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油电同价已成为过去式,2024年电比油低车价暴跌,价格战一触即发

    车市万象头像车市万象头像
    车市万象02-20

    去年比亚迪秦PLUS冠军版实现了油电同价,直接击毁了合资燃油车的护城河,曾经加价销售的合资燃油车以价换市,价格水分被逐渐挤干。仅仅一年,油电同价已成为过去式,而今年是电比油低,2024年车价暴跌依旧是主旋律。

    比亚迪王朝

    之前不少人期待小米汽车能够延续小米手机的性价比,给消费者带来高性能低价格的智能汽车。然而,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却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打破了这一幻想。他表示,小米汽车的配置非常强,成本也非常高,所以9万9甚至19万9的价格都是不切实际的。

    小米SU7

    而现在小米汽车没有办成的事,比亚迪帮它实现了。秦plus和驱逐舰05(图片|配置|询价)的荣耀版,起售价直接干到7.98万。以前都说油电同价,不给燃油车留活路。现在电比油都低了,估计现在10万左右的燃油车要哭晕在厕所。

    比亚迪驱逐舰05

    比亚迪把价格打到7万多车子是不是减配了

    有意思的是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刚出售价9.98万的时候,很多车主说这下肯定不会被背刺了,而今年比亚迪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在降价的情况下还多了两个配置,智能上下电和智能语音连续呼叫,其实就是之前秦PLUS冠军版OTA多出来两个新功能,其它就是一模一样的。

    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

    智能上下电和智能语音

    甚至有的网友调侃的说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那天降到6.98万,就是汽车扭力梁断了,我都自己焊!还有网友说即使是车生锈了,肯定是我自己没保养好。哈哈,真的是价格之下无喷子了。

    比亚迪降价之后还能盈利吗

    现在汽车行业是规模决定成本,汽车卖的越多,规模化生产之后,平均成本就降的越低。成本降低,还可以接着降价,不断的滚雪球。像比亚迪,去年价格战拼命打,最后挣的反而更多了,利润是300亿上下,暴涨了七八成。

    龙头车企降价,新能源车价格战一触即发

    人民需要什么车五菱就造什么车也是跟着把五菱星光顶配版降至9.98万,那长安这个国产老大哥肯定也不能闲着了,长安启源A05(图片|配置|询价)直接降到了7.89万,当然造车新势力哪吒汽车也不甘寂寞,哪吒多款主力车型全系降价,这波新能源降价可真的是背刺老车主,而简直就是将刀架在合资车的脖子上啊!我估计再这样下去,销量榜上轩逸和特斯拉要坐不住了。

    五菱星光

    而新能源汽车都降了,燃油车企也不得不跟,不然市场就没了。就拿10万以下的市场来说,2015年的时候,还是燃油车一家独大,92%的市场都是燃油车,新能汽车就8%。而到了去年,新能源已经拿了45%的市场,燃油车降到了55%。现在油比电贵,那燃油车还怎么玩?我看只能是被迫降价了。

    长安启源A05

    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替代加速

    按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的说法,这场价格战的本质,是新能源对燃油车的替代。新旧厂商的激烈竞争会打好几年,直到新的格局形成。所以今年汽车价格战不仅不会停,还会打的更猛。

    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近期乘用车市场价格战的根本原因是新技术取代旧技术、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替代过程,在建立市场新秩序过程中,新老厂商替代的竞争激烈,预计这一过程会持续几年的时间,直到新的格局形成。崔东树预测,2024年全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战仍将激烈。

    从燃油车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成本下探、“油电同价”给燃油车厂商带来巨大压力,燃油车产品更新换代相对较慢,产品智能化程度不高,更多依赖于优惠的价格来持续吸引客户。据央视网报道,2023年全国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6.7%,其中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140.9%,达到888万台,已经超过2009年的全国乘用车市场总体销量规模,而2017年全国乘用车销量阶段性见顶2420万台。可以看出,新能源车市场的高速增长,正在侵蚀燃油车市场的份额。

    按这个趋势下去,汽车价格还会降吗?


    很多买车的朋友看到这个趋势,还想再等等,因为现在碳酸锂价格暴跌,电池原材料在跌,那电池肯定也跟着跌了,那新能源车是不是还会跟着降价呢?

    我就举个例子吧!前几年猪肉三十几块一斤的时候,肉包子两块钱一个,现在猪肉差不多十块一斤了,肉包子不就只要几毛一个了?可是我早上去买包子的时候,肉包不但没有便宜,两块五一个还贵了。那碳酸铝降价了为什么新能源车一定要跟着降呢?按着趋势下去是不是买新能源车的人会越来越多,就算买新能源车的人越来越多,车降不降价我也不敢肯定,但电费一定会涨价的,而且新能源车的维修和保养也不便宜。

    编辑总结:车企降价,竞争加剧

    从新能源车的角度来看,随着碳酸锂价格下跌、电池成本降低、造车成本有所下降,且随着新能源市场高速发展,形成规模效应,产品拥有更多的利润空间。

    因此,新能源车企有动力通过降价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知名度,抢占先机。特别是头部新能源车企,如特斯拉、比亚迪等,通过主动降价,无疑将加剧市场竞争,对中小新能源车企形成挑战,也对燃油车企形成冲击。

    .万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