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技研】解放换挡,0.3秒并非极限!QJ-自动挡技术探讨

    近日,QJMOTOR公布了旗下QJ-自动挡的技术资料,作为摩托车技研专业户的牛仔也第一时间收到了这份号外。这次我们将对QJMOTOR的QJ-自动挡作一个详细的分析,同时展开聊聊AMT技术的前世今生。


    AMT自动变速器

    60年前,AMT变速器诞生于欧洲,并一直使用至今,这说的是汽车那边的事情。而摩托车的AMT变速器大约是在汽车AMT变速器面世后的40年才出现,第一个吃螃蟹的摩托车企业是搞音乐的雅马哈。不过遗憾的是,在2001年的电子芯片受限于戈登·摩尔定律的魔咒,晶体管进程仍仅停留在130nm。在没有办法微型化的前提下,AMT变速器的上车就成了难题。

    ▲汽车用AMT变速箱

    近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控制芯片的微型化,摩托车AMT变速箱的热度又开始升温。据统计,现有AMT变速箱且样车落地的企业有以下几家,以亮相时间排序:

    雅马哈的YCC-S,车型FJR1300;

    本田的E-Clutch电子离合,车型CBR650R;

    QJMOTOR的QJ-自动挡,车型闪300自动挡

    BMW宝马的ASA,车型R1300GS;

    ▲本田E-Clutch电子离合

    ▲BMW宝马的ASA

    ▲QJMOTOR的QJ-自动挡

    其实AMT变速器电控机械自动变速箱的简称,也可称为自动离合手动变速箱。AMT的英文全称为Auto-clutch Manual Transmission。通过微电脑分析车速、油门开度、驾驶员动作等参数确定最佳挡位,并由控制微电脑控制去完成离合器分离与接合、档位升降。

    ▲本田E-Clutch电子离合逻辑示意图

    再简单点说,摩托车AMT就是在MT脚踩档的基础上,加装一套电控设备,用来替代我们的离合和档位操作!就是说,没有左手和左脚,都能骑档车。这样说解释马上就懂了哈!


    QJ-自动挡系统技术展示


    至于摩托车的AMT系统是如何实现运作的?其实不同品牌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技术专利,但关键结构与应用几乎都是大同小异,这次我们就用QJMOTOR的最新QJ-自动挡技术参数来展示给各位车友,应用车型为闪300自动挡

    根据QJMOTOR发出的技术资料可见,闪300自动挡车型的自动换挡机构包含:TCU微电脑控制器,电驱动选换挡执行机构,离合器执行机构,三大部分组成。官方资料展示,QJ-自动挡模拟换挡动作速度能做到0.3s之快。而职业GP车手的在有快排的辅助下,极限换挡操作为0.214s。

    如果说本田的E-Clutch电子离合是这个时代AMT技术的唤醒者,那QJ-自动挡就是一个革新者,因为在本田E-Clutch电子离合还需要脚踩档的时候,QJ-自动挡竟然有了手部换操作,这次的换挡拨杆设置在了左侧把手,所以牛仔收回刚刚上文中说到的不需要左手都能骑的话。

    由于将换挡机构的技术革新,闪300自动挡的脚部的换挡杆已同步取消,且使用了更为宽大的脚踏板替代。

    以上就是这一期关于QJMOTOR的QJ-自动挡技术更新的全文内容,虽然变动并不大,但QJMOTOR在新技术应用与拓展的层面的进步令人兴奋。未来摩托车AMT自动离合是不是下一个造车的风口,能否成为主流?暂时不得而知。但关于更多AMT自动离合的应用与便捷性,我们非常乐意一同去发掘。

    如果车友对AMT自动离合系统感兴趣,或者存有疑问,不妨在留言区讨论,我们一同技研探讨。


    后 记


    实际上摩托车与汽车端的技术差依然巨大。技术壁垒的突破如果指望手握黑科技的顶流企业下放,那是万难的。

    如何从牙牙学语,到自主研发,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尽管路漫漫,但中国车企依然上下而求索,这应该值得点赞。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