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起亚EV5长续航相比宋PLUS EV,哪些地方做对了?

    一辆是长期在纯电SUV销量榜上名列前茅的中国品牌产品,一辆是上市不久的合资企业车型。宋PLUS EV(图片|配置|询价)卖得好是做对了什么?起亚EV5(图片|配置|询价)如果想要提升销量还需要优化哪些地方?

    如今的汽车消费市场和舆论环境对于韩国车来说并不有利,难听的帽子在这儿就不扣了。作为一个汽车媒体,我们还是会关心真实的产品力。就用紧凑型纯电动SUV来举例,如果有一辆车使用了原生的纯电平台,电池供应商是比亚迪,动力性能和当前市场上热销的车型没有区别,那它是否值得买?或者说值得消费者去考虑一下?这辆车就是起亚EV5 720km长续航Wave版。

    今天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它和大家比较热衷的比亚迪宋PLUS EV荣耀版的旗舰车型比一比,一边是22.58万元的新选手,一边是祭出掀桌价18.98万元的老师傅。看看这辆韩国车身上有没有中国消费者喜欢的地方,另一边的中国车又做对了哪些事情能让它持续热销。好吧,话不多说我们开始。

    空间篇

    中国消费者买车最看重什么?空间,一定是空间。 从三维尺寸上看,宋PLUS EV有着4.78米的车长,尺寸上超越了EV5的4.61米。17厘米放在这个级别其实差距不小,但根据实际的车内体验来看差距似乎并没有那么大。今天就用一种趣味的道具方式给大家呈现一下。

    我们让让身高195厘米的男性(力臂更长,末端高度变化更明显)落座在两车后排并在膝盖上放一个盛水的杯子。在EV5上膝点较低坐姿更自然,因此杯子不会倾斜太多,能盛更多的水。而坐进宋PLUS EV之后膝点更高,杯子更倾斜,因此盛的水就更少。

    【宋PLUS EV】

    【起亚EV5】

    从实际的差距看来,起亚的E-GMP专用电车平台还是对空间优化起到了作用,座舱地板能做得相对低,确实坐姿是更自然的。而且纵向的腿部空间也能和宋PLUS打个平手,甚至好像还略好一点。其次是头部空间,身高195厘米的人落座后脑袋离车顶还有较远的距离,相比之下宋PLUS EV的车内垂向空间就要弱一些。

    【EV5头部空间】

    【宋PLUS EV头部空间】

    测完乘坐空间,我们要继续给两辆车上强度,看看他们的后备厢有多能装。官方说的这些数字多少多少升多少有点不直观,并且也不知道是水溶法还是砖块法。今天我们用“尖叫鸡法”。规则是我们只测量后备厢空间,且装载上限到遮物帘为止。

    经过一番艰苦的蹲起运动和清点,我们在宋PLUS EV的后备厢里装入了1474只小号尖叫鸡,而在EV5的后备厢,我们则装入了1899只。值得一提的是,EV5还有个67升的前备厢我们尚未使用,如果算上的话数字将会更加可观。

    更为精彩的是,EV5的后备厢不光能装,还具有多层扩展能力,两侧的锚点、挂钩也很多,并且可以自由移动。并且第二排座椅可以折叠后完全放平,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纵深可以达到两米。在我们用身高195厘米的模特测试之后发现,想要达成这个两米的纵深其实需要将前排座椅再往前调整,在这一点上宋PLUS EV更有优势。

    从使用场景来看,EV5的第二排座椅可以完全折叠至平整,因为二排座垫可以先往下移动,再将靠背容纳下来。而宋PLUS EV则采用了标准的仅翻折靠背的设计,所以平整度稍有欠缺。

    此外,EV5在座舱健康度的把握上也有点秘笈,内饰材料采用了再生聚合物、无苯涂料、生物基聚合物等等,最直接的感受是新车没有异味,我仔细研究了一下目前同级别的一些其他车型,的确没看到类似的用料,当然也欢迎各位在评论区指点一二。

