「秀肌肉」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并不推荐 M9 的车主选装这块幕布。

    手机生态体验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已经习惯不带实体的车钥匙,而是用手机 App 操控一切。M9 在这一方面拿到的分数是 92.8,在目前的排行榜中排第 1,可见适配度非常高。

    在解锁、空调、车窗等基础车控体验上,M9 并不让我们担心,平均反馈延迟低至 0.49 秒,日常体验基本无感。

    停车时 M9 会自动保留几张照片来记录车位和环境信息,配合闪灯和鸣笛功能,能有效减少停车场找车的麻烦。也支持哨兵模式了,不过只支持开关,没办法远程实时查看。

    如果你有鸿蒙系统的华为手机,那么就能体验到鸿蒙生态专属的超级桌面,实现比较深度的生态流转,而不是简单的手机投屏。应用上目前是白名单机制,支持部分音乐、地图和少量游戏,但是分辨率和控制延迟都差强人意,同时使用无线充电和超级桌面时手机会有些许发热,但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这么看的话,鸿蒙系统全家桶会是最好的选择,随着各大厂家越来越重视手车互联的重要性,这一板块在我们 42Mark 的权重可能还会提高。

    智能化可玩性

    除了以上这些座舱体验,我们 42Mark 还注重车辆在智能化上的可玩性,拓宽更多玩法。M9 拿到的分数是 45.2 分,在目前的排行榜中排第 2。

    自定义化方面,M9 的音响能选择音乐模式和进行简单的 EQ 调节,虽然不能高精度调音,但好在 M9 的原声音响已经足够惊艳,小艺的音色也支持定制和四个声音的选择。

    其他方面说几个亮点:M9 的中控系统颜色可以自定义,不只简单的白天与黑夜模式;支持语音助手激活提醒事项;支持小憩模式、关怀模式等多个特殊场景,在节日、上下班、休息日时段,也有对应的特殊功能。不过没有自定义编程的功能还是有点可惜,不知道广大鸿蒙车主对这个功能期望有多大。

    以上就是本期问界 M9 座舱测试的全部内容,恭喜 M9 把最后的总分刷新到了 81.3 分,超过理想 L8,在目前的座舱总榜上排名第 1。

    最后

    M9 的座舱水平依托于跨平台的鸿蒙操作系统,本身在体验上的下限是极高的,所以总体来看各方面并没有明显的短板。而经过了几年迭代的鸿蒙 4 车机也在很多细节上体验不错,这让 M9 在总分上目前排名第一。

    还是那句话,42Mark 座舱评测很多部分是脱离没有明显感知的硬件来做的评价,所以哪怕没有主流的 8295 芯片, M9 目前的体验在我们看来依然处于头部水平。这也是我们认为智能座舱现阶段更应该卷的事情,单纯的硬件堆砌很多时候并不能提升体验,比如开头所提到的投影幕布。

    至少在我们的这次测验中,M9 没有辜负「遥遥领先」这个称号,华为带来的车机体验,依然处于领先水平。相信在后续的 OTA 里,M9 的竞争力还会进一步提升,而 42Mark 也会带来更多座舱评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