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2022-09-09发布

    【除了锂电池外,新能源车产业还有哪些尚待挖掘的机会?】 除了被市场极度关注的电池赛道外,第二个值得关注的投资赛道是新能源车的热管理系统。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对于热管理系统具备几倍的增长空间,边际的提升对于行业空间有更大的带动作用。类比燃油车的动力总成系统,新能源车在“三电系统”需要应用更多的冷却和加热,如电池、电机、电控的冷却和对于电池的加热。同时,在纯电动车的智能座舱系统中,冷热系统的应用更加多样化。 第三是新能源车轻量化带来的汽车材料和工艺的创新。从需求端来看,新能源车目前核心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续航问题,而轻量化又是提升车辆续航的重要方式。纯电动车重量每降低10千克,其续航能力便能够增加2.5千米,因此如何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创新车体材料、创新车体压铸方式,也成为另一个重要的材料创新方向。 从目前来看,轻量化的材料应用是汽车实现轻量化的最基础手段,很多厂商通过对碳纤维、铝镁合金对钢材的替代,能够实现车身强度更强、重量更轻的目标。而先进的高强度钢是各大车企努力的方向。采用了轻量化的钢材可以实现新能源车型最大减重至原来重量的60%。另一方面则在于车身结构的轻量化,这一点既适用于新能源车也适用于传统的燃油车,但相对而言,结构轻量化对于新能源车型设计来说最容易实现,并且花费的成本最低。不仅仅是车身框架,底盘和其他零件的轻量化都可以采用结构轻量化设计理念实现。“一体化压铸”的方式正是结构轻量化在工艺方面的创新,其中引领者便是特斯拉。通过将多个铝合金零部件压铸为1-2个大型铝铸件,替代多个零部件先冲压后,再焊接在一起的传统方式,这种一体化压铸兼具降本、轻量化以及快速提升生产效率等多方面优势,目前处于行业爆发初期,一体化压铸工艺也正在引领整个行业车身工艺变革。 第四是汽车智能化带来的全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从自动驾驶涉及环节看,包含感知、定位、规划和决策、控制等。 而在这些环节中,主要由三大系统控制,并涉及众多的软硬件组合应用。例如在感知环节中,车载摄像头为自动驾驶之眼,起到采集信息、分析图像的作用。而车载激光雷达是高等级自动驾驶传感器中的“C”位担当。毫米波雷达则具有探测距离远、受影响小等特点。这些汽车电子的硬件,随着自动驾驶的普及和渗透率的提升,都迎来了更广泛的提升空间。 在决策执行环节,算法成为智能驾驶的核心,软件服务厂商将会成为盈利的重点。智能算法往往通过软硬件一体化的方式提供,如目前已经较为普及的全景泊车、车道偏移、碰撞警示等算法均内置在车兰格ADAS芯片中,通过一系列的汽车电子芯片实现智能化应用,因此硬件往往成为算法的载体,软件服务商也就有望成为未来汽车智能化最大的受益者。 除了以上提及的各产业链的投资外,整机厂亦是目前行业的投资热点,国内造车新势力如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便是最先受益于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升。但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的放缓,造车的传统势力对新能源车的布局,造车新势力相对于传统车厂的优势差距在逐渐减小,未来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仍然有待观察。 (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星图金融研究院##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