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长安又秀“肌肉”,新动力“鲸”动全场

    车神精头像车神精头像
    车神精03-13

    今晚(3月13日),长安汽车举行了一场很硬核的关于“动力”主题的发布会。其主题为“鲸添动D”,虽然巧用谐音梗,但其发布会的内容确实相当强劲。整场发布会毫无尿点,全场干货满满,发布会上频繁出现的“最”和“第一”等形容词似乎相当多,而发布会刚一结束,小编拿到了超过1万1千字的本场发布会的技术说明书,再一次佐证长安汽车目前在动力领域的“相当自信”!

    动力被用来形容是一台车的心脏和灵魂,可见动力对于汽车来说无论是对一款车型产品的物理结构的重要性还是车型技术科技感官来说,毫无疑问都是最重要的。而本次长安汽车所发布的新蓝鲸动力,它代表着长安汽车在“数机电”根技术上的崭新突破。长安汽车总裁王俊这样评价它:它的诞生,将充分赋能长安汽车旗下各大产品品牌。让其在油和电组合的时代,更加优秀。

    长安汽车用“精”“净”“劲”“静”四个字来给新蓝鲸动力做标签。并用满满的参数让其相当饱满:

    精:精益高效

    混动专用发动机量产热效率44.28%,储备热效率47.03%,超级增程油电转化系数3.63kWh/L,电驱CLTC效率95.01% ,进阶A-ECMS算法进一步助力节能高效。

    净:低碳纯净

    混动专用发动机无GPF达成国6B+RDE,并储备了国7排放方案,实现2万公里换油周期能力。

    劲:强劲动力

    数智电驱超并联模式功率超200kW,超级增程峰值发电功率100kW,数智电驱电机功率密度7kW/kg,纯电电驱峰值功率230kW,通过动力源全域管理进一步强化动力体验。

    静:静谧驾乘

    怠速充电车内声压级37.9dB(A),电驱总成一米声压级≤75.1dB(A),电机主阶次一米声压级≤60.0dB(A),全地形驾驶自适应控制,带给用户全新静谧体验。

    在当今油电混动的时代,热转化的高效性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可插电可增程的混动将带给用户高效经济、舒适电感等全新价值体验。

    一开始,小编就说了长安汽车介绍产品时用到了很多“最”和“第一”。

    首先提到的是其发动机是全球最强:其1.45行程缸径比;

    其次谈到了发动机的技术领先,其增压直喷机型的量产热效率达到44.28%,自然吸气机型的量产热效率达到43.31%,这个参数相当优秀!

    然后谈到发动机的缸内直喷达到500bar,还拥有最大16:1压缩比,这已然是目前同类型产品超一流的参数,同时还有全球首发的150mJ高能点火。这些技术保证了新蓝鲸动力在热效率的转化中的优势。

    在油电转化的高效方面,新蓝鲸动力更是给出了包括10层Hairpin扁线油冷电机、油电转换系数3.63kW.h/L、纯电驱动电机最高效率98.10%这样骄人的成果的同时,还展示出了创新性的电驱恒温系统和行业首发的神经网络热管理系统。

    据悉,2024年,长安汽车将有两款搭载新蓝鲸动力的重要车型上市,分别是长安UNI-Z、深蓝G318。其中,长安UNI-Z为插混产品,深蓝G318将搭载增程技术。结合上面参数的曝光,小编对于这两款搭载新蓝鲸动力的车相当期待。

    对了还有一个信息,也分享给朋友们:


    最后为了让朋友们更加清晰的研究和了解长安汽车新蓝鲸动力的情况,我把厂家给到的官方资料节选重要章节给到大家。

    新蓝鲸混动专用发动机秉承了蓝鲸“AGILE敏捷”燃烧系统的设计理念,结合混动车型的运行特点,采用500bar高压直喷、1.45行程缸径比、150mJ高能点火、15-16高压缩比、28%超高EGR率、深度米勒/阿特金森循环、电子主水泵+平行冷却、无轮系全电气化附件等20余项先进技术,打造了同级领先的超高热效率混动专用发动机。其中新蓝鲸HE1.5T超高压直喷混动专用发动机额定功率110kW,最大扭矩220Nm,量产热效率44.28%,发动机一米平均声压级59.8 dB(A);新蓝鲸HE1.5NA混动专用发动机额定功率72kW,最大扭矩125Nm,量产热效率43.31%,发动机一米平均声压级59.2dB(A);长安英国研发中心预研机型,在量产机基础上,采用三火花塞点火、电子压气机和涡轮复合增压、Lambda2.0超稀薄燃烧等技术,实现47.03%全球最高多缸机实测有效热效率。