    配置对比

    关于配置这一块,我们从前往后看。EV5和宋PLUS EV前排都有加热通风,但EV5多出了按摩和座椅记忆,并且座椅还有单独的腰部调节。其中是主驾是零重力座椅带腿托,副驾驶还是有额外面积的延伸部分,这个区域的作用各位可以发挥一下想象力。

    中控屏面积确实是比亚迪的15.6寸更胜一筹,甚至还能旋转,但比硬件的话来自英伟达的Parker车规级芯片确实让EV5在稳定性上占据优势。同时语音控制还是双区域,识别更精准,在经过实际的语言测试之后确认识别率是没有问题的,就是对导航目的地的响应速度还有优化空间。此外,EV5的车机还支持CarPlay与CarLife,车机当中还内置了腾讯小程序,支持收发微信,更加的便利。而且还有和百度、腾讯联合开发的30多个app,无论是娱乐还是生活服务基本需求都能满足,而且这些都是可以通过OTA更新的。

    再看比亚迪这边,功能也确实多,而且有一个花活是起亚整不了的。 “你好小迪,我要刷抖音”。这句话说完中央的15.6英寸屏幕就从横向慢慢旋转成了竖向,且app启动的时间几乎没有延迟。不得不说这一点拿捏了不少用户。


    此外,比亚迪车机内置的高德导航,操作方法和逻辑和手机上一致,不需要学习成本,上手就是流畅操作,相比之下EV5用的百度地图在操作逻辑上还得更接近手机才是。

    往后看,后排空间刚刚给大家演示过了,功能上讲EV5还有个小桌板可以使用,一家人出游时放点零食什么的很方便。而且长续航高配车型搭载了容积为4升的冷暖箱,夏天喝冰可乐冬天温一罐热茶,舒舒服服。

    辅助驾驶功能对比

    都2024年了,贵的车已经在卷城市无图NOA了,咱们面向更多老百姓的车怎么也要把基础的L2级辅助驾驶功能打磨得好一些吧?从这方面体验讲·,EV5是比较顺手且能为驾驶员减负的。

    除了常规的车道保持、车道居中、全速自适应巡航之外,EV5还有打灯变道的功能。而且这里面还有个基础的NOA功能,不但可以根据摄像头识别到的限速牌信息调整车速,在导航状态下进入匝道也会自动匹配一个安全的速度通过。这就要感谢来自Mobileye的Q4芯片以及全车5个毫米波雷达、5个摄像头了。

    并且起亚EV5的巡航控制还可以根据每个人的驾驶风格进行调整,比如默认的跟车距离是30米,它还能自主调节成20米或40米,一切要参照限速、弯道等等信息。

    此外EV5还具有12个超声波雷达,能提供360度的防碰撞预警,其中前方和侧面防碰撞预警也是个很受用的功能,并且在打转向灯之后,侧后方的盲区影像还会显示在仪表盘中(如画面展示),在我研究了其他车型的配置表之后,也没发现谁有这个几个功能,并且EV5还有交叉路口辅助和自动避让辅助。

    隔壁宋PLUS EV在硬件层面的表现要分两层来看。智驾芯片上讲也同样是来自Mobileye的Q4,只不过宋PLUS上使用的是两个毫米波雷达+1个前视摄像头的方案,这种2R1V的解决方案目前在比亚迪品牌当中只有它和元PLUS使用。此外还有4个环视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雷达。所能实现的功能也是全套的L2级别,包括并线辅助、车道保持、车道居中、车道偏离预警、前/后方的碰撞预警等等。包括遥控泊车功能都是有的。

