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激光雷达进入千元时代

    烟烟聊智车头像烟烟聊智车头像
    烟烟聊智车04-23

    芝能汽车出品


    在纯视觉还是融合路线争论的时候,中国激光雷达市场的价格战确实展现出了明确的趋势。

    ● 4月15日,速腾(图片|配置|询价)聚创发布了MX,这个新一代中长距离激光雷达,旨在抓住性价比市场。

    ● 4月18日,华为徐直军,提出期望未来可以把激光雷达的成本做到200美元,从而解决成本的顾虑

    ● 4月19日,禾赛科技正式发布基于第四代芯片架构的超广角远距激光雷达ATX,强调极致性能与极致成本,主要面向L2+智能驾驶应用

    也就是说,中国最重要的几家激光雷达企业,都已经设定好成本目标。


    Part 1

    禾赛和速腾


    ● 速腾

    速腾先出招,MX定位于低成本,以低于200美元的价格开展量产,首个项目将于2025年上半年大规模生产,产品厚度25mm,与硬币直径相当,可安装于汽车挡风玻璃后、车顶、前照灯和进气格栅等位置。MX功耗低于10W,且无机械震动噪声,性能表现也相当可观,最远测距可达200米,视场角为120°×25°。

    产品的成本降低主要得益于速腾在芯片领域的进展,M-Core芯片将整个后端电路集成至单芯片中,大幅减少了主板面积和功耗,从而降低了成本。MX还在扫描、处理、收发三大系统都进行了芯片化重构,进一步提升了制造效率和成本控制。


    速腾聚创的智造园区,计划在2024年第三季度投入使用。首批MX产品将从MARS智造总部基地出厂,实现量产上车。截至2024年2月底,速腾聚创已获得了全球22家车企及Tier 1的63款车型定点订单,M平台激光雷达累计销量超过40万台。

    ● 禾赛

    禾赛的第四代激光雷达(ATX)相比之前的产品更小了,体积缩小了60%,这意味着可以更好地融入到车顶结构中,降低了风阻,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安装位置选择,比如车灯组、前风挡后方等。

    通过第四代架构的IPE(点云解析引擎)来识别雨雾、灰尘和汽车尾气,并在点云中实时标记,具备了滤除99%噪点的能力,从而降低了雨雾天气对激光雷达的干扰。

    ATX的探测距离提高到了300米,视场角也得到了扩展,理论上可以用一颗前向雷达达到两侧补盲雷达的作用。最远探测距离甚至可达500米,这在高速行驶场景下可以提供更早的危险感知能力。禾赛实现了这些功能的关键在于先进的芯片技术和高集成度设计。

    第四代架构采用了3D堆叠技术,将过去需要四颗芯片的功能缩减到了一颗,大幅度降低了体积,并提升了性能。同时,ATX还采用了可广、可远的变焦功能,这可能与一维转镜的变速能力有关,需要更可靠、更强大、更小型化的电机。

    从ATX目前的10家定点数来看,至少在2024-2025年就能将成本控制到目标值,而降低成本的主要方式是高集成度的技术方案。


    Part 2

    目标:200美元


    关于视觉与激光雷达的路线之争,以及多传感器融合的讨论,的确是一个持续存在的话题。智能驾驶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最佳的解决方案可能是多传感器融合的结果,能够在各种复杂场景下提供更全面、更可靠的感知和决策能力。

    华为研究认为,视觉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三个传感器各有优缺点,目前没有一个传感器能够解决所有问题。所以华为采用了融合方案,同时纯视觉的方案也在演进。

    当然激光雷达是不是能类比成安全气囊;是不是能从决定功能实现的功能件,过渡到安全件(要像安全气囊那样承受极致的安全监管,出点问题罚款),还需要有待持续的观察和迭代。


    小结

    主要这几家的目标,都使得激光雷达行业正在朝着更低成本(进入千元或200美元时代)、更广泛应用的方向发展,这对于推动智能汽车的普及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当然目前来看,大家服务的对象就是L2++的,不去考虑冗余。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