    全球首发500bar超高压缸内直喷:500bar超高压燃油系统使燃油颗粒直径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级,相比较行业常规的200bar或者350bar燃油系统,油滴直径减小20%,每一滴油都能与空气充分接触和混合,实现发动机的洁净燃烧,新蓝鲸混动专用发动机在不使用微粒捕捉器GPF的前提下,可满足国VIb-RDE排放法规要求。

    行业最高1.45行程缸径比、最大16压缩比:1.45行径比配合高滚流进气道,可大幅度强化缸内气流运动,实现高EGR率稀释条件下的缸内快速燃烧,通过曲轴偏心、连杆、缸套、缸盖的精细化设计,克服高行径比带来的整机高度挑战;最大16:1压缩比,逼近汽油机设计极限。

    深度米勒循环/阿特金森循环,28%超高EGR率、150mJ高能点火:采用不对称循环燃烧,可显著降低发动机泵气损失,最高热效率点泵气损失低至0.1bar以内;采用直流电机控制的EGR系统,控制精准、反应敏捷,结合低阻力EGR系统设计,实现28%超高EGR率;采用150mJ高能点火技术,实现火弧稳定、持久,可有效提升超高EGR率稀释下的点火稳定性。行业最低摩擦设计、全电动智能温控系统:采用超低张力DLC活塞环、低刚度气门弹簧、0W-16超低粘度机油等30余项减摩技术,实现发动机行业最低摩擦设计;智能温控系统,实现水泵控制与发动机运转全解耦,确保发动机快速暖机、高效冷却,全工况水温维持最佳区间,降低能耗损失。

    首创智慧启停控制、主/被动降噪技术:应用高刚度曲轴、静音链条等二十余项技术,整机噪声达国标Ⅰ级水平,实现无感体验;精准控制曲轴停机位置,并采用P1电机拖动实现延时启停,启停振动降低90%,实现无感启停。搭载新蓝鲸动力车型怠速车内声压级为37.9dB(A),实现图书馆级的静音效果;匮电加速场景驾驶舱实测纯电感指数为VER7.5 (非专业人员不会感知到发动机声音)。

    3.新蓝鲸增程/电驱平台

    【新蓝鲸双电机数智电驱】技术概要

    双电机数智电驱全球同级别重量最轻、布置最紧凑。油冷电机应用了全球电混首发的10层hairpin扁线技术,采用了4核高算力MCU双电控主芯片,提供可油、可电、可插混、可增程的多种用户体验选择,给的永远比要的多。发电机峰值功率99kW,驱动电机峰值功率158kW,最大扭矩330Nm,最高效率97.8%。

    (1)高集成度、超紧凑设计:

    双电机同轴串行布局,3轴6齿紧凑结构,行业首发的电机转子+离合器+传动轴集成式设计,528mm总成高度行业同级别最低,长度同级别最短,行业同构型同功率段110kg重量最轻。机械液压控制实现超低传动损失,最高传动效率98.4%。采用高效球-柱轴承组合,相比行业普遍采用的锥轴承,轴承损失降低35%,常用工作区域mini(图片|配置|询价)-map效率提高1%;采用集成式电机/齿轮注塑喷油管技术,电子油泵转速与车速解耦,按需动态供油,功耗降低23%;采用超低离合器拖拽和低油面主动润滑设计,拖拽损失降低近40%;采用12对极的P1电机与发动机直连设计,相对竞品减少1轴2齿,齿轮传动损失降低9%以上。

    P1电机采用8层hairpin扁线技术、12对极高载频技术及变载频控制技术,发电效率提高约0.5%。

    P3电机采用全球电混首发的10层hairpin扁线技术,7kW/kg超高功率密度,电机峰值功率高达158kW;10层扁线绕组降低绕组交流铜损21.8%;0.27mm超薄硅钢片实现更低涡流损失,相比竞品0.3mm硅钢片效率提高0.3%,电机最高效率达到97.8%。

    (2)电控设计:

    应用单核300兆算力的4核TC387芯片,算力相比竞品两个单核芯片方案提升50%,实现高精度动态扭矩响应控制,在线微秒级实时监控保护。全场景实时主动降噪,有效降噪范围宽达5000Hz。

    IGBT模块采用椭圆Pinfin工艺,充分接触冷媒,相对于竞品的圆柱结构,散热效率提升12%,具备优异的机械安全、热安全、高压安全性能。

    (3)NVH设计:

    通过磁钢斜级角度寻优、转子辅助槽、定子6点支耳式安装、电控谐波注入和电控变载频等技术,双电机一米平均声压级≤60 dB(A)。

    (4)智慧恒温系统控制

    精准打靶双重冷却技术,定子喷淋和转子甩油直接冷却,电子油泵按需控制,电机持续性能提高12%,确保系统效率最优、动力持续稳定,高速不失速、高温动力足。

    多因子恒温控制技术,内外循环、精准控温、快速调温,油温始终处于60℃高效区。

    【新蓝鲸增程发电/增程双电机模块】技术概要

    新蓝鲸增程模块,拥有全新自研的油冷增程系统,包含新蓝鲸增程发电模块和新蓝鲸增程模块,分别适配两驱和四驱车型。遵循高效、极简理念,设计出具备高油电转化系数(3.63kWh/L)、高发电功率(峰值功率100kW/持续功率70kW@3700rpm),行业量产同级别最轻的增程模块。其中,新蓝鲸增程双电机模块异步电机峰值功率131kW,峰值扭矩262Nm,持续功率70kW,持续扭矩95Nm,拖曳阻力较同等级同步电机降低2/3,兼顾动力性与经济性。

    集成化、轻量化设计:双电机同轴串行布局,3轴6齿紧凑结构。增程双电机模块采用内冷油道式转子支撑结构等11项集成化设计,重量102kg,行业量产同级别最轻(相较竞品降重>10%),总成高度520mm,行业同级别最低;增程发电模块重量43kg,相较行业量产同级别竞品降低>5%。

    高油电转化系数:新蓝鲸混动专用发动机运行高效区与新蓝鲸增程发电/驱动模块运行高效区完美匹配,达成油电转化系数3.63kWh/L。采用直联结构,无升速机构机械损失,效率提升0.3%;发电机采用12对极高载频及变载频控制技术,效率提高0.5%,最高效率96.7%;电控采用2700+DMIPS算力MCU芯片、超高效率功率模块、流线型散热等技术,电控最高效率达到98.8%。

    高峰值/持续功率:电机采用润滑油冷却,结合精准靶向+内冷油道冷却设计,辅以智慧控温系统,实现全时域、全地域高性能发电及驱动。发电机峰值功率100kW,持续功率70kW@3700rpm;驱动电机峰值功率131kW,持续功率70kW。

    行业领先的异步电机声品质:电机转子采用行业首发V型连续斜极方案,结合大刚度扁线油冷定子,集成异步电机转子位置精准控制和谐波注入算法,阶次噪声及PWM噪声表现优异,一米声压级<60 dB(A),行业一流。

    【新蓝鲸电驱】技术概要

    高集成度、高性能的230kW级多合一新蓝鲸电驱,应用4核MCU主控芯片,极致释放性能并扩展更多功能,功能安全达ASIL_C功能安全等级,更好地满足全球市场用户需求。电机峰值功率230kW,持续功率125kW,最大扭矩367Nm,纯电驱动电机最高效率98.10%,最高转速17200rpm。

    高集成化: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充电机、DCDC、DCAC、高压分线盒等7个功能部件集成设计,降低系统复杂性和重量。电驱总成功率密度2.42kW/kg,扭矩密度47.4Nm/kg。各部件功能高效协同,提高整车能耗和动力,完美适配各平台车型。

    高动力、高效能:电驱系统最大输出扭矩可达4500Nm,轻松应对车辆各工况动力需求。减速器、电机、电控20余项效率寻优设计,工况效率实现400V电压平台行业领先。

    低噪音和振动:采用复合静音材料和复合阻尼材料,充分利用高分子材料的阻尼特性,实现减振降噪。全工况电驱阶次声压级降低3-5dB(A),实现电驱总成声压级≤75dB(A),确保驾乘舒适性和静谧性。

    神经网络温度控制:自适应精准温控软件,低温快速暖机、高温快速冷却,电驱系统油温始终处于60℃高效区,电驱持续性能提升10%,持续功率同平台更高,动力体验更优。

    全域高精敏捷变频控制:采用精确变频控制技术,实时调整电机工作状态,实现能量的最优利用,提高整车的能效和续航里程。

    全栈自研自产能力:突破核心技术,从电机、电控硬件、软件开发到产品制造,具备了全栈自主能力,可根据客户需求和应用场景,提供定制化服务。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