    但是在实际道路表现层面其实要相对基础一些。比如车道居中的能力相比之前两年使用1R1V方案的款式确实有所提升,不过偶尔还是会有偏移的现象。在与前车距离的控制上,宋PLUS还是比较稳健,不过在面对相邻车道如果有车突然插入的话,这样的工况它的减速略显急促,不是很丝滑。理想状态下实际应该根据侵入车辆的相对速度来决定是否减速。

    有意思的是,EV5上的遥控智能泊车辅助系统也经过了升级,现在不仅侧方位和垂直车位能停,斜着的车位也能停。召唤车位里的车甚至都不用打开手机,在钥匙上就能操作,十分方便。宋PLUS EV也有智能泊车辅助和车位召唤,可以借助手机app来实现。

    充电

    消费者买电车最大的痛点是什么?当然是担心续航。EV5和宋PLUS EV都使用了来自弗迪电池的磷酸铁锂电池,EV5容量88度,宋PLUS EV只少1度。不过EV5在CLTC工况下标称720公里,宋PLUS EV旗舰版为605公里。

    那作为一个原生纯电平台打造的车型,EV5的E-GMP平台不仅能提供更好的空间利用率,相对应的电机、电控方面也具有优势。例如EV5使用的三合一永磁同步电机体积比较小,而且采用扁线绕组的方式导热更强,温度上升得更慢,效率更好。此外,在天气比较冷需要使用制热功能时,EV5和宋PLUS EV都全系标配了热泵空调。

    我们在壳牌360kW的超充桩上对两车进行了测试,选取的电量区间为60%-80%。在这当中,EV5起始充电速度较为可观,功率可以维持在111kW左右,到了65%之后来到85-88kW。在整个充电过程中EV5向桩端的请求电压都可以顶着400V,这一点比较可观,最终这一区段的充电时间是16分钟。

    比亚迪完成60%-80%区段充电的时长也是16分钟,电池包本身更高的额定电压优势在这部分并没有得到体现。此外,宋PLUS EV在充电时仪表上显示的信息略显单调,只有电量百分比与实时功率。而EV5则可以显示充至80%以及所设定电量所需要的时间,更利于驾驶员管理时间。

    在外放电方面,EV5不仅能进行车外放电,车内也有这个功能,适用场景会更加灵活,且全系标配。相比之下,比亚迪就只能车外放电了,不过这也已经是合格的操作。

    在马路上驾驶起来的话,EV5的悬架整体表现更整一些,能够感受到这不是一辆一味求软的车,并且悬架的余震处理也较为得当。总得来说是一个驾驶感受很舒缓的汽车。

    蔡:宋PLUS在经过一些颠簸时就显得比较晃动了,开快了也不是很有信心。但有一说一,平路巡航的基本舒适性还是没问题的,比较软的悬架和比较软的座椅会在短时间内给人留下不错的第一印象。

    EV5还有一个在驾驶上让我心动的点,就是它5级可调的动能回收是比较丝滑的,尤其是最大档位的i-pedal模式减速度不会非常突兀,配合上调校细腻的油门,控制起来很轻松,也不会出现刹车点头的现象。

    总结

    总体来说,EV5长续航版作为一个2024年上市的纯电车型,具备了当下应有的基础素质,无论是高效的空间利用还是令人放心的驾驶辅助系统,表现都可圈可点。只不过在车机一些细节体验的打磨上,还是需要更多的本地化,甚至去向一些中国厂商看齐。

    相比之下宋PLUS EV还是稍微吃了平台年龄的亏。但是老师傅卖得好也是有道理的,比如看起来酷炫用起来也没有门槛的屏幕和车机系统,更低的价格以及更快的充电速度也是抓住了痛点,而这些都是消费者最能感知到的部分。

    那结论是很明显了,老一些的宋PLUS EV确实要用更劲爆的价格去吸引消费者,那新一点的EV5在初期均摊成本没有优势的情况下会处在一个更高的价格上。不过相应的,会有更好的空间和更新的设计。是追求性价比还是加钱选择更好的体验,就看各位的喜好了。

    万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