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试驾日产天籁,主打一个可靠,你会为了大沙发而买车吗?

    刚刚汽车头像刚刚汽车头像
    刚刚汽车05-10

    自新一代日产天籁(图片|配置|询价)推出以来,其年轻化、动感的设计风格无疑让人眼前一亮。然而,这次的新款天籁似乎有些收敛了这种年轻化元素,更多的将焦点转向了商务、舒适的定位上。毕竟,作为一款在市场中深受喜爱的B级轿车,天籁的消费群体多是追求豪华、舒适感的成熟用户群体。


    静态解析


    首先看外观,新款天籁的前脸采用了大面积闪亮横条格栅,相比之下,我个人并不太喜欢这种设计,但也正因为如此,更能证明天籁并没有过度追求年轻化,而是坚守初心,专注于打造商务、豪华的定位。侧面的设计并无太大变化,只是换装了全新的多辐轮毂,使整车的尊贵感有所提升。尾部方面,新款天籁采用了灯带与点阵结合的LED尾灯,独特的设计让尾部看起来非常漂亮,保险杠上的四出排气装饰也进一步提升了整车的档次感。


    内饰部分,新款天籁显然在提升档次感上下了不少功夫。拉丝材质的金属饰条工艺精致,不论是年轻用户还是中老年用户都能接受的设计风格。空调出风口增加了亮色边框,这样的设计让人联想到宝马的内饰。同时,车机系统的功能也有了大幅度提升,引入了AR实景导航等科技元素。


    天籁的轴距达2825mm,实际乘坐挺宽敞的,坐姿上,新款天籁依然保持了良好的舒适度。前排座椅包裹性较强,能在激烈驾驶时保持身体的稳定,同时座椅填充物柔软,腰部的支撑感也很好。后排座椅则更偏向舒适,柔软的椅面配合非常合适的靠背角度,能让人有种半躺在沙发上的感觉。


    总体来看,新款天籁在外形、内饰、舒适性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尤其是在豪华感和舒适驾乘感上,实现了较大的提升。然而,并不意味着它就没有任何值得改进之处。比如,车机系统虽然功能强大,但操作界面设计并不算友好,尤其是在驾驶过程中寻找需要的功能时,很容易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此外,尽管新款天籁的前脸设计在视觉效果上确实有一定的提升,但个人认为其过于繁复的镀铬装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车辆本身的视觉纯粹性。这些都是日产在未来产品改进中可以考虑的方向。


    动态解析


    在汽车市场中,日产天籁一直以其商务和舒适定位吸引着一大批成熟的消费者。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每一次改款都不仅仅是对车辆性能的提升,更是品牌形象的一次重塑。这次试驾的新款天籁,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试图平衡年轻化和传统商务车的风格,但这种平衡是否做得恰到好处,还真得具体分析一番。


    首先来谈谈动力系统。这次试驾的天籁搭载了2.0T发动机,最大功率243马力,峰值扭矩371N·m,理论上这样的数据足以提供不错的动力输出。实际驾驶中,你可以明显感受到加速时那种推背感,尤其是在超车或是需要迅速提速时,这种感觉相当明显。匹配的CVT变速箱,虽然在平顺性上有一定的保证,但在激烈驾驶时有时会感觉到动力传递不够直接,这种模糊的油门响应对于喜欢驾驶的人来说可能会有些不满意。


    车辆的底盘表现也值得关注。新款天籁的底盘调校在舒适性和运动性之间找到了一定的平衡点。在处理城市路面的小颠簸时表现得相当细腻,乘坐舒适度相当不错。然而,在一些较为复杂的路况,如急转弯或高速过弯时,底盘的反馈并不像一些同级别的运动型轿车那样精准。这种略显软性的底盘在提供舒适性的同时,也牺牲了一些驾驶的精准感。


    转向系统的表现相对中规中矩,提供了足够的路感,但在高速行驶或是激烈驾驶时,你可能会希望它能更有力一些,给驾驶者更多的信心。这种略显轻盈的转向感觉,在日常驾驶中虽然足够,但在需要快速应对的情况下,可能会感觉稍显不足。


    关于车辆的科技配置,新款天籁确实做出了不少努力,尤其是引入了AR实景导航。这种新技术在提升科技感的同时,确实也提供了更直观的导航体验。然而,整体的车机系统界面和操作逻辑,还是显得有些复杂,特别是对于不太熟悉现代汽车科技的用户来说,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总结来说,新款天籁在尝试平衡传统商务车的豪华感和现代车型的动感设计时,确实在某些方面做得不错,如动力的提升和内部舒适性的增加。但在追求完美的驾驶体验方面,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打磨,特别是在变速箱响应和底盘调校上。未来如果能在这些方面进行更精细的优化,相信天籁能更好地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商务轿车的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