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关注丨奇瑞与智米的造车关系,这下终于搞清楚了

    懂车帝视线头像懂车帝视线头像
    懂车帝视线04-14

    文:懂车帝原创 杨益春

    [懂车帝原创 行业] “现在智米孵化的汽车创业团队,完全融入了iCAR事业部,也就是说我们创业团队的绝大部分人的劳资关系从属于iCAR品牌。”在4月12日,智米科技创始人CEO、iCAR品牌首席产品官苏峻在采访中再一次解释了智米和奇瑞合作造车的关系。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iCAR品牌事业部总经理 章红玉

    智米科技创始人CEO 兼iCAR汽车首席产品官 苏峻

    上个月,随着奇瑞与智米合作造车消息的曝光,引起了业内广泛讨论。尤其在小米SU7上市宣传期的背景下,作为小米生态链公司的智米更是引起了人们的一众猜测。对此,不管是智米,还是苏峻本人都进行了多次解释。

    “我们与华为造车存在本质区别,iCAR本质仍是奇瑞造车,只是智米创业团队以融入的形式,为iCAR注入了一些活力。”苏峻表示。

    双方属于各取所需、一见钟情

    智米在2021年开始孵化造车团队,当时的孵化主体是智米。不过发展过程中,汽车行业发生了变化,智米造车也因为资质、小米下场等原因无法继续推进。

    这个时候,苏峻找到了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他的运作下,智米与奇瑞iCAR走到了一起。

    实际上,从奇瑞的角度来看,同样遇到了一些难题。众所周知,奇瑞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的比较早,但却迟迟打不开局面。尽管现在整体销量快速攀升,但在新能源板块依然没有进入第一梯队。

    章红玉也坦言,做新能源品牌其实蛮难的。 难点在于,很多车企把做传统车积累的惯性加持到新能源赛道上,但这个赛道所要求的用户思维、互联网思维、营销打法,老汽车人总有惯性。

    “华为、小米做一个发布会基本上把流量都吸走了,这是传统企业不具备的,但在当下市场,我们又不得不同台竞技,所以传统企业做这样的新能源品牌是无比艰难。” 章红玉说道。

    X25首发亮相

    如今随着智米的出现,奇瑞的这一问题好像有所解决。“奇瑞有传统的研发、工程制造、供应链能力,但是我们缺少的互联网打法,用户思维,做产品爆品方法论,苏博士的团队都可以提供。所以我们认为,两个组合后就全了,即我们用什么样的能力能把这个品牌立起来、保证未来品牌下的每款产品能围绕我们年轻用户的需求、能够让他们喜欢。” 章红玉表示。

    苏峻:我们不是来“捣乱”的

    采访中,苏峻也谈到小米下场造车所带来的行业影响。在他看来,小米在手机行业所经历的过程,大概率会在汽车行业重演一遍。小米、华为这样的企业进入哪一个行业就会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原因是当从B端视角走向C端视角的时候,当原来的“以渠道、供应链”为导向,转向“以用户为核心”的时候,小米、华为这样的势力进来就是天翻地覆。

    奇瑞iCAR品牌之夜现场

    “所以我认为无需过多赘述,小米生态链如何从零打造千亿资产、带动整个消费电器产业改变的故事,我认为汽车产业里面大概率会重演。”苏峻表示。

    他强调,这种结果一定是良性的。“因为汽车消费本身是一个消费品,我们就需要从用户视角出发校正,校准之后用户一定会获得更大、更好的产品,更好的体验,用户一定会获得更高的满意度,整个产业会更良性更蓬勃。”他说道。

    奇瑞iCAR品牌之夜现场

    这其中多次谈到一个“爆品方法论”,其核心逻辑第一是抓用户核心需求,第二是以极客团队深度理解用户、聚焦做减法、聚焦用户核心价值,然后最后假定成功原则,反向定价。最后产品因为口碑好而出现持续、大量的自传播,继而产生裂变,最后形成爆款。爆款带来流量,流量反而能够催生另一个爆款的生成。

    显然,这种打法是“技术男”奇瑞之前所没有的。

    如何做到用户洞察?

    实际上,在几年前,汽车行业就不断提到“以用户为中心”等相似的说法。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好像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直到新势力的加入。

    在苏峻看来,给用户造车本质上是给自己做产品。不能做一个连自己都不想要的产品卖给客户。“我们就是核心用户的一部分,这是最好地了解用户的方式。”

    奇瑞iCAR团队成员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他认为这在汽车行业已经得到了验证。李想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成功?在他看来,李想就是L9的核心用户,他对于产品的认知洞察远远超过普通用户。

    其次,雷军当年做手机的时候,兜里常常揣着十几部手机,抽屉里有上百部手机。他对行业的洞察太深,他超越了一般消费者在这个行业的认知。

    当前,传统企业正面临向智能化赛道转型,提高洞察用户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苏峻表示:最后还是得用户者得天下,一定有新势力死掉,也会有老势力被淘汰,但是最后胜下来的一定是能够充分地学习、吸收,然后变化,最后成型的团队。新能源本质上会带来汽车行业格局的转换,这个转换一定存在优胜劣汰,所以这个行业就是“谁得用户谁得天下”。

    X25

    面对未来竞争,章红玉也认为,不是东风压倒西风,而是看谁掌握未来趋势,谁构建了更深的品牌护城河,谁胜出的机会就会更大。

    按照规划,奇瑞iCAR将布局三大系列产品,“0”、“V”、“X”,03已经上是交付,3月零售销量有5000多辆。另外,X23、X25也已经首发亮相,今年将陆续上市。

    很明显,奇瑞并没有执着于“所有都自己干”的怪圈。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奇瑞正在想办法补齐自己的短板,不管是和华为合作的智界,还是智米加入升级后的iCAR,都在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迅速在新能源领域打开局面。

    智界S7在解决完交付问题之后,已经开始大规模交付。在智米的助力下,奇瑞iCAR今年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至少从目前来看,是比较乐观的。

    .万次阅读
    65评论
    66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