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成本比特斯拉低15%,海豹再遭拆解,瑞银:这足以颠覆全球

    型车志头像型车志头像
    型车志2023-09-12

    中国电车风暴已经开始席卷欧洲。在上周慕尼黑车展上,比亚迪向欧洲市场推出了海豹(图片|配置|询价)轿车,目标坚定地瞄准特斯拉 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分析师预计,比亚迪的轿车和 SUV 系列将与特斯拉展开激烈的竞争。但殊不知,当瑞银对比亚迪海豹进行零部件拆解后,更惊叹于完备的自研供应链,以及“足以颠覆全球车企的成本力量”。

    纵观瑞银的拆车历史,其 2017 年拆解 Bolt,2018 年拆解特斯拉 Model 3,2021 年拆 解大众 ID.3,都为热门新车。而此次比亚迪海豹被拆解,体现出其不论在技术层面还是市场影响力层面都受到广泛关注及认可。

    瑞银发布的研报表示,通过拆解比亚迪最新款海豹,他们深入了解了比亚迪的供应链、成本、结构、技术以及售后服务,并得出关键结论:

    1. 比亚迪比欧美现有车企在欧洲生产成本低25%左右;
    2. 通过垂直整合和规模化优势,比亚迪海豹比特斯拉Model 3的生产成本低15%,比欧洲现有汽车更有 30% 的价格优势;
    3. 海豹的大约75%的零部件是比亚迪自产,留给全球传统供应商的空间相对较小。

    瑞银表示,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的定价明显高于中国本土,其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欧洲的竞品价格都太贵了,因此中国汽车制造商还未真正在价格上发力,处于“试水”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车企在欧洲的价格会变得更有竞争力。

    在产品方面,瑞银直言:比亚迪海豹比特斯拉Model 3 更便宜、空间更大同时内饰也更为豪华。与大众的ID.3以及ID.4相比,比亚迪的数字化程度也完全符合消费者的预期,而且内饰更豪华,材料更优质。

    对于未来市场,瑞银指出,欧洲现在是中国本土电车企业的最大机遇,原因有以下几点:

    ● 电车市场正在快速增长,由于燃油车禁令,到2035 年欧洲市场销售的新能源车的比例将达到100%;

    ● 欧洲没有本土的颠覆性公司,只有传统汽车OEM厂商以保守的速度向电动车时代过渡;

    ● 欧洲与中国的细分市场高度重叠,也就是主流汽车类别相同,小型和紧凑型跨界车和SUV是两地最受欢迎的细分车型;

    ● 中国汽车品牌的成本优势是欧洲品牌很难,甚至不可能复制的。

    基于以上分析,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已开始对比亚迪股票给予“跑赢大盘”评级,并对比亚迪的选择寄予厚望。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梦想着在汽车领域拥有自己的世界冠军,而比亚迪正在将其变为现实。 凭借在国内获得的规模和成本优势,我们预计比亚迪将跻身全球顶尖汽车品牌行列。”伯恩斯坦分析师尤尼斯·李(Eunice Lee)在一份报告中表示。

    根据施密特汽车研究公司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制造商在西欧市场销售了16万辆汽车,其中主要是纯电动汽车。75% 来自 上汽MG品牌。 而刚刚开始在欧洲进行销售活动的比亚迪仅占1.9%份额。

    投资研究机构 Evercore ISI 表示,到 2030 年,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可能占欧洲市场的 15%,而比亚迪可能占其中至少一半的份额。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